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它提倡自主探究,乐学爱学。自主探究、乐学爱学的前提是学习兴趣。试想一下,一个失去学习兴趣的学生,你让他(她)乐学爱学,可能吗?笔者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蚎匙。因此,笔者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始终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抒发,积极鼓导,促使课堂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如何使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创设情境,用情景感化学生,诱其产生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打出课堂需要的画面,用精彩的画面创设情景,感化学生,激发学生。例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时,在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概念进行区别教学时,一定要积极利用化学实验和教学视频进行教学。使学生明确两个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两个性质的本质差异是:是否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的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异,才能增加学生对化学这门科学的兴趣。
2用丰富的知识、灵活的讲解技艺来激发学生,使其产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初来源是好奇心,求知欲。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未知知识的追求,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求知的欲望。记得有这样几句名言说得好:“人的最大欲望莫过于对知识的追求”;“高尚的人用知识武装自己,庸俗的人用服饰武装自己”;“没有知识的皮囊如同一堆废物,拥有知识才是真正的美”,……这几句名言警句的出处我已经忘记了,但话语的内容我在学生时期就已记得滚瓜烂熟,并用她勉励自己刻苦学习。现在我从事教育事业,经常对学生不好好学习深感头痛。我还用她教育激励自己的学生“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深掘教材知识,积极组织课堂讨论,最大限度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用一些奇特的构思设疑激励学生思考。例如:第二单元第三节实验室制取氧气,教学时提问: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有什么优缺点?用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什么优缺点?如果用后者制取氧气,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制取呢?用什么方法收集呢?通过这样的提问,来引发学生讨论思考,最终得出制取和收集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3用成功的试验、新颖的模型,引其产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各个概念、定律和结论,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所以,做好实验是搞好教学的关键。一般学生对实验都很感兴趣,不管是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只要是做成功的实验,都能引起学生的很大兴趣和好奇。例如:第七单元第一节《燃烧和灭火》教学时,通过【实验7-1】白磷和红磷的燃烧实验,可以总结出燃烧条件,通过燃烧条件可以推理出灭火原理,进而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用真诚的关爱和中肯的评价激励学生,促其产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要求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交心交朋友,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效果良好。怎样才能和学生搞好关系呢?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平易近人,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板着面孔动辄训斥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就应该用真诚的语言关爱学生,感化学生。多一份评价激励,少一分责备训斥。不要一下子把后进生打入冷宫。要随时了解关爱后进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给他们适当的帮助,使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学生有了自信心,也就会有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就会自然进步。
“天下有不会教书的教师,而没有教不会的学生”。问题是看你是否真正想办法,是否真正想教好。如果真正有这个决心,就没有教不好的道理。让我们都用“兴趣”这把金蚎匙,去开启学生求知的心扉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