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全面财务预算体系的构建策略初探

  • 来源:公司金融
  • 关键字:全面财务预算,预算体系,构建要点
  • 发布时间:2021-08-17 16:56

  摘 要:在企业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是一个重要内容。建筑行业本身的竞争较为激烈,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认清行业发展现状,从加强成本控制的角度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结合新时代的预算管理发展趋势,构建完善的财务预算体系,为实际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在分析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时,从构建全面财务预算体系的重要性出发,深入探讨了能够显著提升预算控制成效的全面预算体系的构建要点。

  一、构建全面的财务预算体系的必要性

  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强调的是对企业及各部门的财务和非财务消耗的管理。通过构建全面的财务预算体系,可以实现对企业员工绩效的科学考核。结合我国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其在产权结构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企业管理者的重点也逐渐转移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上。在此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全面预算体系越来越受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在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管理人员会站在企业全面发展的角度开展财务预算控制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财务管理工作。基于当前大部分企业虽然开始逐步推行全面预算体系,但是在体系的完善度以及执行度上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因而,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对全面预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并通过加强对财务预算的控制与体系的改进促进企业财务预算核算体系的健全,从而形成更加符合企业财务预算管控实际要求的全面财务预算体系。

  二、构建全面的财务预算体系的具体路径

  (一)明确企业战略目标

  全面财务预算体系是一项与企业综合性发展关系较为密切的财务体系,因而在具体构建全面预算体系时,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层领导需要充分重视,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并将其作为出发点进行预算体系的构建。在了解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预算控制人员要结合战略目标完善预算体系细节,并且指导进行更加科学的企业资源分配,保证全面预算体系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二)形成完善的组织体系

  在进行全面预算的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的支持,因而,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则要注重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从各个角度出发,从企业财务的整体性入手,形成完善的组织系统。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预算管理过程中,从完善的组织结构的角度出发,应主要包括预算决策机构、编制执行机构、审批机构以及预算调整机构等。在上述机构全部涵盖的情况下,还要结合全面预算的管理要求进行组织之间的协调运作,实现机构之间的有机组合。而在进一步构建全面预算体系的要求下,针对组织结构,则还应明确各机构的负责人和部门,具体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等。有上述主管人员和部门之间的共同协作,将能够推动全面预算体系更加科学、高效地运转。

  ( 三)科学进行全面预算的编制

  在全面预算体系中,管理人员需要对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以及财务预算等有全面的了解,在进行具体的全面预算的编制时,财务预算管控人员则要基于上述内容进行科学编制。具体应遵循业务预算编制、资本预算编制、筹资预算编制以及财务预算编制这一基本流程。针对业务预算,在进行编制时,应了解其具体内容,即其能够反映预算期内企业可能形成现金收付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营业活动)的预算,在编制时,除了要对具体收入或营业预算、工程成本预算、期间费用等指标预算进行科学的编制,为了能更好地做好事中控制,还要重点关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现金流量等相关营运指标的设定;资本预算则反映预算期内企业能够进行资本性投资活动的预算。在进行具体编制时,则要具体对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等进行科学编制;筹资预算则反映的是在工程期内,企业需要新借入的长短期借款方面的预算,在具体编制时,需要对具体的款项进行详细的编制;财务预算则是最为关键的预算内容,根据预测的业务指标、重点关注的运营指标、资产效率指标,科学准确地编制财务报表预测数。

  对于全面预算而言,应抓住收入预算这一预算起点,具体应做好跨年度结转工程量的统计和在手订单收入转化的预测,以及合理预测增量订单收入转化的金额。此外,还要针对全年能够流入的现金流量进行整体情况的预测。在对成本预算进行编制时,则要注重企业的相关规定,具体包括对施工定额、上年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以及物价水平等的预测,以了解工程直接成本的控制水平,并最终做好对现金支出情况的精准预测。而对于现金流量,在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则要了解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在此前提下跟进应收账款的变化情况,具体编制时应遵循以下顺序:

  一是提出预算。企业管理层要对企业经营战略和年度生产产值进行了解,并基于此制定合理的预算目标;二是预算草案编制。在制定好预算目标的基础上,管理层需要对预算目标进行下放,各子公司、二级单位和各职能部门要根据预算目标与预算草案进行编制;三是预算的汇总和审议。建筑施工企业应成立全面预算工作委员会,做好对预算工作的初步协调和汇总,最后将汇总结果报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四是审批预算。审批预算环节需要各子公司、二级单位负责人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参与,在实现各级预算的充分协调前提下,可以形成最终预算方案;最后为预算的执行。预算的最终方案要下发到各子公司、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并确保执行到位。

  (四)全面财务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在完成全面预算的审批之后,需要进行到全面预算的执行环节,同时要注重加强对预算执行环节的控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受季节、工程周期等因素影响,在执行全面预算方案时,做好预算方案的细分,精确到季度、月、周预算计划。为能顺利完成预算目标,对于预算控制人员要加强控制,例如现金流按照以收定支,按周进行预算控制;对于数据预测偏大并不大的例如费用可按月预算控制。每月搜集预算执行信息,跟踪异常指标数据,获得预算执行反馈,分析形成较大偏差原因,根据反馈结果调整预算执行行为。当涉及具体的预算调整工作时,预算控制人员要遵循预算调整流程,在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并获得批准的前提下方可执行预算调整方案。具体的预算调整行为包括预算目标调整和预算内部调整两部分,在调整时都要遵循严格的限制条件,确保调整行为有效。

  (五)预算考核与差异分析

  当执行完全面预算方案之后,预算控制人员要做好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进一步考核与差异分析,在合理的考核结果下,才能够做到奖惩分明,这里预算的考核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实际考核中,根据公司战略要求,更新考核要点或权重,充分发挥考核有效性、激励性。对全面预算工作进行考核应定期进行,一般可以进行年度考核、季度考核和月度考核,结合预算考核分析会议,及时发现预算执行结果存在的偏差,并分析导致偏差出现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为后期的全面预算的执行提供经验参考。

  三、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在执行预算管理工作时,应积极践行全面预算管理理念,采取科学措施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体系。结合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情况来看,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在构建全面预算体系时,从组织机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核等方面加强体系构建,为科学的预算决策提供借鉴,同时要注重构建信息化的全面预算管理平台,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红杰.内控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9,38(35):106-108.

  [2]魏峰.加强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促进集团经营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216,218.

  作者简介:高璐娜,汉鼎宇佑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