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研究
- 来源:商业2.0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4-12 17:12
黄祎玮(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的核心在于满足社会、企业及学生三方的需求:社会的教育需求、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学生的自我提升需求,它是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作用的关键路径。在实际操作中,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容易出现教育、生产、岗位、标准等环节难以配合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和成效。因此,相关单位需要研究其构建模式,从专业结合产业、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学徒模式等方面探索基地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
引言
教育改革强调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强调高职院校培养实践型人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彰显其教育特色,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而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最终实现教育质量和价值的双重提升。
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模式
一、企业引领构建的实训基地分析
企业引领构建的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建于企业内,根据企业岗位需求、人才需求进行实训,如设置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技术等岗位。这样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生产链进行实训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培养优质人才。随着社会发展,财经商贸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企业生产实训基地也在不断拓展,如金融管理、物流工程技术、国际商务等基地的构建,充分发挥了企业的主导作用和价值,为高职院校数字商贸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基地,帮助学生真正参与生产,积累丰富经验。
二、校企合作构建的实训基地分析
校企合作构建的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够改善学校、企业、生产、教育、训练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分工协作、合作共赢的方式加强校企合作,整合教育合力培养专业型、实践型、创新型优质人才。比如,学校负责培养专业型、理论型、发展型人才,企业负责将其转化为专业型、实践型、创新型人才,达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实现校企双赢。
三、学校引领构建的实训基地分析
以学校为引领的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相比其他模式而言应用率更高,该模式下构建的实训基地建在高职院校内,实训内容的产出和主体皆服务于学校,最直观的体现是学校是基地的引导者、组织者。企业在其中充当辅助角色,帮助学校完善实训基地。比如,学校内建立的金融管理、财务管理、网络超市等生产性实训基地,推动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职业技能、经验,但这需要学校与企业定期交流,更新实训方式、设施等,确保实训内容不与社会脱节。
构建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思路
一、平衡校企利益
平衡校企利益是校企合作建立财经商贸实训基地的关键。学校和企业有不同的目标,企业追求利润和人才,学校则注重教学质量和社会价值。为了合作成功,实训基地必须满足双方的利益。校企双方应明确利益划分,确保各自需求得到满足,包括企业的盈利和人才吸引,学校的社会价值实现、人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的提升。平衡校企双方利益,可以将财经类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运营相关联,在不影响企业经营的同时借助企业资源、素材,培养实践型、实用型人才,实现生产实训基地的持续发展。
二、划分校企责任
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还是生产的重要场地。基地的构建与商贸企业具有密切联系,企业参与基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实践型人才和经济利益,学校建立基地的目的是培养综合型人才。虽然双方的出发点不同,但共同的目的是建设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满足自身需求。为建设完善的实训基地,校企双方需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学校应调整教学方法,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而企业则负责基地的管理和运营,设立专职部门参与人才培养。明确分工可以避免管理冲突,确保实训基地的稳定发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三、校企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发挥功能、稳定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资源包括显性资源(如项目、设备)与隐性资源(如技能经验、企业文化)。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物流等逐渐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显著特点,网络时代特征明显,实现资源共享对实训基地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校企资源共享,对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更加有利,能够进一步落实产教融合理念,发挥基地育人价值,并作用于企业发展。
四、建立交流体系
在物流、销售、电商等模块中,企业与学校的目标差异需要通过快速沟通解决。对此,学校应建立交流体系和责任人制度,确保沟通顺畅。同时,定期举办培训和研讨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实训基地构建的意义,促进其全面发展。
构建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策略
本文以上述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模式分析为基础,从五方面深层次研究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策略。
一、专业结合产业,打好实训基地的构建基础
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是职业教育专业群形成的关键,专业群需与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发展保持一致,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因此,建设财经商贸实训基地应基于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需求,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群涵盖营销、物流等领域,旨在培养新零售、线上销售等人才,确保与中小微企业业务对接,促进专业群与产业集群、产业链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紧密、持续的合作,可有效发挥实训基地的育人功能,确保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满足企业需求。
二、校企加强合作,构建协同育人的实训基地
学校和企业是构建财经商贸实训基地的核心,通过加强合作,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基于校企双方的共识,满足各自的利益,促进全面型人才的培养。在合作中,企业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如设施和技术,而学校则提供教育平台和人才资源,共同打造能够提升教育效果的实训环境。例如,企业可提供互联网设施、工程师和商贸设备,学校则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双方共同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三、学徒模式设计,构建相互连接的实训基地
生产性实训基地依托企业资源、设施、生产流程等,采用现代化学徒模式,培养具备社会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人才。一是通过师徒制度,使学生接受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技能训练。二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专家和教师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实现社会与学校的深度融合。三是构建专业理论和技能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负责实训指导,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适应企业环境,逐步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四、设计轮岗体系,构建综合性的实训基地
企业因运营和盈利需求设有多种岗位,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训机会。校企合作构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轮岗制度让学生在不同岗位上实践所学知识,深化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这样的实训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实现专业化、实践化和技术化的人才培养。通过分析人才培养周期和市场需求,实训基地能够设计针对性的岗位活动,帮助学生在多岗位实训中积累经验。例如,财经商贸领域包括财政、金融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统计与分析等,学生可通过企业培训在这些领域获得多岗位经验,提升职业素养和能力。
五、制定实训标准,构建满足需求的实训基地
实训是高职院校财经商贸教学的核心部分,其标准是评价学生实训效果的关键。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生产性实训标准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确保其特色和对学生实训活动的全面覆盖。实训标准可从顶岗实习、技能学习、经验积累等方面设置,结合人才、项目和企业资源,满足多方面实训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应确立“高精专”的实训标准,为教学和评价提供明确方向。
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高职院校应提升实训基地构建质量与水平,使学生的操作更加标准、专业、系统。高职院校可以应用企业“6s”管理理念,实行对应的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六方面的管理,并对学生进行管理知识培训,在此基础上,基于“6s”管理理念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
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成果
一、有效落实职业教育改革要求
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是高职院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从法律层面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加以规范并提供支持,确保其构建和运营的合规性、合法性,保障实训基地内各方权益,为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基地的长久发展提供了指导。《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首次提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一概念,通过校企合作、专产结合、体系构建、实训标准制定等策略构建实训基地,将企业的资源、技术共享到校园中,把课堂搬进企业,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教育改革进程,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优化与建设作出贡献。
二、培养综合型高质量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据智联招聘、BOSS直聘、58同城等招聘平台的统计数据,当前我国出口贸易人才需求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物流、营销等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较为旺盛。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就是从行业需求和企业实际需要出发,逐渐填补社会对高质量经济贸易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
三、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求
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从科技层面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随着各类经济形式不断涌现,如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难以与新时期经济发展相匹配。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立足新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及企业和行业的实际需求,对财经商贸人才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与培训。这一举措不仅指明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方向,还帮助他们树立了与时俱进的意识。通过在实训基地的锻炼,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理解新兴的经济业态,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此举充分展现了职业教育在服务社会发展方面的独特功能与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对于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人才培养闭环,确保教育与实际需求的紧密对接。因此,构建财经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势在必行。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与学校需紧密结合,相互配合与协调,将实训活动有机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课堂活动中,从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梅.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改探索 [J].现代商贸工业,2023(23):209-211.
[2]李玉梅.“岗课赛证”视阈下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1):217-219.
[3]陈程,常伟.保证域模型视角下的“双高”院校办学效率研究:基于18所财经商贸类“双高”院校的数据[J].江苏高职教育 ,2023(5):37-45.
[4]张庆.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J].公关世界 ,2023(17):120-122.
[5]殷志扬,姚晴霞,戴利坤,等.高职院校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5):83-94.
[6]刘子璇.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课堂革命”实践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22(5):74-80.
[7]王芸.数字时代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融合数智化新技术应用教学改革研究 [J].才智,2022(20):151-154.
作者简介:黄祎玮,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财经商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