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融合而生,因创新而长,纤维之路走出了不一样的精彩。12 月6日,纤维之路——中国纤维流行趋势产业链创新交流会在新时尚之都厦门举行。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主办,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流行趋势研究与推广工作室、中国纺联传媒中心承办。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炫相、市场部总监王建波、营销总监蔡以勇以及来自行业协会、中国纺联传媒中心、纺织化纤产业链的领导和专家,高等院校、下游及品牌企业代表等共聚厦门,深度解读纤维材料创新及时尚流行趋势,分享创新纤维产品应用解决方案,探讨产业跨学科创新发展之路。
融合创新的成长基因
“自2021 年始,3 年时间里,纤维之路——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对接交流活动已组织重点化纤企业与数十家下游企业及优质品牌进行交流对接,从面对面传递纤维新技术、新品种,深入了解下游企业研发痛点、难点,到探讨多方协同创新的可行路径,再到提出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整合,‘纤维之路’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力求让每一家参与的企业都有获得感,切实搭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发挥纤维新材料在终端产品中的增值作用提供支撑。”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关晓瑞在致辞时表示,这也是中国化纤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三品”战略,推动纺织行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她希望本次交流会能激发出更多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助力产业链上下游更好地融通对接,合力提升“链”价值。
“我们能不能创造流行,产品端与制造端如何更好地融合,如何从消费者的角度提出我们的纤维解决方案,如何通过创造需求、引领需求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进一步打造为生态化平台?”基于这些思考,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王华平围绕纤维材料的新定义、新内涵、新设计及其发展历程,介绍了纤维材料的可持续创新发展。对于纤维材料的未来发展,王华平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制造产业链与品牌、消费者达到有效协同;二是强化技术创新、消费者体验及易于理解的表达;三是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应用场景将原料、技术、产品、服务创新等更多元素融合在一起,为终端及消费者提供更多友好的流行产品。
纤维与时尚的美好邂逅
运动领域是当今社会消费趋势的热点,运动装备功能性的需求不断提高,其中明显的需求之一便是抗菌抑味。基于此,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中心市场发展经理邱品纮主要介绍了千禧® 抗菌氨纶的性能特点及市场应用效果。该产品除抗菌性能优异外,还具备两大优势,一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趋势,降低消费后洗涤次数和成品淘汰频率;二是赋能面料开发,注重消费者体验,将抗菌技术和时尚关联,释放出更多可能性。“一种纱线无限可能,以千禧®抗菌氨纶为基础,叠加凉感、吸湿速干、抗皱易打理、防护等功能,华峰化学在各领域均有产品开发成果。”此外,他还介绍了华峰化学更多的创新产品,如千禧® 酸性可染氨纶、千禧®黑色氨纶、千禧®再生氨纶、千禧®生物基氨纶等。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高级研究员、法国卡琳品牌与流行趋势机构中国区CEO 洪岩结合趋势研究方法论和营销学理念,介绍了法国卡琳品牌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法国卡琳2024/2025时尚流行趋势的四个方向,分别为“再生”、“绝对主义”、“华丽再生”、“未来冒险”,其中,和纤维材料更为接近的是“未来冒险”主题。针对如何来应对这样的趋势?洪岩提出了几种思路,如将动荡肌理应用于服装面料的印花,开发具有温度调节质感的材料来满足消费者被保护被关爱的需求;利用光泽感让面料形成视觉化、差异化的特点,依据海洋生物形态开发符合流体动力学的运动类服装等。
打造跨学科创新的纺织品
纺织品作为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产物,从石化矿物炼化、农林种植,到化学单体精制、聚合、纺丝成形、织造、染整、服装设计等,每一个环节都是涉及不同专业的深度融合。在“纺织品——跨学科创新的商业催化剂”对话环节,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王华平、华峰化学市场部部门副经理孙律平围绕趋势、可持续发展、产品研发等话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关于趋势,王华平表示,要引领市场、创造需求,并形成规模效应,在实现手段上要融合文化、生活方式、社会现象等,提供高水平的解决方案,并不断创新迭代。孙律平认为,从纤维企业角度,要找到下游的关注点,并从材料端为消费趋势提供支撑。
关于可持续发展,王华平认为,在探索人与环境的平衡中蕴含着很多科技机会,如对生活品质、运动健康的关注,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等,都会推动纤维新材料的突破性发展。孙律平说道,一方面企业要在减少能耗、物耗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要培养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可持续意识。
此外,在上下游联动开发、品牌合作案例、消费者链接等方面,嘉宾们也分享了诸多经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