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遥感数据测绘应用技术要点思考

  • 来源:科技研究
  • 关键字:多源遥感,数据测绘技术,应用
  • 发布时间:2021-06-30 19:00

  摘要:只有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够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测绘工作中,淘汰传统落后产能,借助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优势来提升测量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多源遥感数据测绘技术也是现阶段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测量技术。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多源遥感数据测绘应用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遥感卫星是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有力体现,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各种信息的获取需求,还可以提高人们对地面的地面分辨能力,促进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多时相、多光谱、多品太以及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的持续优化,加快了相关技术的完善速度。而这也导致多源遥感技术的应用,在提升测绘工作便利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多源遥感数据测绘技术的应用原理

  所谓多源遥感技术,其实就是针对同一区域,通过多种不同的卫星传感器进行遥感影响数据的应用。其中,常用的卫星传感器主要包含以下三种:第一光学卫星遥感器、第二微波卫星遥感器、第三热红外线卫星遥感器。需要注意的是,多元遥感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全球定位系统的辅助。因为地面上的物体大都存在着一定的电磁波,只有借助全球定位系统的辅助,保证测绘区域定位的全面性与正确性,并分析扫描目标区域内的物质,才能够准确而又全面的提取物体的相关数据,并从数据层面为测绘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保证。

  不同种类的遥感器,在获取数据信息种类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无论何种类型的遥感器,均可以完成数据信息的精准获取和整合分析,整个过程主要涉及两个程序,即影像空间配准和融合。

  首先,影像空间配准这一程序,是针对不同数据的条件设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对不同数据融合的基本条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多幅影像空间的配准。即需要先对一幅图像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一图像进行一个标准的建立。然后再参照这一标准,修正另一幅图像,进而对影像的精确度进行控制。目前,以下四种空间配准方法的应用频率最高。第一,对物体特点进行判定和选择。即先针对需要配准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和判定,然后将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提取出来,例如线性交叉点、边线、部位轮廓线等。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两幅图像的特点契合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第二,对相关特点进行匹配判定。需要注意的是,特点的匹配判定需要以科学的配准算法为基础,先标注出最明显的影像特点,然后再进行标准控制点的建立。第三,形成空间转换。针对所有的控制点选取结果,需要做好相应的重新组建工作,确保各个影像之间存在某种信息关系。第四,插值。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照射关系,提升没有作为参考的影像重采样结果的正确性,进而顺利的获取最终的影像配准。与此同时,还要对操作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提升空间配准的精确度,确保测绘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一般情况下,要想全面做好控制点,保证影像空间配准结果的科学合理性,需要对特征匹配寻找工作的开展予以高度的重视[1]。

  其次,融合程序。融合又包含,影像融合与决策融合两个过程。第一,影像融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融合算法的正确选择予以重视,尽量在有机空间下进行遥感影像数据的配准。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配准结果的准确性,表现更多的目标。第二,决策融合过程,属于多源遥感技术的最高层次融合。目前,国内的决策融合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决策融合过程中,神经网络是最为核心的技术。将神经网络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就可以直接在网络结构中将环境统计规律进行直接的反映,进而实现整个信息的融合[2]。

  二、多源遥感数据测绘技术的应用优势

  (一)测量准确度高

  在实际的勘察检测工作过程中,多元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完成资源的定位工作,且与人工测量方法的应用相比,其测量精度更有保证。另外,多元遥感技术的应用,不仅将测量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还明显节约了人工成本。例如,在勘测煤炭资源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应用多元遥感技术进行勘探,进而在不进入现场的情况下,了解矿区内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含量[3]。

  (二)抗干扰能力强

  测绘工作的开展以户外作业为主,所以如果使用传统的人工测绘方式,那么其测绘结果的准确度将会受到环境、地质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元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物理电磁波的接收来获得勘测结果,并不会受到环境、地质以及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其测绘结果的准确度更加有保障。而且,与传统的人工测绘方式相比,多元遥感技术的应用,还可以精准的划分出不同地区、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

  (三)覆盖面积大

  大多数情况下,测绘工作人员需要测绘的地域面积都非常大。如果使用传统的人工测绘方式,则需要投入大量的测绘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相应的测绘任务,整体测绘效率偏低。而多源遥感技术的覆盖面积非常大,可以直接对较大区域进行动态化的测绘。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投入,还提高了测绘精度和测绘效率。

  (四)不受地形地貌的限制

  多源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测绘人员进行一天24 小时不间断的动态化监测,而不容易受到地形、地貌以及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另外,只要有一台多元遥感计算机控制终端,测绘人员就可以对所需的测绘信息进行有效的调取,进而缩短测绘时间。

  三、多源遥感数据测绘技术的应用领域

  多源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测绘工作效率,保证了测绘数据的准确度,缩短了相关数据信息的获取时间;还实现了大面积区域的测绘计算,提高了制图效率。首先,将遥感测绘技术应用到预防地质灾害工作中,可以快速收集不同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计算和传输,并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出被测物体的几何性质和物理性质,为工作人员及时做出反应提供保障。其次,将遥感测绘技术应用到铁路勘测或者桥梁勘测工作中,也可以明显提升勘测效率与勘测质量,并且将人工勘测难以到达的地方的实际情况有效的勘测出来。最后,多源遥感技术在交通规划领域、海洋勘测领域、大型工程建设领域中,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优势也十分突出[4]。

  结语

  一般情况下,之所以进行测绘,就是为了制成各种应用地图,并对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方便。而多源遥感技术的应用,则可以为测量精度和测量准确度提供保证。对此,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多源遥感数据测绘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加强多源遥感数据测绘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才能将多源遥感测绘技术的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 王亚勋. 多源遥感数据测绘技术应用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98-199.

  [2] 林绍光. 多源遥感数据测绘应用关键技术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9):156-157.

  [3]李金龙.多源遥感数据测绘应用关键技术研究[J].粘接,2020,41(01):90-93.

  作者简介:崔振(1985.10-),男,安徽太和人,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摄影测量与遥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