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创新方法企业应用推广路径研究

  辽宁省创新方法的推广与应用应紧紧围绕辽宁省科技、经 济发展方向和总体目标,通过建设与完善辽宁特色的创新方法 推广应用与服务体系,实现创新师资、创新人才培养、区域企业 示范、应用咨询、服务体系与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 形成辽宁省科技馆驱动、高校推动、企业拉动的多维度立体化 创新。通过辽宁省科技馆一点统领、地方科协多线搭台,各企 业全面唱戏,全方位协同创新。增强辽宁省各地市及各企业创 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我国碳达峰目标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我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与服务的升 级版,推动新常态下创新型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

  1构建国内一流的创新方法推广师资团队

  辽宁省是我国工业大省,也是高等教育大省,省内有大连 理工、东北大学、东北财经、辽大、中国医科大等65所本科院 校,51所专科学校,具有国内顶尖的教育专家。辽宁作为我国最 早开展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省份,具有较好的创新方法研究与 应用基础和师资资源。同时辽宁省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重工 业摇篮,拥有沈飞、大船、鞍钢、本钢、辽河油田、华晨汽车、黄 海汽车、沈阳机床厂、沈鼓、东软、中车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 拥有众多由大国工匠和革新能手组成的企业内训师队伍。此 外,经过上世纪创新方法的导入和近十年的二次推广 ,辽宁省 已经拥有了大量国际TRIZ认证专家和国家创新工程师。

  辽宁省应该依托辽宁省教学资源优势,组建一支高校+企 业内训师+大国工匠革新能手,TRIZ理论专家+行业技能专 家的双师型创新方法推广团队。推广教师既是行业专家又是 TRIZ能手,既懂创新方法,又了解企业实际,创新方法的推广紧贴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真正为企业生产创新服务。

  2创新课程建设与创新方法推广

  2.1 课程建设

  (1)特色教材建设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东北大学就率先出版了一系列包 括TRIZ在内的科技创新方法理论书籍和应用教材。应充分发 挥辽宁具有的先天优势,针对当前创新方法教材案例少、缺少习 题、自学难度大的问题,组织省内创新方法领域知名专家,统编辽 宁省特色创新教材,增添辽宁省TRIZ理论应用推广中的案例,辽 宁省企业、高校在全国创新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增加教材配套课 件,建设网络立体化教材,助力我省创新方法推广与应用。

  (2)建设辽宁省创新方法网络共享课程

  为了提升师资团队整体授课水平,组织团队教师完成规范 化教案、课件制作。利用互联网资源建设辽宁省创新方法网络 共享课程,组织师资团队主讲教师录制创新方法系列课程,开 展慕课教学,全省高校和企业既可通过网课平台在线学习,又 可通过网络与国内外专家进行交流、答疑解惑。

  2.2 开展有层次、差别化的创新方法培训

  创新方法推广重实效,不走过场,不搞一刀切。要根据各 地市、各企业实际情况开展多层次培训。制定初级普及培训、中 级带题强化培训、高级科研竞赛培训三套创新方法推广方案。

  针对没有基础、初次接触TRIZ理论的地市和企业,采用 扫盲式宣讲教学;针对创新方法应用较好的地区,开展带题培 训,明晰各创新工具用法,增加创新工具使用练习,围绕各自学 员所属企业生产难题采用8+3、白+黑、封闭式教学,白天进行理论授课,晚上针对学员各自企业技术难题,应用TRIZ工具开 展创新方法应用实践,巩固知识工具的掌握,拓宽技术人员的 思路,提升科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辅助完成企业课题的研 发;针对创新方法执行好的地区和企业,进行76个标准解、知 识库效应库、ARIZ等高级课程的讲授,进行TRIZ理论与其它 创新工具融合应用实践,组建企业TRIZ理论研究小组,以小 组为单位形成企业课题攻关小分队和企业大赛参赛团队。

  3深层次创新方法推进工作

  3.1 创新基地建设

  针对当前创新方法培训过程中,主要由国家刚性推进,推 进方法单一(多为企业创新方法宣讲和简单培训),培训效果 不突出、培训过程中成果落地应用不足的实际,开展“四个一工 程”,依据省内各单位创新方法推进情况和行业引领能力,一个 地市选择一个典型企业、一个行业选择一个代表单位、本科选 择一个高校、专科选择一个学校,构建创新示范基地,由省科 技馆授牌,给予培训、政策和项目支撑,开展创新指标竞赛,年 度考核基地科技企业孵化情况、科研获奖成果转换情况、专利 申请情况、培训推广情况、国赛省赛获奖情况。通过创新基地 发挥区域示范与创新引领作用,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企业成长 的驱动力,以点代面,形成创新方法的星火燎原之势。

  3.2 创新方法研究中心建设

  在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大连集团、辽河油田等创新方法开 展较好的大中型企中,开展创新方法深入推进尝试,建立创新 方法研究中心,变送创新方法课程,为送专家团队,伴随式创 新。以企业在研课题为切入点,让双师型创新专家,参与企业 课题攻关,让创新方法走入企业研发序列,实现企业专利突破、 专利布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企业创新高地,构建企业产 品伴随式创新的新模式。

  3.3 企业内部创新生态构建

  有条件时开设企业高管创新方法研修班,让创新方法受 到企业高管重视。选择中车(大连)等创新方法开展较早的企业开展创新方法进入科研流程尝试,让创新方法应用成为企业 研发的必经环节,建立完善公司的创新工作规章制度,推动公 司的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并使创新方 法应用在企业评优、评奖、业绩考核中有所体现,充分调动员 工学习运用创新方法参与技术攻关、技术发明等创新活动的积 极性。让企业能够自主开展创新方法内训、自行组织创新方法 大赛,构建企业应用创新方法的理想生态。让创新方法应用成 为企业研发习惯。让企业技术人员从领导让我去学创新方法, 变为领导我要去学创新方法,让创新方法落地生根,让创新方 法推广应用提档升级。

  4创新方法推广体系构建

  构建省科技馆驱动、各地市企业科协联动、讲师团队协 助、示范基地辐射,项目支撑,深度协作的立体化创新方法推 广新模式。以创新方法为媒介,以创新基地为基点,做强辽宁省 科技馆创新方法研究会,建立地市级创新方法研究分会,组建 各地市级创新方法咨询与服务团队。合理规划地市级基地的发 展、管理,尤其是在沈阳、鞍山、葫芦岛、丹东、大连基地的建 设上加强指导和推动,引导锦州、阜新、盘锦等其他区域创新 方法导入、企业试点应用。继续做好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辽宁省 选拔赛,以赛促建,调动高校和企业创新方法应用积极性。同 时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的作用,加大创新方 法宣传力度,提升区域创新生态。

  协调、对接情报所、知识产权申报机构,为企业专利申请、 撰写服务工作,增加辽宁企业无形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为企业 闯市场助力护航。

  增强项目拉动作用,积极参与中国科协创新方法专项申报 工作,依托国家项目支撑完成创新工程师、创新培训师、创新咨 询师的培训与认证。在允许的范围内设置辽宁省科技馆、各地 市科协创新方法专项,积极参与各级科协创新助力工程,服务 企业,服务地方,实现创新驱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