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超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超市食品,安全监管
  • 发布时间:2025-05-10 10:58

  孟 文,叶莉敏

  (阳谷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山东聊城 252300)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市场的扩大,超市食品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生鲜、果蔬等各类食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饮食需求。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监管部门通过食品监管能够确保超市销售的食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防止有害物质或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超市食品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分析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超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超市食品;安全监管

  超市的兴起迎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需求,消费者可以在超市购买到各种日常所需食品,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新鲜度和便捷性的需求[1]。超市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其发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食品安全监管是确保超市食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通过食品安全监管能够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消费者权益,从而促进超市食品的可持续发展[2]。本文对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超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1 超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

  1.1 超市食品来源问题

  超市食品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生产、加工到分销涉及多个环节,若供应商选择不当或采购渠道复杂,则可能导致超市食材不符合相关要求[3]。例如,部分供应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使用低质量原料,如存储时间过长的大米、即将变质的肉类、品质低劣的食用油,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超市食品的安全质量。部分供应商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在加工过程中这些设备可能会释放有毒物质,可能导致食品受到污染,进而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在超市食品运输过程中,不同食材混合存放,或与非食品物品同车运输都可能会污染食品,继而影响食品的安全性。

  1.2 超市食品储存问题

  温度、湿度是影响超市食品保存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例如,含油脂较多的食品在高温环境中储存时,脂肪容易氧化变质,从而导致过氧化值超标。油脂原料存放环境温度过高导致油脂酸败,从而影响食品的过氧化值。在高湿度环境下,食品加工车间的墙面、地面、天花板以及机械设备外表容易出现结露现象,一旦冷凝水滴落,会间接污染超市食品,影响食品安全。当湿度过大时,食品中的酶类活性增加,导致食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小分子肽类、游离氨基酸等物质,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条件,加速食品变质。另外,高湿度环境会使食品包装材料吸附过多水汽,影响包装阻隔性能,使外部环境的水分渗透进入包装内部,为霉菌和细菌提供了理想的生长条件,导致食品受污染和腐败。

  1.3 超市生鲜食品加工问题

  部分加工后的生鲜食品可以直接食用,或进行简单加热后即可食用,省去了复杂的准备步骤,可以满足消费者快节奏的生活需求[4]。然而,在生产加工环节,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正确的工艺流程进行食品加工,导致产品中添加剂含量超标或者混入了不应该存在的成分,从而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在生鲜食品加工结束之后,质量检测流程的操作不到位也可能会对生鲜食品安全产生影响。

  1.4 超市工作人员卫生意识薄弱

  部分超市对工作人员卫生管理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卫生管理制度和培训,导致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卫生意识[5-6]。这些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细节问题的把关不严,如未对食品餐具进行及时消毒,导致食物污染,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

  1.5 消费者食品安全知晓率不足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面临各种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例如,部分消费者只关注超市食品的价格、口味和便利性,忽视了食品的来源、成分和生产过程。另外,部分消费者缺乏辨别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能力,在面对种类繁多的超市食品时往往无法做出合理的选择。

  1.6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单一

  食品安全检测能够提升超市食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和满意度,从而促进食品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7-8]。然而,部分基层检测部门的检测手段单一,可能无法适应新型食品加工技术及食品成分检测需求,可能影响超市食品的检测结果。

  2 解决对策

  2.1 严格筛选供应商

  ①超市应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审查,降低因食品质量问题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从而实现超市安全采购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在验收原料时,工作人员需详细检查原料外观、包装、标签、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是否符合要求,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原料应及时拒收。②监管部门需定期对供应商的生产、加工许可证,以及质量检验报告等进行抽检,确保其所提供的食品符合安全标准[9]。③超市需引入冷链物流和可追溯系统,对每个批次的食品设置追溯码,使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食品产地、生产时间、进货时间等信息,从而增强其对超市食品安全的信心。

  2.2 严格控制储存温度和湿度

  ①超市工作人员应严格控制储存温度和湿度。例如,高风险食品应储存在-18 ℃以下的冷冻环境中,水果蔬菜则应储存在10 ℃以下的冷藏环境中。为了达到适宜的湿度标准,还应选择具备恒温恒湿功能的空调设备,这些设备能够更好地控制食品储存环境的湿度,确保湿度保持在理想范围内。在食品储存室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食品储存室的温湿度变化,一旦发现湿度超出标准范围,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更好地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和安全性。此外,还应对温湿度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②制定详细的食品分类标准。根据食品种类、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因素进行分类,确保每个食品都能被明确归属到相应分类。③建立食品临期监测机制。超市工作人员每日需对上架食品进行自查,将临期食品及时放至销售专区,并采取打折、买赠、降价等方式尽快销售。

  2.3 规范生鲜食品加工流程

  ①制订正确的生鲜食品加工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粗加工、半成品配制、烹调与传递等,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按照相关标准和规程进行生鲜食品加工操作。②要求工作人员在生鲜食品加工环境中按照相关卫生规范要求穿洁净的工作服、戴口罩等,以防止食品受到污染。要求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超市食品的安全性[10]。③在生鲜食品加工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应借助科技手段严格检测食品的质量,以确保生鲜食品加工过程的规范性及食品的安全性。

  2.4 强化超市工作人员卫生意识

  ①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食材储存和处理、食品制作、餐具消毒等,确保工作人员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要求工作人员每日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口罩和手套,确保食品制作过程的卫生安全。②要求工作人员每日及时清除杂物,擦拭案板、刀和配菜台上的污物,确保超市食品加工场所的整洁卫生。③工作人员应定期通过高温消毒或紫外线消毒等措施对食品加工餐具进行消毒,防止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滋生,确保超市食品的安全性。

  2.5 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知晓率

  ①通过开展讲座等方式使消费者掌握如何安全选购、辨别问题食材,以及进行日常维权的方法,以此提升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②启用食品安全科普资源库,上传食品安全科普材料,并通过微信公众号为消费者提供免费浏览服务。③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展食品安全答题活动,内容涵盖食品安全辨识问答、食品安全习惯等多种类型,激发消费者的参与热情,继而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其应对风险的能力。

  2.6 更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①相关部门可通过感官评价对超市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观形态进行综合性鉴别,评估其质量、口感是否符合标准,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11]。②借助光纤传感器测量超市食品表面反射的光信号的强度和频率变化,及时发现超市食品是否存在农药残留或细菌感染问题,从而确保超市食品的质量安全[12]。③借助生物检测技术对超市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评估其是否存在毒性物质或过敏性蛋白,从而确保超市食品的安全性。④借助大数据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超市食品相关数据,识别超市食品安全风险并预警,从而保障消费者健康[13]。

  3 结语

  综上所述,确保超市食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对于超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有利于提升其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但超市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食品来源不明确、食品储存不当、生鲜食品加工不规范、工作人员卫生意识薄弱、消费者食品安全知晓率不足以及检测手段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超市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从而制约超市可持续发展。监管部门应从严格筛选供应商、严格控制储存温度和湿度、规范生鲜食品加工流程、强化超市工作人员卫生意识、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知晓率以及更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等多个角度入手,综合施策,确保超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从而促进超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JAGTAP S,RAHIMIFARD S.The digitisation of foodmanufacturing to reduce waste-case study of a ready mealfactory[J].Waste Management,2019,87:387-397.

  [2] 王鑫钰.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质量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J]. 现代农村科技,2024(5):155-156.

  [3] 吴贤, 李艳梅, 李艳, 等. 对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检验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 现代食品,2023(24):146-148.

  [4]GOKOGLU N.Novel natural food preservatives andapplications in seafood preservation:a review[J].Journal of theScience of Food & Agriculture,2019,99(5):2068-2077.

  [5] 张榕. 食品安全检测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J]. 现代食品,2023(8):148-150.

  [6] 杨海清. 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困境与优化对策研究[J]. 现代食品,2022(13):134-136.

  [7] 宋洋. 食品安全监督抽样存在问题及思考[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3(6):96-101.

  [8] 吴琼, 宋安东. 食品安全监督抽样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20(1):5-7.

  [9] 杨明. 我国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困境与优化对策[J]. 中国食品学报,2017,17(11):187-197.

  [10] 黄艺玲. 食品安全监管视角下Q 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J]. 中国食品,2024(22):87-89.

  [11] 郑博士, 刘猛, 程金新. 食品安全质量监管机制的优化与创新[J]. 食品工程,2024(2):80-83.

  [12] 张艳, 邓阳, 胡昱清, 等. 肉类食品安全问题的组态路径及监管优化分析[J]. 河南科学,2023,41(1):123-128.

  [13] 李陈禹. 大食物观背景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回顾与优化[J]. 现代食品,2024(10):43-45.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