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行走中的课堂
-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研学,旅行,课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6-07 14:31
陈 尧
作为语文教师,我在研学过程中自然跟几个同学聊起“作文”这个话题,鼓励大家把研学过程中的所看、所听、所想、所感记录下来,既记录这次活动,也训练写作能力。很多同学说自己不会写作文,也不愿写。我说,作文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流方式,必须得会写、愿意写;研学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就是写作的最好题材。
有的同学是第一次出远门,出发前的心情是怎样的?是谁帮助整理行李的?乘坐高铁应注意些什么?这些问题能帮学生作一些必要的“题”前准备。有的同学第一次坐高铁,连高铁票都看不懂,捏着高铁票,排着队,跟着大家走着,心里想着也不会错;但也有出错的,走错了车厢,就会坐错位置。对参加研学的每一个同学来说,研学团队里,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研学过程中,同座是谁?同桌是谁?同室是谁?研学期间,发现同座、同桌、同室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哪件事让自己印象深刻?
厦门研学期间,大家多次走近沙滩,面向大海,可以发现并记录自己面向大海时的感受:初次看到大海是什么颜色?什么形态?是想到“春暖花开”?还是想到了妈祖的故事?
这次研学活动由组织者精心安排与策划,有以下几大看点: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记录石头画的过程),第一次看海,闭营仪式献才艺,我与鼓浪屿有个约会,看木偶戏等。通过这些活动,可拓展写作素材:梳理厦门的历史发展,也可以查历史书,就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探究;可以从厦门的地理特点看,分析厦门设自贸区的优势。
每当打开研学微信群,里面没有一句“团队生活累啊,吃得不合口味啊”等怨言,而是满满的温暖:有父母的牵挂,有带队老师的关心。看到这些,对研学是不是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研学的“性价比”很高,一人研学,全家开心,父母在家里跟着我们的“行程”,一起感受旅途的乐趣。当走进我们的作品集“归来堂”,看到的多是“能辨是非,做事有恒”“饮水思源,不可忘本”等对联,对此,你还有什么新想法?还有什么新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