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主要技术和方法分析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重要性,方法,技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5-31 20:30
摘要:大量工业废水排泄、过渡滥砍乱伐、废气大量排放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也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主要探讨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方法技术,希望可以给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能源的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这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抑制作用,对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是不利的,严重影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为了能够有效地缓解经济建设和能源消耗、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但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于污染的治理,还应该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政策,鼓励和引导人们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从而有效缓解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1 植树造林的作用
1.1 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
人类及各种生物在地球上的生存离不开氧气,在消耗氧气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树木可以在阳光和水分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大量的氧气,进而有效改善空气和生态环境质量。另外,大量的森林可以起到很好的遮挡阳光作用,由于树木自身的呼吸蒸腾作用,植树造林有效地增加了空气中的含氧量,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加舒心的修养场所,也被称为“天然的氧吧”,同时通过树荫的遮挡及树木光合作用,也有效提高了树木周围空气的湿度,这种生态环境不但可以治愈一些疾病,而且可以为城市的绿化带来极大的积极作用。
1.2 解决土壤沙化,保持水土含量
我国很多地区的森林面积和绿地面积正在不
断减少,特别是黄河流域一带,土壤沙化问题严重。由于该区域的土壤比较松软且易流失,特别是雨量充足的季节,经常会出现大量的雨水携带沙土流入黄河中,从而加重了黄河水质变混的程度,黄河的岸边高度也逐渐增加。而伴随着这种现象的循环,当汛期出现时给防汛工作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如果对该区域进行植树造林,可以更好地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大量树木的根系都比较发达,可以有效保持根系周围的水土不流失,而且可以把根系周围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并储存,当出现降水时根系周围的土壤又可以继续蓄水,这就是有植树的地方蓄水一般比较好的原因所在。通过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土壤沙化问题,可以通过根系形成强大的保护层,另外,植树造林还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的危害。
1.3 减少噪音污染
当今社会各种噪音污染非常严重,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干扰,通过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减少噪音污染,减少噪音对于人们生活的危害。如果人长期工作或者生活在具有噪音的环境中,很容易导致听力受损,如果在睡眠中受到噪音刺激也会导致多梦、睡眠质量下降,严重时可能诱发身体出现血压神经及心脏问题,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而利用植树造林可以有效降低噪声污染,减轻噪音给人们带来的困扰,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构建一个噪音屏障。
1.4 为人类提供所需材料
木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诸如各种家具、文具、房屋等都离不开木材。在人类发展史上,最开始就是利用树木燃烧来取暖,而现在很多北方的家庭冬季仍会用煤炭取暖,煤炭的燃烧不但造成大量的污染,而且也极大地消耗了煤炭资源。如果换成木材取暖,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程度。树木是可再生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减少了资源的损耗。植树造林还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水果,如在绿化带种植一些桃树、杏树等,这样的植树不但可以绿化环境,还可以给人们带来丰硕的果实,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2 植树造林主要技术和方法
2.1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比较复杂,但可以有效解决植物根部完整的问题,而且这种方法不需要浪费大量的种子,植株成活率较高。植苗造林的方法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首先,需要对种植的种子进行科学的筛选,选出品质优良的种子,对于一些发育不良的种子要提前筛掉。其次,要在特点的环境中对种子进行培育,将其培育成树苗,然后再将培育的树苗移植到所需的区域完成造林。植苗造林的方法对于土壤的状况以及树种的要求较低,近几年以来这种造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实际造林过程中,采用的树苗大部分是移植苗、播种苗以及营养繁殖苗。
2.2 播种造林法
与其他几种造林方法相比,播种造林法是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一种造林方法,采用播种飞机或者播种机器就可以完成播种工作,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人人烟稀少、土地空旷的大面积种植区域。这种植树造林的方法在树苗出土以后就无须再进行下一步的移植,因此,在播种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种子,当植株生长后就可以适应该区域的土壤现状。这种播种造林法可以形成一种自然的森林体系,对于一些移植困难的植株特别适用。一般来说,这种播种方法可以分为条播、穴播、散播及块播等。①条播主要是将土壤修整为宽度一致的垄沟,然后在垄沟凸起的区域进行播种,这种播种方法种植的树木后期都排列有序,比较整齐。②穴播主要是指在选好的种植区域挖不同大小的穴,根据挖穴的大小播种下数量不同的种子,然后用塑料膜将其罩住。③散播主要是指运用播种机器对选好的种植区域进行播种,并不需要对土地进行二次修整,对一些荒芜的土地也非常适用。④块播则主要是指将土地分成大小相同的块状区域,然后在这些大小一致的块状区域上进行大量播种的方法。
2.3 插条造林技术
插条造林技术是在春秋季节时运用比较多的一种植树造林技术,春天刚刚解冻的时间是插条的最佳时间。对于一些土壤比较干旱的区域,可以考虑采用插条造林方法,这种方法相对来说由于技术含量较高,操作比较复杂,经常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插条造林法主要是利用树木的一段枝条作为基础,一般是选择0.5~2.0cm的粗枝条,首先要减去侧枝,然后在土壤中按照一定的距离进行扦插。插的深度也有标准,一般情况下需要插条的上部露出土壤20cm左右。接下来就需要把土壤压实,浇水,然后用塑料膜将根部的土壤覆盖。塑料膜不但可以起到保持水分的作用,还可以保持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当植物的树苗长大以后就可以拆掉塑料膜。
3 结语
随着空气环境不断恶化,我们必须要严格重视植树造林给身体健康带来的保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不断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新的植树造林技术,加大环境恶化的治理力度。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力度,对乱砍乱伐行为必须给予严格处罚。同时也要全面掌握和结合当地森林树木资源的现状,制定科学有效的植树造林和养护措施,不断完善植树造林的技术和方法,加强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宣传力度,从身边做起,保护每一课树木,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祁美华(1976-),女,陕西榆林人,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城郊林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
参考文献
[1]关德刚,黄涛.植树造林技术与养护措施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6,7(10):78-79.
[2]张海涛.浅谈植树造林的必要性及造林常用的方法[J].现代农业研究,2016(3):40.
[3]赵学.浅谈植树造林的必要性及造林常用的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9):25.
[4]季凤华.植树造林技术与造林管理措施分析[J].现代园艺,2019(10):62-63.
[5]周永权.植树造林技术与管理方法[J].乡村科技,2019(19):70-71.
(责任编辑:张闪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