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师生矛盾冲突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何 曼

  贵州省思南中学

  如今,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现在的学生个性鲜明,越来越难教了,动不动就会跟老师顶嘴,不再是一副言听计从训服的模样了,有时甚至出现伤害老师的冲突事件。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难免产生矛盾。面对矛盾,老师如果缺少理智,采取过激言行,往往导致矛盾激化,进而演变成冲突局面,而师生冲突必然伤害了师生身心,形成师生关系恶化,导致教育失败。那么,如何理性地化解师生矛盾,避免对抗性冲突呢?

  一、严于律己,提高品位,做一个受学生尊重的老师

  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受学生尊敬的老师很少与学生发生冲突。受学生尊敬的老师,他(她)往往有着较多的优点:热爱学生,有着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高度敬业的精神,风趣幽默的谈吐,仪容仪表整洁大方,健康的身心,平和的心态,愉悦的表情,正直的个性,廉洁无私的品行,还有几项特长等等。

  但是,如今当老师越来越难,另一个原因是现在学生有个性、眼光高、想法多、胆子大。老师要靠自己的人格品位去影响学生,赢得学生的爱戴与尊敬,就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学习,不断追求;在知识上要更新、与时俱进;思想上要提高觉悟,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在工作方法上,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现象,破解学生的存在问题;在爱好上要广泛,切近学生爱好的潮流;使自身的品位得到学生的价值认同,在为人方面,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形成良好的教师形象,也只有依靠高尚的教师形象,才会给学生榜样示范的教育作用。

  二、宽以待人,充满师爱,以教师的智慧化解矛盾冲突

  事实上,那些容易与老师发生冲突的“问题学生”,在班里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表扬,缺乏老师的关爱。老师习惯于对他们大声斥责、批评,却极少表扬、肯定、关心、关注他们。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老师也冷漠,于是破罐破摔,以至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其实,任何学生都有缺点,也肯定有优点,我们应该用充满师爱的心去呵护,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审视学

  生。坚持以爱换爱,以心换心,走进学生心灵,善待差异,用智慧的爱心去开垦学生的心田,就能收获爱的成果。例如,邓老师接手的五(1)班是全校有名的双差班,当她第一节课走入教室时,迎接她的是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名字ⅹⅹⅹ,这可是她敬重的父亲的名字。看来换捣蛋鬼开始向她宣战了,一看到这个名字,她马上怒火中烧。她扫视了全班同学,马上就知道是捣蛋大王ⅹⅹⅹ的杰作了。此时,她真想还以颜色,好好教训他一番以杀鸡吓猴,但是理智和生本教育“高度尊重学生”的理念使她冷静下来。她装成很高兴的样子说:“哇,是哪一位同学的调查能力这么强,不但对老师了解,而且对你们的师祖父的底细也清楚,相信这个同学以后一定有出息。不过,我也想告诉大家,我非常敬重非常爱我的父亲,因为她养育和培养了我,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相信你们也都有一位伟大而慈祥伟大的父亲,它就是你的骄傲。让我们好好地记住自己父亲的名字,真心回报伟大的父爱。你们说是不是呀?!”这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也看到了ⅹⅹⅹ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他准备与老师顶撞的企图彻底被掌声击垮了。这件事也让同学们对她刮目相看。事后她也不追究责任,而换来的是ⅹⅹⅹ同学的认错和对她的尊重。后来,他在邓老师的关爱和帮助下,成了她的好助手,好学生。

  三、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创设宽松的支持性环境

  在教育过程中,乖巧听话的学生常常讨老师喜欢,爱“顶嘴”的学生往往遭到老师的训斥,被剥夺解释申辩的权利。学生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是为了求得老师对自己的谅解,这是正常的。如果老师武断地阻止学生申辩,学生就认为老师不尊重他,不相信他。教师一味的压服,学生是不满的,由此形成一种敌对心理:表面上忍气吞气地对待老师的训斥,实际上把训斥当耳边风,一点儿也不接受。由此内心深处积累下更多的怨恨,埋下矛盾的因素,一旦稍有瓜葛,冲突就在所难免了。例如林老师班陈海涛同学有小偷小摸的习惯,有一次课间操时他不做操,上午放学,他的同桌说钢笔不见了,状子告到林老师处,林老师下午到教室里,发现同学们都鄙视海涛同学,窃窃私语地指责海涛作贼。据林老师所知,海涛确实有小偷小摸的习惯,拿人家的东西是经常的。为此,找海涛谈话。他和颜悦色地说:“海涛同学,你课间操不做是吧?是什么原因呢?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其他呢?”说:“我没有拿到同桌的钢笔!”平静地说:“谁说你拿同桌的钢笔了?” 海涛激动地说:“全班同学都说!”“我是拉肚子才不去做操的” 林老师和蔼可亲地说“你不拿就更好,我也相信,你回去吧”。恰在此时海涛同桌同学来说,钢笔找到了。

  可见,教师应该有足够的民主作风,切忌简单粗鲁,要有耐心,真诚地倾听学生的理由,要营造一种辩论的氛围,让学生申辩,学生的人格才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教师学会倾听,可以减少“冤假错案”。

  师生之间发生冲突,肯定是双方互不相让的结果。从一定高度上来看,教师是受过较高层次教育与培训,有一定社会阅历的成熟者,学生是未成年人,教师不应该与学生冲突,教师要负主要责任。而且,在冲突中,教师是事态演变的主导方,如果理智一点,是不会出现冲突的。误解学生,语言失控,行为失控是一种表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缺少平等的思想,缺少对学生的尊重,缺少教育意识的多元化。

  学生是富有个性活生生的成长者,我们不能硬梆梆按我们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以爱导其行。在教育中,我们有时也要放下面子,学会协调,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充满关爱,建立和谐共处的师生关系,才会取得教育的成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