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长寿

  俗话说“千年王八万年龟”,其实龟的寿命并没有那么长。据《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记载,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岁。比龟还长寿的动物有很多,譬如狗鱼、格陵兰鲨、深海海绵等。狗鱼的寿命最高为267岁;格陵兰鲨最长寿命为400岁。但它们都不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

  世界上最长寿的软体动物是“明”,它属于圆蛤类,活了507岁,可谓软体动物界的“老寿星”。之所以叫“明”,是因为这种动物诞生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明朝。

  “明”长期生活的家园位于冰岛海底,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其贝壳上的纹理显示,“明”的年龄已高达507岁。科学家介绍,“明”的贝壳只有在夏季才会生长。在海水温度较暖并且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明”的贝壳上每年都会长出一条厚度约为0.1毫米的纹理。正因为“明”贝壳上每条纹理的厚度取决于当时所处的环境,因此,人们可以此为据,了解当时海底的生态环境以及气候变化。

  “明”是迄今发现的最长寿的软体动物,但还不是最长寿的生物。

  世界上最长寿的生物是一种叫“玛士撒拉小虫”的细菌。玛士撒拉是圣经《旧约》里的“老寿星”,据说活了969岁,相当于中国的“彭祖”。2000年7月16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科学家于2000年在英国芬得克里夫兰郡的地下发现了玛士撒拉小虫,年龄为2.6亿岁。如此高寿,真是超出了人类的想象!

  科学家推测,玛士撒拉小虫的发现地曾是一片浅水。随着时光推移,水蒸发殆尽,小虫与盐一起沉积下来。在漫长的地质变迁过程中,小虫逐渐适应了地下盐层严酷的生存环境,以盐层中贫乏的有机物维持生计,新陈代谢速度降到几乎为零,这才得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生存下来。

  再来看看我们人类自身。人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却不是最长寿的生命。科学家认为,人的正常寿命是120~150岁。

  120~150岁的范围是怎么得出来的呢?美国微生物学家列奥那多·海佛烈克(LeonardHayflick)曾在《实验细胞研究》(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文章。文章中报道了体外细胞培养分裂实验,发现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只能分裂大约50次,之后便会出现畸形、停止分裂、死亡现象。而且,从胚胎期算起,人体大部分细胞都是在大约分裂50次后慢慢停止分裂、死亡。这一现象被称为“海佛烈克极限”。然而若是从20岁人的肺中取出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仅分裂大约20次便会出现死亡。

  后来有科学家用人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做实验,验证了海佛烈克的实验结论,同时利用统计学分析发现,细胞供者的年龄每增长1岁,分裂次数就减少大约0.2次。体外培养的细胞的分裂周期可通过改变温度等手段缩短或延长,但总的分裂次数不会改变。譬如,把细胞在液氮(-196℃)中冷冻后,细胞分裂暂时停止,但解冻后,细胞又继续分裂,直到完成冷冻前该完成的分裂次数。

  这些研究表明,每种细胞的分裂次数都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反映了正常细胞都会经历一个衰老的过程。

  人体细胞平均每2.4年为一个分裂周期,据此推测,人的正常寿命为120岁。综合考虑体外实验因素误差、人体整体环境等因素,人的正常寿命应为120~150岁。然而,由于自身健康状况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人活不到自然岁数。

  令人困惑的是,女人比男人更长寿。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世界卫生统计》显示,全球女性平均寿命为74.2岁,而男性则是69.8岁,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高出4.4岁之多。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男性基因比女性基因少。除常染色体都是22对外,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科学家发现Y染色体上的基因比X染色体的少。但是,难道基因少就不长寿吗?

  也有人认为,与女人相比,男人更易于酗酒、打架、脾气暴躁,且承担更多繁重的体力劳动,所以寿命相对会减短。

  从进化的角度考虑,女人比男人承担了更多孕育后代的责任,为了保证人类种族顺利繁衍生息,女人需要更长的寿命。这种更长寿命的密码,也许就隐藏在女人独特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中。(文章源于《干细胞:疾病、衰老、美容》,王佃亮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