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王者,必承其重 第十代智能英特尔酷睿S系列桌面处理器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智能,英特尔,处理器
  • 发布时间:2021-08-28 14:22

  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英特尔酷睿桌面级处理器这几年承受了不小的压力。最终,在第一代产品更新时,英特尔选择全面迎战,全面提升产品性能。虽然比正常节奏晚了半年,但是英特尔第十代酷睿桌面级处理器(Comet Lake-S)最终带来了让人惊喜的表现。很显然,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英特尔希望能够通过性能(核数、线程、频率)给出有力的回击。

  不惜工本提升核心规格

  作为14nm制程Sky Lake处理器的第五次迭代,代号Comet Lake-S的第十代酷睿桌面处理器与代号Coffee Lake-S Refresh第九代酷睿处理器在微架构、制程工艺上没有明显改变,仍然采用14nm++生产工艺。为了实现性能的大幅升级,英特尔采用的方式是增加核心线程数量,比如全线放开了超线程技术。我们拿到的该系列最高端型号酷睿i9-10900K,最高核心数量达到了10核心20线程。同时,第十代酷睿处理器也通过睿频MAX 3.0技术和Thermal Velocity Boost(TVB)加速技术进一步提升了频率。

  2.0版本的睿频加速技术主要通过温度和功耗两个指标来控制核心频率提升,睿频MAX 3.0技术加入了内核挑选功能,将核心超频的工作交给体质最好的两个核心来完成,从而实现不增加核心电压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核心频率。对于频率敏感型应用,比如游戏,更高的频率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TVB加速技术则会根据处理器的温度情况,在睿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单个核心的频率。正是通过众多官方频率加速技术,英特尔酷睿i9-10900K才最终将频率提升到了5.3GHz。当然,这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想要自行超频更难了。

  为了尽量提高散热,英特尔在处理器内部的物理结构上进行了改良,并改进了封装工艺。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减薄了Die的厚度,从而在相同高度下增加了CPU顶盖的厚度,从而提高了处理器的导热能力。另外,在技术层面上,英特尔第十代酷睿处理器也针对超频进行了优化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超频控制功能。首先第十代酷睿处理器每个核心都可以单独开启或者关闭超线程;其次是允许用户对PEG/DMI总线进行超频,第三是进一步增强了电压/频率曲线控制。

  酷睿i9-10900K的前代产品是酷睿i9-9900K,从对比就可以看出其性能升级的方式:处理器的核心和线程数量提高,核心的最高睿频也在提升。这种升级不太符合以往挤牙膏的惯例,可见英特尔面对竞争对手不按常理出牌,也做出了针对性的应对。不过,既然制程工艺没有提升,芯片设计也没有显著改变,那么大幅提高核心线程规模的直接结果就是Die的尺寸大幅提升,比如酷睿i9-10900K的尺寸就从上一代的 174mm2左右提高到了200mm2左右。核心尺寸变大,对应的就是相同晶圆面积下能够产出的芯片数量减少。考虑规模更大的芯片良率更低,其产量降低的比例甚至比面积增加的比例更高。近两年英特尔处理器持续不断的供货短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芯片规模提高而导致的产品数量下滑。

  主板升级 提供更多可玩性

  随着核心数量和频率的提升,酷睿i9-10900K的TDP功耗也提高到了125W,英特尔更是为其主板供电提供的建议功率达到了250W。为了给处理器提供足够的供电支持,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将接口升级到了LGA1200,这也就意味着搭配的主板也必须全部换新,也就是目前推出的最新一代Z490芯片组主板。Z490支持Wi-Fi 6高速无线连接,内存也支持到了DDR4-2933,可以说在数据吞吐方面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从目前推出的Z490主板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普遍对供电进行了强化,14相甚至16 相数字供电设计都比较常见,同时每项的都可以达到90A的供电规格,这大幅提高了对处理器的供电能力。同时,Z490主板还拥有更多的M.2 SSD接口,支持Wi-Fi 6和蓝牙5无线连接,集成了Intel 2.5Gbps千兆网卡等。

  既然要强化供电,那么高功率的电源也是必不可少的。酷睿i9-10900K的TDP功耗是125W,不过在各种超频技术的支持下其峰值功率远不止这点儿,其平台功耗冲到250W以上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在搭配更强大的Z490的同时,玩家还需要一只高功率电源才能实现性能最大化。这种情况下,其实酷睿i9-10900K还可以提供很多可玩性,比如英特尔提供了数种全新的超频功能。比如用户可以对每一个单一内核进行启用/禁止超线程技术,而非是对整个处理器做出单一处理。在每个核心体质不同的情况下,玩家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性地关闭体质较差的核心超线程,从而获得更好的单核性能。此外,玩家还可以超频CPU与扩展卡之间的PCIe总线频率,以及CPU与芯片组之间的DMI总线频率。

  在全平台更新的情况下,搭配英特尔升级后的eXtreme Tuning Utility(XTU)及其它软件,玩家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第十代酷睿处理器的状态,包括电压、频率等,从而逐步压榨出处理器的峰值性能。在eXtreme Tuning Utility中,英特尔会使用不同的 VF曲线代表每个处理器的上限和当前频率,从而分析出CPU的体质和潜力。

  上手实战 性能有惊喜

  说了这么多,我们当然要把酷睿i9-10900K这个顶级十代U拿出来实际上手一下才行了。其实我们拿到的是顶级的酷睿i9-10900K和面向中端的酷睿i5-10600K两款处理器,酷睿i5-10600K是i5系列中唯一不锁倍频的型号,拥有6核心12线程的规格,最高频率4.8GHz,TDP同样是125W,这应该会成为普通游戏玩家最喜欢的高性价比选择。我们也选择了上一代的酷睿i9-9900KS和酷睿i5-9600K两款处理器作为对比,看看这一代的提升究竟有多少。首先看比较常用的CineBench测试,从R15及R20的单线程性能可以看到,第十代酷睿处理器相比第九代酷睿处理器的单核性能提升不大,大约在4%左右。毕竟,二者在核心架构方面没有做明显的改动,制程也没有升级,可以说新一代的提升主要源于对于核心频率的拉升。

  不过在多线程性能方面,第十代酷睿处理器的优势就会变得非常巨大,毕竟核心线程数量的增加是实打实的。从R15及R20的多线程性能成绩来看,普遍提升都在 25%以上,酷睿i5的提升甚至达到了40%左右。这样级别的性能提升,对于英特尔平台来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同时,类似的性能提升在其他涉及CPU核心的测试项目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在Fritz Chess Benchmark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酷睿i5的巨大提升。同时在Super Pi、V-Ray、X265、Blender等测试项目中,第十代酷睿处理器核心数量更多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另外,在玩家们比较关心的游戏性能测试中,第十代酷睿处理器的也有一定的提升,我们测试了3DMark Time Spy基准测试,以及《古墓丽影·暗影》《刺客信条·奥德赛》《FarCry 5》等游戏,可以看到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凭借更高的核心频率,都带来了更高的游戏帧率。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的游戏对于多核心的支持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你只是想玩游戏,我们更推荐第十代酷睿i5-10600K。

  全线配置超线程技术

  相比旗舰级的酷睿i9-10900K,定位中端的酷睿i5-10600K很可能是主流玩家最期待的产品。这颗酷睿i5处理器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超线程技术,原本i5-9600K的 6核心6线程规格升级为6核心12线程,多核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第十代酷睿从i9 到奔腾已经全线支持超线程,如此一来第十代酷睿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几乎全线提升)。另外,i5-10600K的基本频率从3.7GHz提升至4.1GHz,睿频频率也相应提升从 4.6GHz至4.8GHz,加上从9MB提升至12MB的智能缓存,这一代酷睿i5处理器已经拥有了不输于第八代酷睿i7处理器的理论性能,这种提升让人惊喜。另外,i5-10600K同样标配支持雷电3接口、Wi-Fi 6无线网卡与2.5G(Intel i225 Foxville)网卡,部分旗舰 Z490主板甚至还配备了万兆网卡。这些对于发烧级玩家和专业用户来讲也是非常实用的功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