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上的教与学

  •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 关键字:地理课堂,教与学,教师
  • 发布时间:2021-06-04 14:27

  一堂地理课要让学生有所得,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要的途径就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针对教学内容不同的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讨论法

  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各抒己见,多向交流,达到理解、巩固知识的目的。

  讨论法有许多种:如集体讨论,就是让学生自由发言,最后归纳总结,区分正误。

  在地理课上,比较多的是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这样做,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使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运用讨论法教学,所提出的论题应该有极明确的视野,题目要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不要同时提出几个问题。

  自学法

  这种方法就是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阅读教材掌握知识要点的方法。通过此法,就会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教材中那些易懂需记、大篇幅陈述的内容,就可以指导学生自学。首先规定阅读时间、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然后加以适当地点拨:如重点部分要反复阅读,需要记忆部分做出标记,然后通过提问、解答促进学生自学,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讲画法

  就是在用语言传授知识的同时,把叙述的知识要点用各种图形符号简绘在黑板上。

  在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叙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这些内容都很重要。如山河、资源、铁路干线的分布等,如果只是口述,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不易掌握,必须引导学生把知识落实到图上。而讲画法,能使学生视听结合,这样便于诱发学生的兴趣,也便于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容易掌握这些分布知识。

  在讲到我国地形分布时,可先简化一幅轮廓图,在上面勾画出山脉地形的骨架,然后在山脉两侧镶嵌出相对低洼的高原和盆地、平原。这样一幅简图,不仅反映了我国的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同时也可使学生从中理解地形分布的成因:即一个地区隆起,相邻地区就会凹陷。

  在运用讲画法教学时,可使用多彩的粉笔。这样,就可以形成形象的空间结构,也便于显示知识的层次性和多元性,给学生以直观立体的知识信息。

  情境法

  就是教师用清晰简明、艺术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具、挂图等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并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

  这种教法,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无味为声情并茂,主要特点是造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之间的强烈共鸣,寓思想、美育教育于基础知识教育之中。

  对比法

  就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比较,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共性和个性的一种方法。对比法类型很多:有将同类地理事物进行比较的类比法;有将前后不同的区域进行比较的联系比较法;也有将分散在各部分的地理知识统一起来的专题比较法;有将两个以上区域的各自然、经济要素作为全面比较的综合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要根据内容选择相应的对比法。

  这种方法,在学习区域地理时作用更大.通过比较容易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更进一步突出了区域特征。但必须注意,比较的项目要明确,比较的范围要适当。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为了使教与学有机的融合为一体,我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教法。加强了地理学习能力的训练,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使广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更多的具有创造能力的开拓型人才茁壮成长,使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