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多媒体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来源:教育学文摘
  • 关键字:学习,兴趣,多媒体
  • 发布时间:2023-01-13 12:54

  学习兴趣是一种个体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最清晰,思维活动也最活泼、最有效,在学习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任务之一,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兴趣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任务尚未树立起明确的认识,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有重要地位,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他们的强烈注意和极大的兴趣。多媒体那优美的乐曲,动感的画面,能为小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焕发兴趣

  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和深化感知。以《认识5以内的数》为例,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2个苹果、2只小鸟、2个小学生、2辆汽车,让学生数一数,再让学生在桌上摆2根小棒、2个三角形等具体的实物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把抽象变为直观形象的方法,适应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比较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理解力差与教学概念抽象的矛盾,使学生沿着实物——表象——抽象的顺序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教学环境,使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能有自己的思考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数学变得更加比较具体和直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对象,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十几减八》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比较牢固的掌握算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从12根火柴中拿出8根,操作完毕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将学生拿的结果显示在画面上,为了让学生得到启发,教师可以多放几次演示,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学生很快就会发现从12根火柴拿走8根,只能将其中一捆拆开,那就只剩下2根,这2根再和原来的2根合并起来就是4根,从而找出方法,可以先让12减去10,再加2, 同样结果都是4。学生们看得很起劲,都很好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12根火柴换成15根、19 根,在进行演示进行验证,让学生们在创设的情境中直观的看到,加深了对十几减八算理的记忆。

  三、直观演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这就决定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感兴趣,而数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抽象,要培养抽象思维,必须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内在的规律和本质,从中概括出知识结论。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系统、深刻地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事物内部的联系,帮助学生理顺思维的线索,进行合乎逻辑的思维,概括出客观事物变换的规律。例如,在讲解数学“7加几”的计算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计与算式“7+4=”相关的情境: 游乐场上旋转椅有l1个座位,有7个小朋友坐在上面玩, 这时又来了4个小朋友,其中有3个小朋友跳上转椅了,只剩下1个座位。通过以上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在算7加几时如何使用“凑十法”,即先把7和3凑成10,再算10加几得十几。使学生顺利地学会使用“凑十法”来计算7加几。这样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的兴趣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的产生,改变了传统教学多以静态形象为主,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单调、枯燥的状况,以生动的卡通形象再现生活情境,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小商店》这一实践活动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购物的情境。蓝猫开了一家专卖店,淘气、田妞和菲菲来购物。淘气说“蓝猫,我想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铅笔盒。”请同学们帮助蓝猫想想要收多少钱,田妞说“蓝猫,我要买一本字典和一个书包,可我今天带的都是十元人民币,我大约要付多少元?”请同学们帮助田妞出主意,菲菲说“我有50元钱,买货架上的物品最多能买几件?”请同学们依次帮助三个卡通形象解决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教师充分运用动态的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寓教于乐,提高了兴趣。

  总之,教师如果能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就能够更有效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力,使教学质量得到大的提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