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在会展产业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 来源:中国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字经济,会展,创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2-05 15:39
文:金亮 张焕仪 李一枝 ● 责任编辑: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数字经济的革新作用
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经济的格局。根据信通院《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 2021年, 全球主要经济体数字经济规模为38.1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也加速了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的变革。
其革新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是要素赋能, 数字经济创造了数据这一新生产要素, 并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信息及决策服务[3], 从而为传统生产要素赋能, 提升产业效率。其次是科技支撑, 数字经济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技术支撑促进了规模经济和范围效应, 从而加速了产业转型升级[4]。再次是模式创新, 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 如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
数字经济对会展业的影响
会展行业作为一种具备信息交流功能的现代化产业, 近年来也受到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其体现在:首先,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可以实现线上线下多场景的融合, 从而拓展参展主体的范围, 扩大会展的综合效益和影响力。其次, 数字化科技和服务的应用促进会展业多方面提质增效, 一是丰富的线上渠道提高了会展的宣传力度, 二是线上购票和服务平台为参展各方精简了办事程序, 节省了时间, 三是数字化大大提升了布展效率, 优化了布展效果, 也提升了线下交通和住宿等相关服务的效率[5]。数据显示, 疫情阶段, 全球范围内近6成的会展行业被调查者增加了数字服务和产品[6]。
同时, 会展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深入了解参展商和观众的需求和偏好, 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 从而优化展出效果和客户观展体验[7]。此外, 数字经济也为会展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如在线展览平台展品销售和线上展览服务等,从而为会展企业拓展新的收入来源提供了机会[8]。
数字经济背景下会展业创新发展的具体方面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传统会展业带来了机遇及挑战, 会展行业在数字经济的影响下, 产生了诸多创新应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新会展模式。近年来,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的增多,会展业开始从线下布展向线下和线上办展以及纯线上办展相结合转化[9], 在此过程中, 更多地依赖于大数据、5G、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此背景下, 产生了如数字会展、智慧会展、虚拟会展、云会展、线上会客厅、元宇宙场馆等新型会展模式[10]。
二是数字经济发展创新了生产要素供给。数字经济不仅深刻改变了会展产业生产要素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并在要素及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创新了要素供给。
(1) 数字化应用的普及提升劳动力数字素养。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线上支付、电商和线上社交平台等面向大众的数字应用的普及和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数字技术的适用能力。这也在客观上提升了全社会劳动力的数字素养, 培养了数字技能[11], 相当于间接为会展业培育了适用数字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 从而便于线上会展活动的开展。
(2) 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知识共享型社会的建设, 间接促进会展业创新发展。数字经济自身开放性、共享性以及普及性的特点, 可以便捷、快速、及时地生产、储存和传播知识。同时随着移动通讯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大大降低了知识的使用成本, 从而有利于知识型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而知识共享的氛围能有效促进开放式创新, 从而提升会展业企业的创新绩效(童红霞,2021) [12]。
(3) 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会展业生产要素, 带动会展产业全面提质增效。除数字化应用普及提升劳动力数字素养外, 展前场馆搭建、撤展清馆以及现场展览等环节中使用的大量无人化、智能化技术及设备, 显著提升了会展业运行及管理效率, 把会展从业人员从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 会展业数字化建设也为主办方在注册、营销以及客户信息及数据管理方面提供了便利, 还能及时得到客户注册量、转发率、评论等各方的改进意见及建议, 从而可以有效分析供需信息, 发现自身的问题及不足, 有利于主办方为今后的展会开办积累经验[13]。而对于观众和展商而言, 数字化为其购票、参展以及吃住行等相关环节提供了海量信息和便利服务, 有效改善了顾客的消费体验。以第四届进博会为例,通过首设“在线国家展”、搭建“云平台”、现场连线直播等方式促进供需端进行线上洽谈和对接, 提升了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参展与观展便利度、体验感[14]。
(4) 数字化技术带动基础设施及服务全面升级。一方面数字化技术提升了展馆、展台等会展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使布展速度屡创新高。另一方面,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工具的使用带动传统基础设施运行提速, 如通过线上平台可以享受预订食宿、定制化出行路线、智慧泊车等基础服务。在展馆内, 可以体验人工智能解说、远程互动、云上会议、VR技术及元宇宙应用场景等环节和功能[15], 享受高水平会展服务。此外, 参会各方还可以通过多种线上途径发布自身参展的评价以及更为便捷地向主办方提出建议和意见, 参展企业则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平台获取同行商业信息, 而主办方亦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线上社交平台、网络媒体等方式开展展会宣传和营销, 扩宽了宣传渠道。而线上参展的观众可以通过直播、回放等途径获取展会内容, 从而打破了线下展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6]。
(5)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会展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数字会展、电商平台和线上直播等形式的出现, 极大促进了会展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举例而言, 各地特色产品通过线上电商特产馆以及展馆平台的销售, 促进了会展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再次, 各地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宣传和推广通过专业的线上会展得以扩大其影响力,当前,借助数字技术,很多博物馆实现了虚拟用户体验服务[17]。而如体育、旅游、文化等早已与会展行业相融合的产业, 在数字化发展趋势下,进一步加速了会展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度, 例如数字旅游、线上体育展以及数字创意文化展的兴起[18]。此外, 一些地区打造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线上会展的方式, 也促进了会展产业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 从而创新产业形态。
数字经济背景下会展业创新发展的问题
一是数字化技术在会展中的创新应用尚未完全铺开。虽然数字化技术集众多优点于一身, 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展会均采取了数字化技术, 或者采用数字技术的展会的应用程度也不高, 仅将其用作营销和用户注册管理方面, 而在智能解说和场景体验方面应用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因为相关数字化技术如元宇宙等使用成本高, 对技术要求高。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缺少相关技术人才, 主办方担忧操作和使用的问题[19]。此外, 还可能是因为缺少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相关基础设施。
二是线上会展降低了部分会展的参会门槛, 不利于提升部分展会的专业性。虽然数字会展扩大了受众群体, 便利了多数参观的民众, 但这对一些专业性较高的行业展会而言, 并不利于参展商寻找意向客户以及开展商业洽谈活动, 长期以往, 不利于提升展会的专业度。
三是对会展产业各主体的数据处理及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会展的主办方往往不同, 其处理和管理数据的水平不一。而展会本身属于短时内聚集的经济活动, 倘若不能对相关数据进行及时收集处理, 容易导致数据管理混乱和资源闲置。从而不利于数据需求方开展绩效评估和决策咨询等活动。此外, 数据的开放获取或加密处理等环节也要求各主体具备一定的数据管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