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生产低湿度控制技术

  • 来源:热泵
  • 关键字:锂电池,生产,低湿度控制
  • 发布时间:2023-08-11 09:41

  锂电池作为一款优秀的储电装置,在双碳环境中得到大量应用,全国范围内都在大规模兴建锂电池生产工厂。

  锂电池的主要生产工艺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极片制作、电芯制作和电池组装。这些工艺对于空气品质的要求十分严格,某些工艺对车间内空气中的水分极其敏感,如果空气湿度稍有提高,就会造成电池鼓胀漏液等问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电池质量。因此,湿度控制就成为锂电池生产中的重要一环。

  根据生产工艺特点,锂电池生产厂房可以根据湿度需求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普通湿度需求房间,如原材料库房、极耳胶物料间、铜/铝箔拆箱区等,其湿度控制要求为≤60%。

  第二类是低湿需求空调房间,如取样间、极耳胶合浆间、正极辊切间等,湿度控制需求为≤20%;负极辊切间、负极激光模切间等,湿度控制需求为≤45%。

  第三类是低露点湿度需求空调房间,如电池拆解间、干燥间以及注液间等房间,其湿度控制需求为露点≤-30℃,甚至-50℃。

  第一类湿度要求容易实现,采用常规的空调冷却除湿方式即可;第二类湿度要求实现难度较大,冷却除湿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采用转轮除湿技术;第三类湿度要求实现难度最大,需要采用两级转轮除湿技术才可以实现,如下图所示。

  转轮除湿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可以满足锂电池厂房苛刻的湿度要求,但是转轮再生时采用电或蒸汽加热排气,用于转轮再生,效率低、能耗大,是锂电池生产厂房空调系统的能耗大户。

  溶液除湿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湿度独立控制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技术可以替代转轮除湿的部分功能,同时利用废热再生或热泵再生的方式,使溶液除湿的再生工艺实现近零能耗,经济效益显著。

  溶液除湿技术采用具有吸湿功能的盐溶液(氯化钙等)为工作介质,利用溶液的吸湿与放湿特性对空气湿度进行控制。当溶液的表面蒸汽压低于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时,溶液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空气被除湿;吸湿后的溶液被加热或遇到低湿气体时,表面蒸汽压高于空气水蒸气分压力,会释放水蒸气,重新成为具有吸湿功能的溶液,这就是再生过程。

  在锂电池生产厂房空调系统中使用溶液除湿技术,可以采用热泵回收吸湿热再生,也可以利用车间低湿排风再生,大幅度降低再生用能,甚至接近零能耗,远低于转轮技术利用高温热空气再生的能耗。

  在锂电池生产工艺中,溶液除湿能够完全满足第二类湿度要求,替代相关厂房的转轮除湿工艺,降低整体除湿能耗;但是,溶液除湿无法完全满足第三类湿度要求,只能替代两级转轮除湿工艺中的一级,形成溶液除湿+一级转轮流程,降低部分除湿能耗。对于改造项目,只需在外部新增溶液除湿部分,停运一级转轮即可。改造后的除湿流程如下图所示。

  采用溶液除湿替代转轮后,节能效果明显。首先,溶液除湿的再生能耗远低于转轮,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其次,转轮除湿负荷大幅度降低,再生温度得以降低,可利用蒸汽凝结水等工业余热,也减少了再生干风消耗;第三,大幅降低蒸汽或电能的需求与消耗,减小工厂碳排放。

  项目整体投资回收期在2年左右,经济性良好,是一项非常适合锂电池工厂的节能技术。

  文/闻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