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与培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培养和渗透尤为重要,转化思想就是我们要重点培养的数学思想之一。通过巧用转化思想和教师转化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及意识,能够解决新旧知识的相互转化,可把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从而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不仅能使学生轻松学习,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双减”政策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有效知识,成为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这两大版块的内容中包含的很多知识点和问题都可以运用“转化思想”通过转化轻松解决,“转化思想”的有效运用可以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辅相成。在较短的时间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就以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与转化思想的培养提出一些个人初浅的建议。

  一、转化思想的运用

  1.巧搭桥梁,由旧转新

  古人有云“温故而知新”,数学教学中 “转化思想”的妙用也体现在此,其实就是以旧引新,以旧突新。教师在教学新知时,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的联系,建立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连接,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转”旧知“化”新知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所学习过的整数乘法的知识,启发学生通过单位换算之后把小数计算转化成已经掌握的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通过整数计算结果再进行单位换算,得出小数计算的正确结果,接着通过整数竖式计算与小数的竖式计算进行对比,结合学生前一课时所学习的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最终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整个过程都是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实现新旧知识点的转化,让教与学的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

  2.巧借转化,化难为易

  小学数学中很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总结或递进,其中有着很多微妙的联系,如果教师为学生搭建新旧的知识点之间的桥梁,即“转化思想”的思维方式,就可以把比较抽象或繁杂的问题变得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操作。

  例如,在北师大版的六年级数学课本“图形的旋转(二)”中,从内容表面上看难度系数较低,且根据教材的情境图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旋转三要素,并按要求画出旋转后的图形。但是,到了后续的练习中,如果涉及到了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旋转时,学生就会错误百出,难度升级,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出现方向错误甚至形状错误。其原因出在?没有弄清楚画图的关键点。如何解决?利用好“转化”的方法就可以。

  “转化”之眼在何处?就在这一个内容的前一课——“图形的旋转(一)”,借助线的旋转。教材编排图形旋转分成两个内容是很有用意的,先让学生掌握了线的旋转,进而学习图形旋转,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转化思想”,通过寻找与旋转中心相连的关键线段,采用上一节课线段的旋转的绘制方法,先找到关键线段的旋转方向与位置,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图形中其它线的位置画法,就可以很轻松的画出正确的图形了。所以,利用“转化思想”可以巧妙地解决问题,把有难度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巧用转化,提升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转换思维的能力不够重视,从而在解决问题时就会抑制学生思维转换,就是平时所说的“卡壳”,往往造成学生解决问题思路不畅。所以,教师在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引导他们主动变换思维方式,多从“转化思想”的角度着手,就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

  在学习了六年级“圆柱的体积”这一内容后,学生会遇到一些非常规的挑战题。如求一个瓶子的容积(瓶身近似圆柱,瓶颈部分不规则,类似平时矿泉水瓶)。瓶身正放时水的体积学生很容易计算,但空气部分不规则的体积就卡壳了。这时,教师以此为契机,把瓶身倒置,引导学生变换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尝试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学生自主观察,当教师将瓶身倒置时,水的体积不变,空气部分体积也没有发生改变,而且还呈现圆柱形,不规则图形转化成了规则图形,这样,初级转化的思路就完成了,两个部分体积之和就是瓶子的容积。教师再次点拨,除了局部转化,是不是还可以进行整体的转化?通过实践发现,把水的体积与空气部分体积合在一起时能转化成一个规则的圆柱,从而实现升级转化。通过这样有意识的引导与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的思维转化能力可以实现质的飞跃。

  二、转化意识的培养

  1.教师自身意识的强化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其实应该是一个相互促进与成长的过程,所以作为一线的教师,自身的教学意识会直接影响自身的教学行为模式。当教学思想意识先于教学设计时,就有了一个非常良好的教学起点,所以,教师本身应该结数学教材本身的特点,强化“转化思想”理念并加以应用,将之落实于日常的教学中。

  对于常年“奋战”于一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说,对于“转化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还是存在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依然是“新教材,老上法”,虽有理论上认识,却缺少教学上的付诸行动。这种现象的背后,有很多种“声音”,如:觉得分析知识点的转化过程费时间,认为直接讲授加练习学生更容易掌握;讲起来枯燥乏味,学生也缺乏思教维能力,教师引导起来比较费劲等等。这些教师并没有深刻体会到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优势及优点,以及转化思想的重要性。思想决定行动,所以,教师只有改变教学思想,加强“转化思想”的培养与训练,从注重知识点训练,到注重先进的思想方法指导教学,才能让自己课堂向更高效的目标迈进。

  2.加强对学生转化意识的渗透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对此观点最好的诠释。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进行转化思想渗透呢?其一,教师在课授新知的时候,让学生充分感受转化思想的运用和好处;其二,教师在讲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直观感受借助转化思想方法,可以让问题变得更简单,也更容易理解;其三,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转化的思维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还可以告诉学生,数学中很多知识点与定理公式的发现,都得益于一代代数学家先辈们大胆的转化猜测与验证,相信他们也可以做得很好。所以,教学导向决定学生的发展方向,当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课堂资源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时候,就可以实现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的教学相长模式。

  3.以点带面遍地花香

  当有学生第一次能够运用“转化思想”进行合理的思维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教师应当抓住机会立即给予他鼓励的掌声,及时肯定学生的做法或想法,让更多的学生树立信心,常此以往,在学生自己的带动和教师有意识的牵引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教师不懈努力的渗透,使学生不仅习得知识,更学到方法。

  总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减负”政策的时代,数学教学方式应向注重思想和方法的方向转变,“转化思想”的应用与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转化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还是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常文杰.强化思维转换 提升解题能力[J].新一代,2019(23):187.

  [2]薛枫.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与培养[J].科学咨询,2018(28):80. DOI:10.3969/j.issn.1671-4822.2018.28.078.

  [3]胡倩. 转化思想的培养与应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51):40.

  [4] 金吉峰. 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与应用[J]. 中外交流,2020(12):202.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