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光董事许博惇 高阶主管PM2.0的管理心法
- 来源:专案经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管理心法,品牌,分享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0-07 16:37
高阶主管最大考验 要能做出「对的决定」
2016年,许博惇刚就任RICOH台湾理光营运总经理,坐在这个位置上,他面临的是替公司找到「对的产品」重责大任,帮助公司达成业绩成长目的,因为对的产品,正是公司主要命脉。
许博惇分享,日本知名品牌理光在台湾一直都有稳固的市场与忠贞的粉丝,不过飘洋过海来台,仍要经过「在地化」的考验,并非所有产品照单全收,必须挑选适合在台湾贩卖的商品才行。
他指着日本现正火红的Handy Printer表示,这台「手持式打印机」轻巧的外型走到哪都能印,在年轻人间引起很大的讨论,客户纷纷问,什么时候要引进贩卖,「但身为主管要考虑的不是只有话题,面对新产品,在国内没有其他竞争产品时,要怎么定价?如何成为一个商业模式,是非常困难的」,并非贸然引进就一定能获利。
「挑产品不是最难,而是挑到一半放弃才最困难」,许博惇说,「市场可行性低」例如:竞争产品已经很强大时,除非商业价值到达一定规模能带来利润,才会引进产品,而这就有赖准确的商业分析,需要足够的信息才能决定,尤其理光贩卖商品包含后端服务,当公司规模不变,若商品需要大量服务人力,就必须断腕取舍,这就是领导者的挑战。
从营运长到董事 看待项目视角策略大不同
身为高阶主管,项目要成功最重要就是监督各项风险评估、效益评估,以及时刻追踪进度,这是在哪个位置都不会改变的工作,但随着位置不同,项目思考的角度也会改变。
许博惇分享,三年前自己担任营运长期间,提出「开立新的分公司」项目。当时,他看见某些区域没有分公司和服务站,一旦该区域复印机损坏或是需要补换墨粉盒,工程师就必须大老远骑车前往维修,人力和往返时间耗时耗力,他提出设立新服务站构想,认为能因此提高维修综效也能带给客户良好观感。
但提出项目没多久,他随即升任董事一职,在掌管了人事和财务后,他看见的是公司整体营运规模,在公司人力尚无扩编计划时,增加服务据点就得考虑当地的经济效益,许多经济规模不大的区域若贸然开设新的服务站,恐让人力应接不上甚至入不敷出。
最后他转念折衷,将项目名称改成「局部优化服务范围」,在这些没有设立服务站的区域添购公务车,专车专线接送工程师往返修缮处和公司,才一年时间修缮效率大为提升,虽然作法大为不同,却能透过改善服务工具就能解决问题。
许博惇表示,营运总经理的角色就是要把每件项目管得「如质如实」,将每件项目视为单一个体,逐案追踪风险与效益,十件项目件件都要做到好;而职位到了最高的董事,看的却是公司的未来策略与方针,十件项目看的是之间的关联性,例如:预知三年后公司的发展重点,就能发现十件项目哪些和未来目标互斥、哪些则需要优先执行,重新排定项目的优先级来引导员工,以确认不做重复浪费的投资。营运长手握营运和营销大权,事事追求效率和效益,但到了董事,又增加了人事和财务权,对于已知和未知风险的评估变得完全不同,「在不同职位,就要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无纸化谁还要影印? 好的领导者带员工想象、改变
当世界潮流已经朝向无纸化、数字化迈进时,全世界最大的影印事务机品牌,要如何面对这个危机?2016年接下管理棒子的许博惇正好面临了这场数字化划时代的考验,他也直言,老公司、老品牌,最怕员工没有竞争心。
「无纸化是转机」,许博惇告诉员工,人人都不印,就是转型的时候了!他说,过去业务员要挨家挨户推销复印机,现在每栋大楼都有警卫,你还没见到客户就被赶出去了,谁跟你买复印机?「我要求员工想象,有什么方法能让产品到达客户眼前,有什么新方法可以卖一样的产品。」
于是,理光一方面下大数据关键词广告,推出协助企业把纸本数据数字化服务,同时企业更启动 OA转型到IT,从过去靠大量人工服务走向云端导入物联网系统。
对事务机产业来说,贩卖后更重要的是后续服务,如:机器维修或补墨粉盒,过去客户要打电话、等待工程师前往维修,往返确认耗费不少时间,走入云端后事务机能自动判定状况类型,主动回传讯息给台湾理光,当客户还没发现办公室复印机快要损坏,维修人员已经在前往维修的路上。
自启动转型以来,台湾理光近3年来,连3年营收呈现双位数成长,在工业4.0的时代,更带领台湾成为亚洲事务机联网比率最高的国家。目前理光八成事务机已经透过联网服务客户,透过云端掌握每台贩卖出去的事务机功能,现阶段营收占比超过50%仍是事务机设备,约20%则是空间规划,未来会逐步提升,持续转型之路。
他表示,在管理上不是只告诉员工要怎么做,而是告诉他「为什么需要转型」,员工将原因内化后才有办法才会追求将每件项目做到最好,而不是只是照办,「我不会只跟员工说,你不能走到大楼卖产品,而是跟他说明原因,他了解后,才会想出不同的解决办法。」
同时,对于员工业绩管理,则设数字业绩量表,公开每个人的表现,每件项目的负责人透过电子广告牌一览无遗,主管能随时找到负责窗口,掌握进度。对于表现优良或是尚待改进的员工,许博惇则是当下、立即的给予员工回馈与建议,管理上兼具透明和实时。
此外,许博惇更重视带领团队直接走到市场,与客户面对面,而不是只听产品经理回报客户的反应,「只有面对面,最好是对产品不满意的客户,听听消费者实际的问题,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期望。」
市场变动快 要有更好的管理工具才跟得上转型
有感于现在市场变化快速,企业各种内外整合、或是转型项目都同时进行,对内、外项目管理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许博惇分享,自己透过进修项目管理课程取得国际证照后,在管理上更有效率,还因此选送优秀员工免费进修,一方面企业内部沟通有共同语言,能减少沟通传达的时间与避免错误,更能透过专案处理能力提升,带动整体效率。
PM2.0时代已经来临,许博惇表示「过去好的项目经理只需要让一个项目在不超出预算下有始有终。」现在则是要能具备商业分析能力、领导能力、项目管理专业技能,在项目上线后了解带来的效益在哪,甚至两、三年后,再来与同期比较检讨,才能协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带来正面效益。
对于未来,想要晋升主管的项目经理,许博惇建议,必须在公司表现出「企图心」,让人看到你,尤其要了解公司优先性目标,并告诉老板你的想法,毕竟在公司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哪些是老板会喜欢的,当你做出超出期望的水平时,就能加乘你晋升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