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娇
(沈阳市第六十九中学 110102)
【摘要】在现代化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的不断创新之中,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应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初中生物在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之中,应引入生活化的基本元素,使得生活化特征在初中课堂中得到有效彰显,并帮助学生能够在生活化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之中,强化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01-020-01
在现代化教育体制与教育方法的多元构建之中,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在就学的发展道路之中进行积极转变,其中便包括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升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并且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之中,初中生物教师也需要引进全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形式,其中生活化教学则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重要产物,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能够发挥起其巨大的价值和功能,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
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实施和推行之下,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而言,是当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关键点。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应彻底改变以往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重新转化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能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究之中实现自身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所以,初中生物教师便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和分析,进行生物知识的深入探究和探索,以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比如,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 “鸟卵的结构”时,教师结合学生非常熟悉的鸡蛋实物创设问题情境,如“你们食用的鸡蛋是由哪些部分组成?”“鸡蛋的哪些部分为你们提供了营养?”通过这种生活化地设问,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认识鸡卵的各部分结构。
二、将生活内容融入生物教学
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日常讲解活动之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直观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理论性知识,初中生物教师便可以通过将生活化内容引入到具体的教学体系之中,通过生活联系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认真思考生活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在具体学习之时,将所学习到的生活内容与生活内容充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奠定相应基础。
比如,初中生物教师在讲解“酶的催化作用”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做实验,用添加酶的洗护产品洗涤油污,同时用没有添加酶的洗护产品洗涤油污,观察出现的变化。在教学中,将枯燥无味的知识点与生活相互融合,寻找共同点,将课本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通过理论知识解答在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
三、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初中生物教师在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之中,可以通过开展生活实践活动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参与具体活动之时,强化自身对于生物理论性知识的综合实践与运用能力,这也是新课改教育理念之下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
比如,初中生物教师在讲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时,因传染病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为了提高学生的传染病预防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模拟实践活动,如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如何对患者隔离达到控制传染源的目的;如何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等,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如面对流行性感冒时,学生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预防传染等。这种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模拟,能够加强学生对传染病的认知,提高应用实践能力。
四、布置作业要与生活相联系
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后再布置课后作业过程中,应通过生活化元素引入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和魅力所在,并且能够在生活之中获得答案,以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课后作业生活化设计,极大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够彻底摆脱以往题海战术的束缚,并能够形成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基本能力,这也符合新时代教育理念之下对于学生减压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能够在完成生活化作业之时,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并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身对于生物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知。
比如,初中生物教师在为学生布置“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这一部分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生活的环境着手,对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进行收集,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对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生物的影响,再比如雾霾环境对城市植物生长的影响。让学生可以通过综合探究、实际调查梳理结果。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进行分享。在最后,老师根据学生最终的讨论结果进行课程讲解。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出发,将作业融入生活之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以多种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实施和渗透之下,使得初中生物教师教学压力得到大部分减轻,并能够引入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基本思想,改变了以往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本身生物学科具有生活化的特征,而生活内容与生物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得真正将生活带入了生物课堂,强化两者之间的联系,保证了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知识之下,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究和探索,大幅度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不同生物知识过程中,强化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荣,魏军.“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堂教学分析与思考:以2017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B组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8(5):13-19.
[2]李云翠.探究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以“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35):90-91.
[3]黄慧.初中生物学科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初探:以苏教版生物七上“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为例[J].教师,2017(2):5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