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 来源:科学与技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扶贫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6-17 20:01
摘要:脱贫致富一直以来是我国上下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各个行业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为可以达到精准扶贫,提升扶贫档案管理尤为关键。传统的档案管理涉及大量的内容,工作强度高,难度也比较大。随着计算机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无疑极大的提增了扶贫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故此次围绕大数据技术在扶贫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引言
扶贫攻坚任务一直以来是我国共产党以及全国人民位置努力奋斗的目标[1]。十九大会议更是明确,需要进一步的肯定以及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2]。扶贫工作的推进覆盖多个方面,这之中扶贫档案管理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3]。对此,需要高度关注扶贫工作期间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继而有效推动扶贫工作的顺利落地。因此此次借助前沿的大数据技术,分析新时期扶贫工作情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4]。
1.扶贫档案管理现状
首先,档案管理质量有待提升。扶贫档案管理有关工作,需要综合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之后统筹当地的有关工作内容,不同季节以及不同周期的完善文件资料,之后综合地域特性等,拟定不同区域的报表,最后完善各项资料,存储至档案室内。此之外,基于扶贫措施不同,需要综合政策实施档案管控。典型的扶贫政策包含了医疗方面、产业方面以及教育方面等。结合受到政策优惠的乡镇等的不同区分,需要精准至行政村,汇总各方面数据,并存储至档案室。该管理机制,无疑要求工作人员不断的完善各方面资料以及信息,提升工作强度,此外人为的管理模式势必会存在各种疏漏隐患,由此达不到理想的扶贫档案管理要求。
其次,数字化程度不高,对于基层地区而言,依旧未有达成数据共享等理念,各方面扶贫档案资料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情况,致使职能部门开展农村扶贫工作期间存在重复、不公正以及不及时扶贫等情况,而这或无意不利于扶贫工作的开展。传统档案资料管理围绕纸质形式为主,基本未有达到数字化管控,十分不利与档案的检索应用。
2.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
2.1精准定位目标扶持对象
实际开展入户调研期间,建立了第一首扶贫数据,为贫困户等构建档案数据库,之后综合工作等方面的诉求和具体的工作内容等,构建起完善的扶贫档案。此外,对有关档案数据等完成档案数字化的管控,建立起扶贫档案数据库。将该数据库同大数据技术形成高度整合,可以于特定的范围内完成精准划分各个贫困户,对该方面区域完成大致的统筹,能够更好的掌握贫困户的分布数据,明确工作的优先级等。利用大数据技术结合地方扶持政策等,不断的完善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扶贫政策。
2.2动态式贫困户管理
对于贫困户的基本资料和脱贫情况等进行总概分析,对此类信息等进行系统性的划分和梳理,由此完善大数据平台,将以前搜集到的各方面数据资料等转变为电子式管控模式。由此便于查询扶贫数据,不但提升了工作效率,此外也更有利于对应性扶贫政策的落实。贫困户在数据咨询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便利性,能够结合数据以及政策等的改变,从而不断的完善扶贫要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申请扶贫救助费用以及就业方面的引导工作。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于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的更新有关扶贫资料,以更好的管控扶贫对象。
2.3扶贫档案高质量管控
对于贫困人员的各项资料进行高度的规范化整理分析,强调档案整理期间的地区、时间以及场所等方面内容,综合《扶贫档案整理方法》,切实完善纸质档案资料的管控,完善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为后期各项扶贫工作的开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资源。对于档案业务引导人员,需要不断的完善自我学习培训等工作,熟练的掌握各方面的精准扶贫等工作规范和标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则可以更好的完善扶贫工作指导工作,提升部门之间的联系,基于有任务培训以及不定期的业务引导方式,提升各个庎的管理品质。
3.大数据环境下档案管理
3.1完善大数据校审制度
借助大数据技术等,对于贫困区域百姓完成人口的划分和扫描工作,依据评估的信息得到贫困产量,同时降数据内的贫困人口甄别更为精准化。推动一户一档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扶贫档案资料均实现完善、科学以及保存到位,纸质资料同电子资料保持高度的吻合,检索利用简便直观。一户一档方式可以直观的反馈具体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并利于各项帮扶政策的科学落实,由此建立起稳固的基准扶贫策略,此外也为有关扶贫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借助大数据可以构建校核评估体系,在明确项目前期,综合考量相关政策等的落实有效性,将费用应用在关键位置,由此明确项目真假情况,识别有没有存在滥用问题,此外也能够避免重复帮扶等情况出现。
3.2搭建全面的监督体制
借助大数据平台能够就扶贫开展准确的跟踪了解,可以客观的认识到扶贫政策等的落实信息,和项目的完成情况。项目跟踪过程中,及时的完善档案资料信息,确保扶贫政策等的透明化进行,促使贫困户更好的掌握具体信息,健全监管机制,切实彰显出档案资料的价值和功能。
3.3完善事后评估制度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使得扶贫档案等基础数据形成高度的互联,就该方面数据展开对比研究,从而评估各个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借助扶贫档案逐步的完善时候评估制度,有助于更为完善的配备扶贫费用,促使扶贫工作等能够更为高效全面的推进。
除此之外,为保证扶贫工作等的高效开展,各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均需要对应性的多方面力量的支持。这之中包含第一书记、乡镇干部以及驻村帮扶队伍等等。对于各个团队均应当完善其自我工作内容,完善彼此的扶贫档案数据。利用计算机技术、移动app以及大数据技术等,将各个队伍的数据资料进行远端上传。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对各个贫困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研究,并对应性的得出有效扶贫策略。结合不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帮扶策略,由此无需自我进行分类归总。只需要必要性的梳理得到一份资料文件,全部的单元均会转换为数据,并基于大数据平台统筹有关信息。对于各个帮扶队伍需要如实客观的反馈其真实工作情况,而并非将有关时间和资源等浪费于报表的整理之中。将该方面时间以及工作交由大数据技术处理,从而工作人员可以集中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投身于推动全民小康建设的事业中,而这无疑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4.结束语
扶贫档案管理对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扶贫档案管理主要强调人力劳作以及纸质档案等为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低效率的工作模式显然达不到实际诉求。包括大数据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加上扶贫档案管理工作急需升级和提高,由此带动了大数据技术和扶贫工作的高度融合。大数据技术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融合也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推进地区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精准化实施等多个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扶贫工作强度以及难度也会进一步增加,对此需要高度重视各方面技术的综合应用,从而更为客观、全面、深入的考量各方面问题,继而带动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玉芹. 脱贫攻坚背景下菏泽市贫困残疾人扶贫档案工作研究[J]. 山东档案,2019,No.230(03):64-66.
[2]王晓雪. 深度贫困村村级扶贫档案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档案,2020,No.240(03):67-67.
[3]孙玉芹. 脱贫攻坚背景下菏泽市贫困残疾人扶贫档案工作研究[J]. 山东档案,2019,000(003):62-64.
[4]曾泽兰,周容. 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四川档案,2018,No.203(03):2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