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拒绝做“保姆型”班主任
- 来源:父母课堂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科学,管理,班主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2-17 20:54
班级事务繁杂琐碎,班主任通常除了班级管理工作之外,还有学科任课的工作,可以说是既苦又累。尤其是一些寄宿制学校,学生都住校,在校的时间长,事务多,有学习上的,生活上的,思想上的,千头万绪,层出不穷。如果班主任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不仅会搞得自己焦头烂额,身心疲累,学生们也会厌烦,不领情。无数的事实证明,这种传统的“保姆” 式的管理已不再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也不适应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甚至可以说是教师能力欠佳的表现。所以,班主任不妨对自己“好”一点,转变思路,更新理念尝试着使用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高效完成班级管理的任务,另一方面又使自己不再像个保姆,何乐而不为呢?
一、以情感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人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的确,班主任的某些性格和工作风格会在班级的各项活动工作中有所表现,形成各具特色的班风。一个热情、积极、阳光、向上的班主任带出来的一定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班集体。相反一个态度消极、爱抱怨的班主任带出来的班级一定是散乱不求上进,相互推诿的。班主任严谨、细致、扎实、高效,班级各项工作也会有条不紊,扎实高效;班主任专制、冷酷、高压式管理,学生就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忧郁、恐惧等负面情感。而这些负面情感一旦形成,就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个人感受、师生关系和班级管理造成强烈的冲击。因此,班主任都应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的情感关系作为首要的工作目标。只有师生关系融洽,班级氛围和谐的像家一样,才会老师觉得轻松、学生觉得愉快。也只有这样的班集体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学习。工作中,老师要把班里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注他们的学习,更关注他们的成长。带着充满爱的眼光去欣赏他们,关注他们一天天的成长变化,绝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训斥他们。师生之间更多的象是一种朋友之间的关系,学生见了老师不是“老鼠见了猫”似的,有话也不敢说,而是有了什么事情总是第一时间想着和老师分享沟通,这样老师不仅可以密切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表现,也可以随时掌握班级里的动态,大事小情。信息畅通,沟通无障碍,班级管理起来也就相应的得心应手了。
二、环境育人,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同样的道理,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主导,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地位。在班级管理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解放了老师,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一)用好领头羊
班级管理的至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无为”治班的奥妙在于抓好宏观管理,而走好这一步,关键是选好、培养好、用好班干部。任何一个优秀的班级,必须有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团队。班主任可以利用“望闻问切” 的方法选出得力的班干部团队,成立班委会。班委会成立后,班主任要结合学校的管理和自身班级管理的要求对班干进行培训,把班级管理的理念贯彻给他们,交给他们一些管理的技巧与方法,与班委同学一道制定班级的长期和阶段目标。明确每一个班委成员的职责与分工,相互协调。然后大胆放权,让班干部在管理实践中边干边摸索经验与方法。班主任不是做班干部的领导与指挥,而是做他们的后盾,顾问甚至导演。在班级里树立班干部的威信,要让全体班级成员统一认识:班级是大家的班级,大家荣辱与共,班干部的管理是对班级无私的奉献,大家要尊重管理,严格执行班干部的要求,同时大家也有权力对班干部同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进行监督。有了班主任的充分信任,理解和支持,班委会的成员自然是各显神通,生出许多奇思妙想。
(二)依规治班
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班级自然也应该有班规,来统一全班同学的意志,明确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规范同学们在班级里的行为,规定每个成员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所以,班级成立之初,就应该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要达到的班级目标制定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班规不仅要明确班级全体同学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责任与义务,也要对触犯班规的行为有明确的惩罚措施。所谓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尤其是对第一例违反班级规定的同学,决不能姑息。“下不为例”往往不能阻止违纪现象的进一步发生。“法不责众”也不能成为学生违反班级规定的借口和理由。有法必依。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同学们对班规的敬畏之心。自觉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并且相互监督。
(三)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一定是一个团结、和谐的班集体;一定是一个大家有归属感,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的大家庭。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明确自己是这个集体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每个同学都可以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班集体的利益要靠大家共同来维护,每个人都应该自觉与危害班级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要让每个成员都充分享受到集体带来的荣誉,同时让他们体会到班级管理的难度,一个班级的成败靠的是整个集体的努力,班主任只是起到指导的作用。比如可以建立值日班主任制度,让每一个同学都熟悉班级管理的细节与内容,体会把班级管理的不易,从而养成自觉遵守班规的好习惯。每天晚上值日班主任对当天班内出现的情况进行总结,同时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让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主人翁精神,班级纪律相比以前也会有很大进步。
魏书生说:管理是班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有绪,集体就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的运转。我们班主任,都要依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班级管理方面,每一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认识体验,很多优秀的班主任也有自己成功的经验。以上仅是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以及对班级管理一些不成熟的理解提出以上的观点,目的就是让班主任能从繁杂的日常班级管理中挣脱出来,不做班级的“保姆”,不作“保姆型” 的班主任,多做一些研究与思考,从而更加高效地对班级进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