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8-15 13:38
摘要:文章在阐述高层建筑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围绕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展开分析,可进一步提升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 高层建筑施工特征
高层建筑指的是建筑高度超过27m 的住宅建筑或者高度超过24m 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相比普通建筑类型,高层建筑具有技术质量要求高、工程投资大、设备要求严格、施工环境复杂的特点。①高层建筑内部空间广阔,能有效满足人们的居住和办公需要,在建筑应用阶段,高层建筑集聚大量人员,这要求在施工阶段就重视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同时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加之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技术复杂性不断提升,因此,重视施工过程技术质量的系统控制非常必要。②高层建筑工程体量较大,在施工中需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工程投资规模较大,投资时间较长。为保证高层建筑高效、规范施工,在现代工程建设模式下,建设单位会使用较多专业的测量、施工设备,工程项目对这些设备的操作要求较高,精准操控这些设备,能进一步加快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对于项目质量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高层建筑施工包含较多高空作业内容,施工环境复杂,且施工存在一定的交叉施工现象,对此,应重视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确保项目施工的安全性。
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 桩基施工
高层建筑对于桩基施工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桩基不仅具有承载建筑自重的功能,而且在保证建筑稳定性层面具有突出作用。高层建筑本身受风力作用明显,规范开展桩基施工,能有减小风力作用下建筑的摆动幅度。灌注桩和预制桩是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的两种基本形态。前者通过地面钻孔,放入钢筋笼后浇筑施工而成,后者是在打桩机的作用下将预知的钢筋混凝土桩打入地下。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需结合施工区域地质情况,注重高层建筑桩基础形式的规范性和规范使用。以钻孔灌注桩为例,其需要严格按照测量定位、钻孔、一次清孔、钢筋笼制作、混凝土浇筑成桩的流程进行施工。在钻孔施工中,施工人员应按照JCJ94-2008 技术要求,对完成测放的桩孔进行复测;钻进施工中,要求钻头与桩位点最大偏差小于20mm,需重视钻孔垂直度控制,避免钻孔倾斜、钻头脱落等问题发生。完成钻孔后,需彻底清理孔底沙砾、岩石颗粒等沉渣;随后进行钢筋笼放置施工,要求钢筋笼的安装偏差小于5cm。最后规范化地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检测施工。
通常在高层建筑浇筑中,要求注浆管的直径保持在 25~30cm,而管道埋深保持在2~6m,按照浇筑与振捣同步实施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浇筑桩体的密实性。桩体检测时,对单桩承载力、桩体垂直度等参数进行检查,确保高层建筑地基的稳定性。
2.2 建筑钢结构施工
钢结构高层建筑具有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能最大化地利用建筑内部空间,提升建筑应用效果。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合金钢的应用较为广泛,此类材料的抗拉强度多处于470~630MPa,材料耐腐蚀性、抗压性和冷弯性能突出,能有效满足建筑稳定性、安全性控制的需要。
通常钢结构高层建筑多采用装配式施工方式,在具体施工中:①应重视钢结构高层建筑地脚螺栓的预埋施工控制。在施工前,严格控制螺栓的直径、长度及数量,并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对螺栓精度、方向高程、垂直度进行检查,控制地脚螺栓在混凝土浇筑中无移位问题。②钢构件验收合格且完成表面清理后,规范化地进行构件吊装,吊装过程中,在构件下部安装垫木,然后采用线锤吊挂的方式完成垂直方向校正。③高层建筑钢构件定位准确后,按照B/T5117 或 GB/T5118 的要求进行钢构件的焊接施工。构件焊接中,需严格控制焊接材料,并重视定位焊、打底焊、填充焊、盖面焊工艺的系统控制。在焊接层面,气体保护焊、埋弧焊、手工电弧焊是较为常用的焊接方式。完成焊接后,需对钢构件焊接质量进行系统检查,如确保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流平滑,同时按三级焊缝表面气孔的控制要求:每 100mm 长度范围内的气孔个数不超过2 个,气孔直径小于 3mm。
2.3 混凝土施工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前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工程项目整体建设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①施工人员应重视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规范选择,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做好混凝土材料的配置管理。一般在原材料使用中,要求高层建筑原材料中的粗骨料粒径保持在 3.2cm 左右,而沙子、粗骨料含泥量分别不超过1% 和2%,中砂细度模数保持在2.8~3.0 等。②施工人员应对浇筑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控制,现阶段泵送商品混凝土是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重要形式。泵送施工前需确保配置混凝土坍落度不超过(120±20)mm,材料含气量小于2%。③在钢筋、模板施工完毕后,严格按照验筋验模、清仓、铺浆灌注、摊平振捣、做外墙水平止水缝、压实抹光、养护的流程进行混凝土泵送施工。该环节中,要求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保持在25℃。④在浇筑的同时,需做好混凝土的振捣管理,一般振捣棒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 倍,在振捣时间控制时,要求单点振捣时间保持在30s。⑤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时应重视构件衔接部位的质量控制,避免该部分产生裂缝。⑥按照规范进行混凝土施工的养护管理,在预防混凝土结构件裂缝等病害的基础上,提升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
2.4 转换层施工
转换层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难点所在,作为高层建筑主要的承重部位,不仅是上层结构的基础,同时也是下层结构的封顶。目前,桁架式、板式以及梁式是高层建筑转化层施工的重要形式,应重视内部结构钢筋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钢筋尺寸合理,标高、数量、位置准确。另外在转化层混凝土浇筑中,应重视分层浇筑方法的应用,且在实际浇筑中,做好上下层之间的紧密衔接,提升转化层的整体施工质量。
3 高层建筑施工注意事项
新时期,高层建筑施工项目逐渐增多,在规范开展桩基础、钢结构、混凝凝土、转化层施工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以下要点控制:①在项目施工初期阶段,应重视施工方案的系统设计,为后期施工活动落实奠定良好基础。②为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应重视施工过程的技术、质量管理。一方面,施工人员应强化施工监测,严格控制高层建筑垂直度;另一方面,在施工技术应用中,应重视施工安全的系统管理,该环节中,应做好施工风险评估,并实施全面监督,同时需安排专人对危险工种进行看护,确保项目施工顺利开展。③完成分项目施工后,按规范进行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进而在全过程、全要素控制中,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4 结语
新时期,施工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高层建筑的施工特征,结合项目实际,做好桩基础、钢结构、混凝土、转化层施工技术要点的系统把控,才能有效提升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推动建筑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简介:李超群(1993-),男,江西赣州人,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参考文献
[1]丁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9):117-119.
[2]贺红伟.高层建筑施工及技术要点分析探寻[J].砖瓦世界,2020(12):44.
(责任编辑:葛 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