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困境与优化对策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发展现状,存在困境,优化对策
  • 发布时间:2021-09-02 20:55

  摘 要: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尤其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必须要做好互联网食品的安全监管工作,维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本文主要围绕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困境与优化对策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困境,然后分析推进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优化对策。

  随着我国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和困难越来越大。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食品行业的发展非常迅猛。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需要对互联网食品进行有效监管。面对当下开展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一些法律难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优化对策,真正打击互联网食品安全问题,保证食品质量,推进互联网食品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1 互联网食品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互联网食品安全发展呈现出了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交易的及时性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实现即时性交易,只要订立了相关合同,一方发送了信息,另一方就可以同时接受到信息,庞大的移动客户端使得互联网食品销售非常火爆,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互联网食品的交易和购买。

  1.2 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对商品和交易信息的点对点交换,这样不仅节省了传统的交易环节,而且使得信息成本更加低廉,也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1.3 主体之间呈现出了融合的趋势

  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交易双方不需要中间商介入,而直接进行交易,这样会导致商业机构和生产加工者的概念边界不断模糊,想要划清界限比较困难,导致了产品产业链条不同环节的企业越来越融合。

  1.4 跨区域领域发展

  当下,互联网食品行业不仅涉及住宿、餐饮、仓储、物流,而且还包括其他的商品和服务,电商平台和商业组织以及模式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尤其是跨越了不同的区域,逐渐形成了融合发展趋势,使得需求和供给之间更加匹配、更加的便利[1]。

  1.5 跨境食品销售越来越普遍

  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背景之下,食品销售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区域之内,逐渐出现了跨境食品非常畅销的现象。

  2 我国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境分析

  结合互联网食品安全的一系列现状可以发现,安全监管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法律体系比较庞杂,但是核心问题没能解决

  我国在进行食品安全监管时,往往采用政府部门集中监管的方式,但是涉及的法律法规比较众多,而各个规章制度之间缺乏统一性,因此很难对食品安全尤其是互联网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由于制度体系不够统一和完善,也限制了监管效果。

  2.2 权力配置过于分散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模式被人们称之为“九龙治水”,主要是由于权力配置相对较为零散,监管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为基本部门和质监部门,都具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由于部门众多却对责任分工不够明确,一旦出现问题相互推诿责任,影响了监管实际效果。

  2.3 需要较大的监管成本投入,监管的效率也不高

  对于对线上交易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监管缺乏科学性,不仅浪费成本,也会出现恶意投诉现象,导致成本费用不断增多。对于互联网经营这种商业模式来说,其生命力和盈利基础在于用户流量。为防止流量的损失,平台在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双面夹击”下不得不提升预防成本的投入。

  3 全面加强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优化对策分析

  结合当下进行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有效对策。

  3.1 要对权力进行优化配置,形成合力

  在对互联网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时,需要结合市场现状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监督管理办法,尤其是对监管责任进行进一步的统一和细化,从而实现社会共同治理。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食品追溯机制,有效加强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的相互协作和配合,降低监管层的成本投入,严格落实安全监管的相关责任[2]。

  3.2 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机制

  为了提高监管效果,对于互联网安全经营领域也要加强监督,尤其是要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一旦出现负面清单,要严格限制其不能进入互联网食品行业,从而减少监管困难。通过建立食品行业经营者清单制度,能够形成良好的互联网食品安全氛围,减少出现以次充好或者是假冒伪劣产品。同时也能够减少监管成本投入。通过完善互联网平台,对食品的市场、规模以及相关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提高准入门槛,减少问题的发生。

  3.3 要进一步降低信息成本

  在推进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时,面临着信息成碎片化问题,应该完善降低信息成本制度,改变传统的监管模式。可以推进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及时曝光一些不良企业,产生有效的警示作用。要构建社会征信体系,有效防范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警惕性,能够有效识别风险[3]。

  3.4 应该进一步完善配套体系建设

  政府应该加大引领,在监管过程中聘请第三方展开一系列的监督。尤其是要强制责任保险的落实,对于互联网电商平台忽视食品安全的现象进行有效监督和惩罚,起到更好的监管效果。

  4 总结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食品安全监管呈现出其独特的特点。比如,交易的即时性、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主体之间呈现出融合的趋势,而且电商平台逐渐出现了跨区域现象,跨境食品销售已经非常普遍,这导致了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着很大的困境。一方面,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核心问题不能够有效解决,同时权力配置相对较为分散,缺乏有效的监管,尤其是监管成本比较高,而且效果也不够理想。为了做好互联网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应该进一步加强法制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电商平台的有效监管,降低信息成本,实现对食品的有效控制,确保互联网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明. 我国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困境与优化对策[J]. 中国食品学报,2019(11):192-202.

  [2] 卢蕊. 我国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困境与优化对策[J]. 食品安全导刊,2018.197(6):31-32.

  [3] 俞智勇. 浅议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及对策[J]. 群文天地,2019(1): 27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