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谒雪山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8-12-16 14:52
  徐树春/文 赓熙伟 王守民/图

  当身边的风景已觉漠然、平淡的生活使人慵懒的时候,我们决定去西部,用手中的相机和虔诚的心愿,去寻访玉洁冰清的雪山圣境,在行行摄摄的奔波中去感受那一份壮美。沿着西部与国境线近乎并行的长路,我们7个人,驾两部车,在夏末初秋时节开始了漫漫旅程。

  与梅里美景擦肩而过

  越秦岭,走川西,进云南,绵绵不绝的青山被甩在车后。一路上风光无限,我们无法满足相机贪婪的胃口,在滇北忽高忽低的盘山路上急行,只想在进藏之前能先睹中国最美雪山之一的梅里雪山的风采。

  愿望总是美好的。当我们经历了山路颠簸、山洪暴雨和车辆爆胎等一番折腾之后,老天并没有对我们格外关照,在淋漓夜雨的围困中入住德钦县城,第二天给我们的仍是阴沉的脸。到飞来寺和十三白塔观景处,遥望梅里雪山的方向,云雾笼罩,我们只有透过时隐时现的近山和密密的松林,想象着梅里雪山十三座连峰的金色倩影。早就听说梅里雪山性情高傲,神秘莫测,加之在宗教神山中特殊尊贵的地位,想轻易见到她的容颜很难,甚至国际联合登山队多次登峰未果,许多人还为此殒命山间。我们沿着弹簧般弯曲的山路拐进澜沧江河谷,进入梅里雪山景区,想近距离触摸雪山的脉搏,可是按设计线路到明永冰川和雨崩村,骑上骡马也要几天时间,景色再美也只好作罢了,我们拗不过梅里雪山的性格。

  被困4天,无缘南迦巴瓦峰的绝美

  西部的山岳风光因地理构造和气候影响呈多样性,而圣洁的雪山是最富冲击力的摄影表现题材,也是我们一路苦苦追寻的目标。进入藏东南的林芝地区,受通麦天险山体滑坡的阻隔,我们被困4天时间进退不能,深夜闯关,又与绝美的南迦巴瓦峰失之交臂,大家在惋惜之余也相互安慰,毕竟看山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心领神会的沟通,沿途的风景已让人留连和幸福,何况这仅是迈进西藏的第一步。

  美丽的尼洋河山水

  真正让我们最先感受雪山之美的时刻是在尼洋河边。那一天,我们从林芝八一镇出发,前往拉萨方向。汽车沿尼洋河行进,在一处水草丰美的河谷地带停车拍摄,猛然间转身,看见白云下一座晶莹剔透的雪山映入眼帘,与蓝天、白云、绿草、马群及淡青色的河水相映衬,构成了一幅高原山水长卷。这一美景被我们定格在相机里,也珍藏在心里。之后的西藏之行,壮美的雪山便如影随形与我们相伴。

  念青唐古拉山的胜境

  从拉萨去往圣湖纳木错的路穿过念青唐古拉山,那也是西藏高原上的一条庞大的山系,主峰上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是藏民族崇拜的主山神。早晨出发时天空阴沉,雨加雪,整个草原、山峦和天空连成了白茫茫的一片,以为念青唐古拉山也会对我们闭门谢客,没想到过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后,天渐晴,感觉白云和雪山就在自己脚下。在纳木错,看到逆光下的念青唐古拉山呈现出剪影般的效果,倒映在碧蓝的湖水中。当年北京亚运会的圣火就是取自圣洁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下。神山与圣湖交融塑造出的意境,让大家感到心灵的满足。

  向珠峰进军

  喜马拉雅山脉的中段高山最多,可以说是雪山王国,由日喀则向定日方向,只见雪山绵绵,蓝天清澈,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突兀于云端之上,与之并列的是多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手拉手如同在天边起舞。

  我们在定日的鲁鲁检查站办好手续,开车拐入曲折险峻的珠峰路。搭车同行的珠峰边防派出所所长王守成给我们作向导,一路上讲了许多珠峰的故事。他说雨季的珠峰多云,很难见到全貌,有很多国内外的摄影旅游团队都是失望而返,今天应该是很幸运的。

  到绒布寺之前,路两侧黑褐色的峰峦之上,出现了一座圣洁的山体,随着距离的拉近,山体在逐渐放大,肌骨分明的线条越来越清晰,王所长说这就是珠峰。我们使劲揉揉眼睛,尽管在影像资料里多次见过,但是当魂牵梦萦的女神的身影真的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大家选择不同的角度,“长枪短炮”一顿狂拍。

  过绒布寺到大本营之后就是一片石滩地,我们的车竟然又闯进去几公里,接近,再接近,直到路的极限。我们选好制高点,支起三脚架,把镜头对准珠峰,迎着来自冰川刺骨的寒风静静地守望,等待珠峰的身影由洁白到橘黄,到暗红,最后隐入沉沉的夜幕中,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撤下山来。边防派出所的官兵已在大本营的驻地为我们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面条和几样山上稀缺的蔬菜炒肉,那顿饭我们吃得很香。

  希夏邦马,气候恶劣多变的地方

  离开珠峰,我们沿喜马拉雅山的西北边缘向阿里方向行进,在聂拉木县境内的山间草原地带,又一座美丽的雪山闯入我们的视野,查看地图和询问当地的牧民,知道那就是著名的希夏邦马峰。

  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在世界上14座8000米级高峰中排名第14,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整个山脉冰川和大面积的永久积雪,分布在希夏邦马峰周围,形成了特殊的雪山景观,藏语“希夏邦马”就是“气候严寒、天气恶劣多变”之意,这里也是2002年埋葬了北大山鹰社5名学生登山队员的凶险之地。我在想,中国西部有众多的雪山,不仅滋养了万千条江河,供给人类以生命的水源,带给人类美的视觉享受,也造就了勇于挑战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尽管这种精神的锻造需要艰难困苦甚至生命的代价。

  我们的越野车在希夏邦马峰的周边行进,100多公里仍没离开它的左右。山顶上的云雾渐渐开了,山峰完全透出来,以光鲜的一面示人,配合我们的拍摄,我们也以崇尚和敬畏的神情向它注目。

  神秘的冈仁波齐峰

  在日喀则地区的萨嘎县招待所,我们遇到了几十名来自尼泊尔的旅行者,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前往阿里冈仁波齐朝圣的信徒。

  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被称为佛教第一神山,那金字塔般的雄壮身影,像威严的君主,主宰着天界和人间的一切。历史上曾有不少中外高僧在此修行讲经,因而这里很久以前就成为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和苯教四大教派共同信仰的中心,是中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数以万计的信徒心驰神往的地方。围绕冈仁波齐峰转山朝圣的人常年不断。

  我们无法从宗教和文化人类学意义上更深刻地理解冈仁波齐的神秘与博大,在西藏,有奇特地貌的地方都是圣地,每一座神山乃至普通的雪山都被赋予了生命的含义,大凡有丰富多样的传说和神话体系,也许在冈仁波齐周围确有那缥缈的神界存在,引得人们那样执著地顶礼膜拜。我们是过客,又是俗人,甚至连转山的时间和耐力都没有,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冈仁波齐的欣赏和赞美。

  从巴噶草原北缘的塔钦进入冈仁波齐,是最便捷的一条路。我们沿着千万人踏行过的碎石道,靠近冈仁波齐的一侧,那里有庄严的佛塔和玛尼堆。透过猎猎经幡,我们见到了冈仁波齐雄浑的身影,像巨大的塔型王冠,坚实地镶嵌在黑褐色的山体之上,在冰雪覆盖下,水平的岩层节理清晰可见,又像一架天梯直达峰顶,只是多年来有不少登山者试图登顶都没有成功。有一种说法是,神的驻地,只有神灵可行,而凡夫俗子芸芸众生只能围绕它雄伟的身躯旋转。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在冈仁波齐面前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和视觉的冲击。

  大气磅礴的昆仑雪峰

  穿过阿里高原,沿着新藏公路进入新疆境内,我们的车像一棵草,飘荡在茫茫的昆仑山间,黑褐色的山脉和砾石遍布的河谷,让我们感觉已远离雪山和草原的洁净世界。随着公路的盘旋上升,在一个不知名的山口,我们意外领略了昆仑雪峰的大气磅礴。极目远望,连绵雪山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向远方的天际延伸,白雪与山脊刻划出层次分明的线条,让我们不能不留连于此,踏着咯吱作响的积雪,尽情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慷慨馈赠。

  雪山之旅的最后行程

  记得多年前听过的一首管弦乐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优美的旋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从喀什出发去塔什库尔干,除了想感受东帕米尔高原通透的阳光,领略塔吉克浓郁的民族风情之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去看看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和公格尔峰,也是对我们的雪山之旅作一个小结。

  汽车沿高原弯曲的公路前行,在灰暗光秃的山间不时有片片绿洲出现,秋天的帕米尔高原暖暖的。在阿克陶县的卡拉库里湖边,我们走下公路。湖周围群山耸立,越过宁静的水面和黄褐色的草甸向西南望去,那一座冰雪覆盖的浑圆的山峰就是慕士塔格峰,与对面秀美的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共同护卫着卡拉库里湖。天虽有些暗,但是慕士塔格和公格尔的轮廓线清晰可见,在凝重威严中给人以神秘之感。在它们巨大的雪峰下和纵横交错的山壑间,有众多冰川,像一条条无声瀑布,流泻在高原上,哺育了美丽的卡拉库里湖和其余众多的河流湖泊。

  离开慕士塔格,回望雪山,仍在亘古不变的荒原上矗立着,在时隐时现的阳光照耀下,闪着清冷的光。那弯弯曲曲的山路是我们走过的,像在雪山下匍匐而行的痕迹,远没有尽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