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 来源: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言之有理,言之动情,言之生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0-22 09:56
蒋依萍
(四川省西昌市南宁中学 615024)
【摘 要】 教学语音不是一种简单的技能而是艺术。
【关键词】 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动情、言之生趣。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8-8636(2023)04-0018-02
教学过程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活动过程,知识是人类的精神财富,知识这种精神的东西要得以传递,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而语言可以说是一种最重要,最有效的载体。教学语言是知识授受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工具。
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是以口头语言来传授知识的,这种口头语言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随意松散的口头语言完全不同,教学语言的实质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只是其表现形式、教学语言的主要特点是: “科学严谨的书面语和表达灵活生动的口语高度统一”。
教学语言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功,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实践证明,学生受到言之成序、言之有理、言之动情、言之生趣的语言的长期熏陶,就会逐步产生对语言浓厚兴趣,探知到教师的思维进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好方法,体验到教师情感产生的由来,进而掌握灵活运用语言的本领,由此可见,教学语言不是一种简单的技能,而是一门艺术。
教学语言艺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言之有序。即教学语言必须精确规范,井然有序的。一方面,语言要精准,教师所选择的一字一句都应该紧扣教材内容,准确精炼的表述内容,并具有严密的逻辑顺序,前后连贯,层次分明,反映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已达到用少而精的语言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水平;同时,教学语言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所用的字、词、句都应该是学生能够理解领会的,要力戒教学语言的艰深难懂,防止学生听不懂,一知半解等情况出现。另一方面,语音要准,教师应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以增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并力求语音悦耳,音高合理,语速恰当,能突出重点内容,有丰富的语调,给学生以抑扬顿挫之感,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言之有理。教学语言要力求科学性和思想
性的高度统一。一方面,教师教学语言所表述的内容应该是准确无误的科学真理,能使学生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识,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来教育学生,提高其思想觉悟,陶冶其心灵,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正确的思想教育。
三、言之动情。语言除了传声表意的功能之外,
还有表情的功能,教师在用语言传递知识的同时,总要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和情感,而情绪情感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思维活动的开启都是具有一定作用的,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情才能达理”。为此,教师应当注重以情动人,情理交融,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一方面,教师教学语言要力求情感丰富,能真实准确、生动鲜明地表情达意,使学生受到感染。另一方面,教师要力求寓情于事,寓情于理,使情感有所依附,易于表达;学生通过教师情理交融的教学语言,通过教师的有意启发,能够体验到教师情感的由来和内涵,与教师产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交融,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获取知识,又可以陶情冶性,净化心灵。
四、言之有趣。教师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语言
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注意力,积极思维,又能愉悦学生的身心,活跃课堂气氛,减少疲劳,变 “苦学习”为“乐学”,有时在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比喻,或一个有趣的故事,或一个恰当的幽默,都可以起着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趣味性。一方面,教师可以紧扣教学内容,用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绘,使讲授生动有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围绕教学,适当插入一些故事、笑话、幽默,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并且力求意味深长,使学生回味无穷。当然,教学语言是纯净高雅的艺术,切忌低级趣味和不适宜的哗众取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