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困境与对策

  • 来源:科技研究
  • 关键字: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困境
  • 发布时间:2021-05-29 18:46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其中包括档案管理。信息时代对于档案管理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档案管理必然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则需要建设数字档案室。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数字档案室的建设步伐迟缓,不利于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型,也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为此,本文探讨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走出困境的几点对策,以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前言

  档案资源数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一家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早在2015 年,我国就大力倡导数字档案发展,并出台了建设指南,然而多方面限制,数字化建设效果不佳。要想切实推动数字化发展,需要理清建设思路、明晰建设内容,打造建设队伍。唯有万事俱备,方可建设成功。

  一、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意义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同时信息资源的增加了企业档案管理的难度。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尤其是纸质档案不便保管、利用率低下,无法给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因此需要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转化档案管理模式。通过将档案资源变为电子数据,一方面可减少档案资料的损坏几率,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此外,数字档案室基于网络构建而成,不会占用企业大量空间,同时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数字化档案方便人们查阅,也可给企业提供数据分析结果,为企业决策的提供数据依据,确保企业在正确道路上阔步前行。

  二、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的主要困境

  档案管理迈向数字化的重要体现是数字档案室的建立,然而在企业建立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大大延缓了建设步伐。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企业管理者并未认识到数字档案室的价值所在,以至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很多企业并不清楚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内容,以至于建设工作出现混乱现象。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交由一个部门进行,但部门人员精力有限,无法全面收集档案资料,更不用说对资料进行有效分析与归类。建设工作不够规范,根源在于管理制度的缺失。即便由企业制定了管理制度,也会由于内容不全面,让管理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建设人员素质偏低,以至于建设成果不显著。以上问题成为阻碍企业档案工作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提高重视程度

  企业管理者是档案室建设的决策者、引导者,因此需要强化管理者的裂解,让其充分认识到数字档案室的价值。当管理者提高重视后,就会积极投身到档案室建设工作中,给与必要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也会积极探索建设内容、创新管理模式、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常言道:“上行下效。”管理者具有建设意识,那么员工自然而然也会重视档案室的建设工作。在管理者的影响下,企业员工会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任务,同时思考如何创新工作,以加快建设速度。此外,企业要在内部悬挂标语,从而营造建设环境,推动建设工作稳步开展。

  (二)明确建设内容

  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内容主要有四方面:其一,基础设备建设。基础设备是数字档案室的基础,只有基础设备配备完善,才能确保数字档案室正常运转。基础设备分为硬件与软件。其中,硬件包括服务器、电脑运行器、存储设备等,这些硬件设备可为资料的搜集与整合提供支持。软件包括各类信息技术,为信息的处理与应用提供保障。其二,网络建设。档案资料是每个企业的机密资源,涵盖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而建设档案室需要借助网络的力量,这就需要企业确保档案室的网络处于安全状态。一般来说,档案室网络根据办公形式不同,会分为办公连接与特殊连接,针对每种方式要采取不同的网络建设策略,最大程度确保网络安全。其三,数据库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电子文档的数量显著增加,并呈现上涨态势,这就需要借助数据库对电子文档进行有效存储。同时,数据库要具备整合信息的能力,将档案系统和办公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在建设数据库时要考虑文档特性,如文字信息的利用频率较高,制度类文件的利用频率较低。根据文档特性选择适宜的存储方式,以便保管好信息资料。其四,网站建设。网站是档案资料应用的窗口,因此需要搭建网站,方便企业人员查找所需资料。网站的页面布局要合理,画面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当企业人员登录网站后可被其吸引,并快速找到所需文档,以此提升数字档案室的利用率。

  (三)优化管理模式

  以往管理过于分散,大大限制了档案资料的开发与利用,因此需要优化管理模式,让其更具集约化。需要注意的是,集约化发展并非单纯的将资料堆砌,而是要根据档案资料的特性进行整理,并对资料进行深入分析。集约化管理模式可有效集合各部门人员,对实现精心化管理大有益处。

  (四)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管理活动的关键依据,也是规范管理行为的重要基础。要想数字档案室在一定时间里建设成功,需要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制度中明晰各方职责,确定每位岗位的工作内容,并制定规范的管理流程。管理内容包括:收集不同种类的档案信息,对其进行有效整理,并做好分类。收集到的信息要是真实有效的,并且是完整的。对于无利用价值或记录错误的信息要及时删除。此外,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制定建设细则,比如在建设初期制定建设方案,方案中包括建设标准与规定。在扫描档案时制定录入规则,以此规范扫描行为,让录入信息更加清楚。在利用档案资源时制定查询流程与分析步骤,以此提升利用率。总而言之,需要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以此推动档案数学化发展。

  (五)提升人员素质

  人员是搭建数字档案室的中坚力量,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建设成果,因此有必要提升人员整体素质。人员素质的培养需要借助多方力量。政府机关应定期组织企业管理者进行培训,以强化管理者的建设意识,同时为建设工作传授经验。企业要为员工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推动计划有序实施。培训内容围绕数字档案室的建立,先让员工认识到数字档案室的价值,以此提升他们的重视度,再给员工明确建设内容与计划,以此帮助员工理清思路,逐步开展工作。待培训结束后要对员工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以保障培训效果。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企业要建立奖罚措施,对表现优异者提出表扬,并给与双重奖励。奖励既包括物质奖励,可通过调查员工需求,有针对性的选取奖品,也包括精神奖励,在企业宣传栏与网站上公布优秀员工的先进事迹,以此刺激其他员工,让他们产生危及意识,从而推动自我成长。既然有奖,自然有罚,对消极怠工者、思想问题者给与严厉处理,倘若员工屡教不改,企业则考虑调岗或辞退。另外,企业要在内部掀起一股建设风,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手册,从而让建设工作深入人心。同时,鼓励员工开展自我学习,以弥补自身不足,为搭建数字档案室夯实人才基础。此外,企业要优化薪资结构,以吸引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来到企业,一方面可显著提升建设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可发挥鲶鱼效应,推动现有员工成长。

  四、总结

  数字档案室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需要企业全员提高重视,开展行之有效的建设活动。企业不仅要明确建设内容,以此给建设活动提供准确方向,还要优化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为建设活动提供依据。此外,人才队伍的打造也是建设活动的重要内容,激发人才潜能,建立更为完善的数字档案室。

  参考文献:

  [1] 刘宁. 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山东档案,2018(06):42-44.

  [2] 单冰辙. 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传媒论坛,2019,2(19):159.

  [3] 米晓霞. 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与管理[J]. 办公室业务,2019(21):99-10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