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规范化中成药药学管理模式实践分析
- 来源:今日健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成药,药学管理,实践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30 14:42
蒋梦涵
(苏州市广济医院 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中成药药学管理的规范化模式,并对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从本院精神科近一年内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当中选出18 例参与研究活动,以7 月份作为“分水岭”,7 月份之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7 月份之后采用规范化管理模式,通过对比两个阶段的不规范处方发生率和护理人员的职业效益评分来讨论规范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不论是从不规范处方发生率的对比情况来看,还是从护理人员职业效益评分的比较结果来看,基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中成药药学管理效果更优。结论:在精神科中成药药学管理的过程中,引入规范化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降低不规范处方发生率,而且还能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这对提高精神科的管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精神科;规范化;中成药;药学管理;实践策略
现阶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情况下,医药管理体系逐渐得以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健康需求。其中,中成药作为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其药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临床效果,对于医院来说,只有不断提高中成药药学管理水平和质量,才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医药服务。然而,从目前来看,一些医院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中成药药学管理的水平仍有待提升,在实际工作中,中成药处方不规范、患者不良反应频发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都给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因此,我院本着优质服务的基本理念,从精神科中成药药学管理工作入手,针对该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模式进行实践探索,以期达到规范用药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精神科近一年内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当中选出18 例参与研究活动,主要包括4 名主管、6 名护师和8 名护士,男女比例为5:13,年龄跨度为23—35 岁。
1.2 方法
针对过去一年精神科中成药药学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7 月份之前,主要采用常规管理模式,7 月份之后,采用了规范化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注重规范化审核,加强专业培训。首先,医院必须要制定科学性、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以便为中成药药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在构建制度体系的过程中,医院必须要立足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医药法》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着眼于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在明确中成药药学管理内容和方法的同时,也要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都能落实到个人身上,以此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1]。其次,加强对药品的规范化选择,确保遴选药品符合实际要求。在选择药品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药品的质量、价格、疗效等指标进行综合性分析,在确定药品后,需要由上级进行再次审核,以此确保药品选择的合理性。最后,医院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强化其职业素养。为了不断规范中成药药学管理的基本流程,医院必须要对精神科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主要应该从知识培训和职业操守培训入手,确保其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药服务,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2)注重个体化干预,进行知识普及。规范化管理模式不仅注重规范化干预,同时也强调了规范化使用的重要性。因此,在开展中成药药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和专业优势,注重对患者的个体化干预,通过多样性的药物指导方式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从而降低不良用药事件的发生率。为此,护理人员可以搭建与患者的互动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及时向患者推送药品的应用信息,并对主要的药品应用问题进行集中解决,这样才能不断强化药品使用的规范性。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与医生的有效合作,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指导方案,以此强化用药指导的专业性,进一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2]。
(3)注重即时性评价,妥善解决问题。基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中成药药学管理,还需要突出评价环节的重要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医院应确定统一的医药管理标准,并引导管理人员加强对药品使用情况的即时评价,在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还应对药品管理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减少不规范问题的发生[3]。此外,医院需要将实际问题进行汇总与整合,通过会议讨论的方式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将其渗透到培训工作当中,从而强化评价工作的有效性。
2、结果
2.1 中成药不规范处方发生率的对比情况
为了获得科学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在两个阶段分别选择了 100 张处方单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基于常规管理模式的中成药药学管理工作中,共有12 张处方单存在不规范的问题(12.00%),主要表现为书写信息不全、用法用量不科学等;而基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的中成药药学管理工作中,仅有1 张处方单存在不规范的问题(1.00%),具体问题为信息标注不全。
2.2 护理人员职业效益评分的对比情况
为了了解规范化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专业发展的影响,本次研究从职业认同感、团队归属感、良好护患关系等方面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分,结果显示,基于常规管理模式的中成药药学管理中的护理人员总分为(74.28 士2.45)分;基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中成药药学管理中的护理人员总分为(90.26 士2.37)分。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其对于自身健康的实际需求日益迫切,在此情况下,中成药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展延伸,这无疑对中成药药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精神科患者来说,由于其病程漫长,因此需要长期服药,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强化中成药药学管理的规范性。本次研究表明,不论是从不规范处方发生率来看,还是从护理人员专业发展角度来看,基于规范化护理模式的中成药药学管理效果都是十分显著的。
综上所述,在精神科中成药药学管理工作中引入规范化管理模式意义重大,不仅能够获得巨大的安全效益,同时也能促进护理人员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江,余启凡,蒋学林.骨科专科医院中草药规范化管理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5(01):57-58.
[2]唐小川.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应用于中药房管理的效果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01):94.
[3]林莲琴,郑胜丽.精神科规范化中成药药学管理模式实践 [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11):145-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