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道路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8-15 13:43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急需高质量的道路建设,因此道路施工备受重视。冬季道路施工气温偏低,会给道路施工进程带来一定影响。在道路施工时,需应用大量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质量直接关乎道路功效与寿命。文章针对冬季道路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分析,为冬季修筑道路工程时,合理规避问题、提高施工效率与品质。
道路工程质量直接体现着国家整体施工标准,可在侧面展示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与状况。因此,要加强针对道路施工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关注在恶劣环境下的施工要点,采用对应技术,减少环境对施工工程的影响,改善整体施工现状。
1 冬季道路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问题
1.1 忽略混凝土养护措施
冬季气候干燥、气温偏低,若不重视混凝土结构养护工作,未采用合理措施加强日常养护,则会导致混凝土陷入冻害状态,致使混凝土出现严重的裂缝问题,影响质量,威胁道路工程项目安全。如今,大多道路施工企业在具体施工时,并不是很重视冬季混凝土养护工作,未采用健全的混凝土施工浇筑计划以及养护措施,致使养护过程无法发挥实际作用。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会导致道路工程冬季施工时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养护工作不能落在实处,就会破坏混凝土强度,不符合具体施工标准,致使水泥厂工程口碑大打折扣。
1.2 体积收缩问题
在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体积会逐步收缩,这是出现裂缝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讲,混凝土裂缝主要包含“温度裂缝” 及“塑性收缩裂缝”。在混凝土终凝前,强度偏小,或是几乎不存在强度。冬季多为大风天气,会加速混凝土结构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巨大负压,混凝土体积快速收缩。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强度开始变小,不能有效抵抗混凝土结构本身产生的收缩应力,进而出现龟裂问题。此外,受温度因素影响,可出现温度收缩裂缝。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混凝土需经历一段硬化时间,在其硬化时,会出现水化热现象,水化热过度聚集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致使混凝土内部结构温度迅速飙升,而表面又快速散热,在结构内外形成明显温差。这时,内部及外部热胀冷缩程度不一,最终产生拉应力。直到这种拉应力远远超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极限,就会导使混凝土开裂。
2 冬季道路混凝土施工前准备要点
2.1 收集资料
在进行冬季道路施工工作前,要详细收集水文资料,这对后续施工有一定帮助,要包含公路所在地的历年冬季气候信息,尤其是要收集极端气候、气温信息以及严寒天气的具体持续时间。结合我国冬季施工标准的规定要求,如果室外平均温度在5 天内持续“走低”,则要采用冬季施工方式,混凝土浇筑工作方案也应结合具体标准做出调整。
2.2 设计方案
众所周知,冬季施工环境比较恶劣,施工难度较夏季施工难度更大一些。所以,应拟定完善的冬季施工方案,这就要求道路施工方在施工前,要结合现场情况,充实方案内容,优化方案中的各个细节。方案设计工作要在施工前完成,经多方主体审核,确保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及适用性,并且各项施工内容符合标准要求,才能推进施工工作,以保障后期施工环节不受客观因素影响,全面改进工程质量。
2.3 审核质量
在推动质量审核工作时,要重点关注施工材料质量。目前,在市面上存在大量的假冒伪劣材质,如果这些材质进入道路施工现场,则会为冬季工程埋下重大隐患。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会应用各种各样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性能会跟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发生一定改变。所以,如果一种添加剂性能不达标,加上冬季气温因素的作用,极有可能严重损害混凝土性能。因此,应要求道路施工单位加大原材质检查力度以及添加剂审核力度。在初检后,还要经历多次复检,只有确保各种施工原材料质量符合实际标准,才能将其投入施工过程,以防后期施工时出现意外。
2.4 场地准备
在冬季进行道路施工时,场地的准备工作尤为关键。要检修场地,排除场地内积水,截断外界的所有水源,防止其他水源流入施工现场,避免在施工现场出现结冰等问题,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无阻。此外,在冬季施工时,需在现场配备一定燃料以及保温材料,并要为相关材料提供固定的储存场所。
3 冬季道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3.1 混凝土运输
在运输混凝土时,混凝土质量和性能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如果外界温度偏低,气候环境恶劣,则会减弱混凝土结构性能。首先,应在运输时施加有效的管理办法;其次,要维持运输道路的畅通性,道路不可出现堵塞情况,否则会延长混凝土运输时间,导致混凝土质量发生改变;最后,将混凝土运到道路施工现场后,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防止后期车辆等待时间被延长,否则同样可能会损害混凝土应用质量。以某道路工程为例,强调混凝土强度不可低于“C30”,温度不可超越25℃,运输时间需严格控制在120min 内。如果温度大于25℃,运输时间则不可超出90min。同时,针对运输车辆路线勘察以及清洁度等方面的要求,需清理运输车辆,防止在装入混凝土后混入其他杂质。
3.2 水蒸汽加热措施
在混凝土拌合站应配备专业的蒸汽锅炉,准备出不同支路,以便能有效设置蒸汽管道。第1 条蒸汽管道需和拌合站水池加以连接,第2 条蒸汽管道要连接预制场地。蒸汽管道以及拌合站水池底部管段封口是互通的,针对水池中的管壁制作,要形成不同小孔,这样才能持续进行热交替。在拌合过程中,使用通气处理方法,把温度计安装在拌合水池上水口,以便能灵活监控拌合水温度变化状况。另外,在拌合水池顶口,也应添加棚盖,防止热量大量蒸发。
3.3 电加热措施
在电加热过程中,应选择适宜的电缆,将其和拌合站相互连接,结合实际位置,添置漏电保护,并要求所有技术人员按照规定期限进行检查、维护工作。此外,要将电热管片置于拌合站水池底部,结合拌合站具体大小,科学选择电热管数量,普遍应用35 根左右的电热管即可。再应用拌合水池上水口温度针检测与控制拌合用水温度。如果室外温度持续5 天低于5°,则要按照冬季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必要时,还要添置备用水箱。如果温度降低,可以通过加热提高水温。如果拌合站水池不符合施工用水要求,则应融合高温度水以及低温度水,为拌合水池补充充足的符合冬季施工要求温度的水。
3.4 现场混凝土浇筑技术
为保障混凝土入模过程,其温度符合具体要求,则可通过混凝土拌合升温以及混凝土运输升温等手段进行处理。在浇筑操作工作进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低温问题,可应用彩条布封闭施工点,避免热量损耗,维持浇筑施工点具体温度。在混凝土初凝前期,可以适当添加电热毯,用电热毯进行覆盖,以此方式为土工布保温。在这个环节中,要保障电热毯下铺设塑料膜,使用塑料膜可以防水,并避免出现导电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冬季道路施工时,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极其关键的一项技术,应引起施工方关注。在冬季道路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外界温度因素,加强现场准备工作,并做好电加热处理,以便切实改善混凝土施工效果,提高道路工程应用性能。
作者简介:赵国政(1985-),男,河北涿州人,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施工管理、工程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高淑红,迟文仲.冬季道路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21,47(9):88-89.
[2]邢金剑.公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21(6):63-64.
[3]张强.试论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1(3):166-167.
[4]于沛杰,姜珍珍,修仕涛.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3):204- 205,208.
[5]李凯.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改进研究[J].交通世界,2020(27):100-101.
[6]吉一朋.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改进研究[J].交通世界,2020(25):120-121.
(责任编辑:周羿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