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研究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加密技
  • 发布时间:2022-04-29 22:07

  摘要:当前,计算网络技术已在我国多个行业中被广泛使用,计算机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的信息数据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出现大数据泄露、丢失现象,非常不利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化的使用,降低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的稳定性。为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积极采取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充分重视数据加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章深入分析了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信息共享、满足信息传递的基本需求,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出现的频率最多,加快了信息融合的应用。同时,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一旦信息数据泄露,则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应积极加强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实现全方位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性,避免信息盗窃。通过综合分析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能够提升防护网络信息安全性的经验,全面推动数据加密技术的发展。

  1 数据加密技术类型

  1.1 节点技术

  节点技术的媒介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节点,能够针对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安全节点,以确保两个节点之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节点之间在对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中需要做好加密或解密工作,从而形成信息传输安全的区域,促使所传输的信息可以密文的形式出现。数据加密节点技术合理化的应用,能够全面提高网络数据传输信息过程中的安全性,这种技术应用在解密和加密中,运行原理与链路加密技术极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加密信息不会出现在节点上,因此可以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密。

  1.2 链路技术

  链路加密技术也称在线加密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链路加强对传输信息的加密保护。链路加密技术与密钥技术有效结合后,能够在信息数据传输之前完成2次加密,加密数据通过链路中各个节点进行传输,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节点之间也会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进而提高网络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链路加密技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不断变化,可以实现递进加密的形式,对传输信息起到了多层加密保护作用。各个节点进入到解密之后就会再次实现加密保护,数据信息依然以密文的形式进行传递,但是在信息频率和长度上进行了很好的掩盖,集一身优势的链路技术成为多个行业中最常用的加密技术。

  1.3 端到端技术

  端到端技术以原有数据加密为基础,通过利用计算机系统完成对信息数据的传递。端到端加密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对数据文件的整体进行解密,接受在没有完整收到传输的网络信息数据时,不管是否拥有密钥都无法将数据文件解密,无法获取文件中的任何数据,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数据盗窃和截获的发生几率。端到端加密技术能够更好地解决某个节点对整个文件造成无法读取的问题,数据文件加密状态下,每个节点的信息数据都是单独存在的,一旦某个文件数据发生异常,则不会对其他数据的传输和使用造成任何影响,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端到端技术还具有成本低、维护难度系数低等优势,所以应用范围也相对其他技术比较广泛。但是这种技术在传输信息数据过程中都是在公开网络环境下实现的,无形中增加了被网络攻击的风险系数。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使用任何一项技术时均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全面实施防控措施,加强保护传输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数据加密技术的具体运用要点

  2.1 融合公钥与私钥加密技术手段

  安全密钥管理技术由公钥与私钥组合而成,通过全面开展网络加密功能,合理融合公钥与私钥,可以全面加强对信息数据的防护和监管,提高网络安全防御能力,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私钥的安全性比较高,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会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计算机网络用户所做的实际应用不同,则使用的密钥也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使系统出现不确定的错误,影响网络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与单独运用公钥加密或单独运用私钥加密处理技术相比,融合公钥与私钥加密技术手段在节约网络加密处理技术资源上更为显著,能够从源头上加强对网络数据的监管,减少漏洞。此外,还可以有效节约密钥在校对各个环节技术中使用成本。网络维护工作以及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要想满足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保障人们使用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关键一点就是要严格按照全面性标准操作,唯有这样才可以确保网络存储数据维持在一个安全状态下,避免网络存储数据出现人为篡改、泄露及盗窃现象,将安全损失降到最低,并及时做好可行的实施方案。

  2.2 对于系统软件全面实施加密处理

  全面实施系统软件加密处理在防控网络入侵黑客、网络病毒侵袭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对系统软件的优化与调整。针对合理运用软件加密手段,网络用户和系统维护人员需严格按照系统软件加密的具体流程,完成对文件数据的加密处理,充分体现软件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系统维护和保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对于RSA 软件加密技术,网络用户可以选择双密钥方式来加强对网络软件安全的保护和监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消除网络运行过程中的漏洞,提高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黑客、病毒对网络系统的不断侵入,非常容易造成重要信息数据丢失和盗取,通过对系统软件进行加密处理,能够有效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安全性,提高软件系统的安全系数。

  2.3 增强维护跨区域网络数据信息安全的力度

  跨区域的网络数据安全管控技术在当前信息技术水平提高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普及和大范围使用,根据所设定的目标,在维护跨区域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上,依照信息数据加密措施来实现上述所设定的目标。系统维护责任人员应定期接受专业维护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全面开展对网络安全的维护和监管,并且掌握维修和保养网络系统的专项技术,能够更好地应对网络系统运行故障,确保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数据加密方式应用在跨区域的网络数据安全监管环节,能够及时保护跨区域网络用户隐私的安全性,避免安全隐私遭受威胁,进一步加强网络用户个人隐私的安全程度,提升用户信息的隐蔽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全面分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发现,合理使用节点技术、链路技术、端到端技术等加密技术,能够全面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用户信息的隐私性,因为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在隐私和财产安全方面都是我们需要重视和考虑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用户而言,网络通信安全都会纳入到内部发展战略中,唯有做好各项任务的机密工作才可以确保企业和个人经济利益,才能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因此,在科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气息十足的今天,需要全面推广、合理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数据加密技术,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者简介:邹佳彬(1983-),男,江西临川人,江西省统计局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网络安全及安全设备服务器系统。

  参考文献

  [1]祝为,赵婷,陈家璘,等.基于多链路冗余技术的IMS现网故障测试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20,28(10):74-77,83.

  [2]杨迎,李慧颖.基于Python网络编码技术的数据链路层ARP攻击行为研究[J].软件,2020,41(12):185-188.

  [3]罗智海,唐炜.从模拟端到端到数字云传输技术的广播直播应用研究[J].电声技术,2017,41(7):62-65.

  [4]刘洋,李慧芬.Android移动终端平台下NFC技术移动签到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6,24(20):72-74.

  [5]陈宁江,刘灿,黄汝维,等.云环境中抵御内部关键字猜测攻击的快速公钥可搜索加密方案[J].电子与信息学报,2021,43(2):467-474.

  [6]马米米,何德彪,陈建华,等.大数据环境下支持多关键字的可搜索公钥加密方案[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7,9(5):462-471.

  [7]叶中华,董鹏,秦领.城市间技术交易网络结构与空间特征——对我国2011-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联合申请专利数据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5):32-42.

  (责任编辑:张闪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