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利用微课实现翻转课堂”的有效研究
- 来源:基础教育(教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5-18 14:22
刘 恋
辽宁省兴城市第二初级中学
摘 要:在移动通讯技术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蓬勃发展的今天,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应用有着深远意义。微课以一种新型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出现在课堂当中,翻转课堂则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微课整合成一个有机的资源包,以“翻转”的教学形式再现课堂,成为一种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的新型的系统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推进,以微课和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创新应用倍受业界瞩目,这样的新型技术也将逐渐普及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阐述到,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要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要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国内外兴起,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微课”这种新型而优质的教学资源被广大一线教师应用到课堂当中,然而目前国内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倾注于微视频,简单地认为它代替了传统的纸质、电视教材等教学资源,即传播媒介的改变,殊不知“微课”本质仍然是“课”。受MOOC的影响,传统课堂的颠覆使用研究意义深远,一反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的自由学习为中心的翻转式课堂,二者结合应用成为了一种颠覆传统理念的新型的系统化教学方法。
一、微课是翻转课堂前提条件
现代通讯业的发展,使得教育共享成为可能;校校通、班班能,使得革除教育弊端成为可能;家家通、人人通,使得教育公平成为可能。
真正意义的翻转课堂需要网络环境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平台的支撑,课前学生通过手机、PC在网络中学习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值得大力提倡。如果各年级各学科都能把知识点做成微课或微课系列放到“班班通”、“家家通”上,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选择自己的薄弱点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就像到
超市选购商品一样,就像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一样。
这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私塾教学何其相似!只不过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面对的是孔子,他们受着时空的限制,现在的学生面对的是各位优秀老师的影像,是微课,时空无限。但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中心,都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只不过后者比前者手段更先进,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
二、微课与翻转课堂的联系
微课与翻转课堂都是围绕教学而展开研究的,教学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教师知识的传授,另一个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发生在教室里,可以称作是正式课堂,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内无法完成知识的内化,所以知识内化就发生在课外,同时还要辅以课外作业等等,最主要的是无法来测试学生的内化结果,也就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此时教学研究者们提出了“课堂翻转”,即一种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的方法。而“微课”在这儿的作用就是代替教师角色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知识传授的过程。有必要阐述的是,这里的“微课”不是简简单单一个“视频”而已,而是一个有机的资源包,包括核心内容微视频,还有微课件、微练习、教学设计、素材、教学反思、学生反馈等等,这样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显然在这种教学方法里教学的两个过程发生了翻转,教师的角色也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转化为辅助学生知识内化。
三、微课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
目前,在我国非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特别是在全寄宿制学校,学校无法提供网络环境和教学资源,学生无法通过终端进行网络学习,如何利用微课实现课堂的翻转值得我们思考。权宜之计是,我们可以在把微课学习环节搬到课堂上,根据翻转课堂理念先让学生通过微课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自学,再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间的协作学习掌握和内化知识,实现先学后教的课堂反转。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准备阶段,如果放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音画皆美的视频,不但能使学生迅速安静下来,而且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曾听一老师上《木兰诗》一文,她用电影《木兰》的插曲《木兰情》导入,那哀而不伤的旋律、悲壮的画面、不落俗套的歌词、如泣如诉的歌声一下子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神,接下来的上课环节也非常精彩。这节课课前让学生有期待,课中让学生有满足,课后让学生有留恋,真是一堂好课。
(二)示范作用
理化实验能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一丝不苛、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理化实验课是有限的,理化实验教学又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是小班化教学,那坐在后面的学生是较难看清讲台前做实验的老师的一举一动的。如果能把老师做实验的过程做成微课,关键步骤、关键点使用微课的放大功能,那就不管坐在哪里的学生都能仔细观察老师的实验过程了,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信心做实验了。
当然还有语文、英语的朗读示范作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方法传授
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是掌握学习方法,解题的关键还是方法,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万变不离其中。有一个微课叫《古诗词中的意象》,它归纳出古人选择意象的三个方法,这就比把上百个意象的分类印给学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强。
所以,老师要善于总结方法,要将本质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而不是教给学生一大堆现象,要让学生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教材解读
中学生各学科课本都是按单元内容编排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核心知识点。这一个个的知识点就可以做成一个个的微课,让学生反复揣摩、领会。学生悟透了,解起题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比如初中语文阅读这一块,有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方面。古诗文阅读可以做一个专题。这个专题主要包括两个子专题,古诗词欣赏和古文阅读,老师各做了六个微课。
子专题一:古诗词欣赏六个微课,分别是古诗词中的意象、古诗词中的意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古诗词的内容与情感和古诗词中的典故。子专题二:古文阅读六个微课,分别是古文的翻译方法、古汉语的特殊句式、古汉语虚词的一般用法、古汉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古文的内容与情感和划分古文朗读节奏的方法。
相信只要仔细观看了这十二个微课,就能掌握古诗文阅读、欣赏的方法,就不会惧怕做古诗文阅读这类题目了。
四、总结
不管哪种教学形式都是为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班级授课制走过百年风雨仍岿然不动,社会、时代却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通讯发达、网络普及的今天,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势在必行!可怎么改?怎么才能改到让教育不再束缚人的天性、人的精神、人的创造力?
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越性,让教育网络化,让教育信息化呢?微课这个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生事物为什么不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呢?微课的核心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所以微课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让微课翻转课堂早日成为现实,让微课给教育带来春天!
参考文献:
[1]李艳丽.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教育学教学模型设计[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9):182-184.
[2]金陵.课堂是这样“翻转”起来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7-8):29.
[3]卢敏翔.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8):8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