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足实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来源:基础教育(教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质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1-16 18:57
摘 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学校教育和教师发展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单指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包括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踏踏实实去做实做细教育教学中每一环节的工作,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的方法可以从课前备课、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课后学生展示平台的搭建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游戏竞争机制和学习小组的创建带动等方面去实施。
对于教师来说,最应该做也是最想做的事情是致力于教育、专心于教学,带领学生走向诗和远方;在教育的路上,教师最开心的时刻是看到学生的点滴成长。教师们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殚精竭虑,每每看到学生的点滴成长便欣喜若狂;如果遇到学生成绩上不去的时候,又会感到心伤,这是大部分教师的切身体会。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成绩快速的提升,怎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怎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呢?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我们可以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做好教育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激励学生成长,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课前:精心备课、了解学情
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先备好课,我们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我们在备教材时,不仅要了解本课的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还要了解本册的知识网络、了解教材的前沿后续,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把握好该教什么,怎么教。而备学生首先则要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和活动经验,只有这样才利于教师“以学定教”,把握学生该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俗话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只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才能更好地确定教学目标,才能设定每节课的课堂教学应该扩展到什么程度,才能为学生制定量身打造的教学设计,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课中:转换教师角色,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只有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学生热情,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课堂中我们的定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而应该把握好“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课中教师要落实学生的主体性,精心组织,着意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丰富的学习活动经验,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更深入,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谈不上创新,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明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培养问题意识在学习中很重要学习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把问题抛回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逐一解决,抛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如果过于难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搭建向上爬的脚手架去成就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相关的活动经验,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课后:搭建展示平台,激发学习内在动力
美国哈佛大学嘉德纳教授说:“对于一个学生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给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在锻炼中不断提升;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自由发挥,施展自己的才华。让学生在展示学习中培养自信心,在展示中不断提高自我价值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热情,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不断成长。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方法有很多,如:设置每日三题的出题和讲解活动或课前三分钟的小老师考查活动,让小老师根据最近上课的内容轮流准备他们最拿手或认为有难度的题目去考考大家,并进行讲解,增加习题训练量的同时又不失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还可以设计每周一次的知识交流会、每月一次的小老师展示活动等。这些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展示中获得成就感,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大面积的提高,从而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拓展:创建竞争游戏,激励学生学习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建游戏竞争机制,激励学生学习。有趣的游戏竞争机制的创设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在课堂、家庭或任何地方学习的内在动力,不断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取更多知识。要使学生长期保持学习热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发现之旅。比如开展智慧星升级大比拼活动:每次考试达到优秀便可加一颗星,每5次作业优秀便可加星等等星智慧星积累活动。积累了5颗星便可成为战士,积累10颗星便可成为先锋,积累15颗星晋级为将军,积累20颗星便可成为亲王等等。这些游戏竞争机制的设立可以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内在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提升:组建互助小组,共同进步
建立互助小组,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会有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要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赶上来最佳的方法是建立相互帮扶小组。选出一批优秀生作为小老师,一个小老师带一个后进学生作为一个小组。将整个学期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制成一个表格发给小老师,让小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用自己的方法去教后进生学习,根据教学进度逐个知识点过关,教师不定时抽查、表彰。这一做法既让小老师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后进生不断向前,达到双赢的局面,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很多,只要脚踏实地、用心教育,一切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努力带领学生走出学习和思维的低俗,促使学生不断前进、不断成长,教育教学质量就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M].教育部,2011年2月出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
[3]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2月。
[4] 杨顺琴。《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2019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