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常在 探访雅马哈信息交流广场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感动,雅马哈,信息交流,广场
  • 发布时间:2011-07-20 10:17
  意大利摩德纳到博洛尼亚一带,由于车厂云集,有“汽车之谷”的之称,相对的,在日本的爱知和静冈两个相连的县治地域,也有多间车厂,继丰田、三菱和铃木之后,我们探访了以制造摩托车驰名于世的雅马哈。

  毫无疑问,雅马哈是我最早认识的日本单字和日本品牌,从小就听闻过雅马哈的乐器(那时中文名称是山叶牌),后来知道有摩托车也叫雅马哈,回忆着这个伴随我长大的日本名,我来到其发源地,寻找真正的雅马哈。

  寻找博物馆

  老实说,我对乐器和摩托车都是门外汉,雅马哈这个品牌的产品也可说从未实际使用过,但我早就知道,丰田车厂的部分发动机(特别是高性能的)其实出自雅马哈之手。这个厂家涉猎范围之广,相当复杂。为了寻找雅马哈之源,我来到静冈县磐田市郊一处地方,这里是雅马哈发动机公司的大本营。一如很多大车厂,雅马哈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展览馆,他们不叫博物馆,也不叫历史馆,却称为信息交流广场。根据雅马哈官方的介绍,信息交流广场是展示、说明雅马哈发动机公司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空间。他们强调广场不像一般的展览馆,把展品冷冰冰地摆放出来便算,而是一个进行交流交换信息、共同提高技术水平的设施,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空间。

  我驾车从东京通往名古屋的东名高速南下,到磐田市离开高速,在磐田一带的小城市路上,在GPS导航下东行西转一会,到一条单线来回的小马路,找到一处有“雅马哈”巨型字样矗立楼顶的一列大楼,这就是雅马哈发动机公司的总部行政楼。我向入口的保安打听信息交流广场,他伸手往行政楼的旁边一指,并且礼貌地示意我可以把车开进停车场。

  作为一间国际知名的发动机公司总部所在,雅马哈这里没有进进出出的行政人员,反之显得有点幽静,只有三位身穿雅马哈工作服的职员在外经过,等于告诉我没有走错目的地了。

  到访雅马哈信息交流广场不用预约,也不收入场费,我进去时,大堂接待处的女职员马上起立,用了日本人传统的九十度鞠躬礼作欢迎,同时,我惊讶地发现,介绍信息交流广场的单张竟然有中文的版本。

  雅马哈的历史

  进入一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居然是一台丰田六十年代的名车2000GT,似乎向我们这些汽车媒体人骄傲地说明,大家所认识的日本国宝级名车,原来是出自雅马哈之手(关于雅马哈制造2000GT的故事,请翻阅两页后的专文)。同时,中央位置还有两架钢琴和两台摩托车,正好代表了我所认识的雅马哈的全部,是的,山叶牌钢琴、雅马哈摩托车,我就知道这么多。

  登上二楼,是历史展示场馆,到上历史课的时候了。话说日本在明治天皇的维新政策下,全国急速现代化和工业化,日本实业家纷纷创立了自己的事业。一如其他汽车品牌,雅马哈并非一开始就制造机车,雅马哈的创办人山叶寅楠生于1851年,自少对机械有兴趣,流露出天分,成长后从事修理各式器材的工作。在其35岁之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修复了一个风琴,自此兴起自行制造风琴的意图。1887年,他与人合伙成立了山叶风琴制造厂,1897年,自行创办了日本乐器制造株式会社,研发和制造各种各样的乐器。上世纪初,其乐器业务发展迅速,制造的乐器也多元化,正由于有制造管乐的金属处理技术,雅马哈被军方征召服务。二次大战期间,雅马哈停止了乐器的生产,但也因成为军工厂的关系,成为盟军轰炸的目标,日本投降时,雅马哈工厂被炸得损失惨重。

  战后雅马哈恢复以生产乐器为重点的业务。1950年,年仅38岁的川上源一就任第四代社长,他看到日本战后民间对摩托车的大量需求,而雅马哈又有军需设备的生产经验,加上制造机械的技术和能力,川上毅然投资全新的摩托车制造业。1955年,推出第一款摩托车YA-1,然后索性成立独立的子企业雅马哈发动机公司,从此雅马哈有了和乐器截然不同的另一种事业。不过,雅马哈发动机仍保留了源自乐器的雅马哈三音叉商标,三个音叉代表了乐器的制造、市场和技术三个层面的业务,其后集团作出细分,雅马哈发动机商标的三个音叉加上一个轮子,象征机车的生产,而三音叉也代表了企业对个人、社会和顾客三个层面的贡献,是雅马哈发动机公司的企业训条。

  时至今日,雅马哈发动机公司已发展成有856亿日元资产、雇员人数比总公司雅马哈集团更多的庞大企业,业务范围广大,除了生产并销售摩托车外,更有踏板车、电动混合型自行车、游艇、帆船、水上摩托、船外机、四轮全地形车、全地形车双人座链传动四轮车、小型卡丁赛车发动机、高尔夫球车、发电机、水泵、机动雪橇、小型除雪机、汽车发动机、产业用机器人、产业用无人驾驶直升机、轮椅电动辅助装置、头盔等。还有生物工程学农林水产品,微生物的生产、加工、销售。还经营各项休闲娱乐设施及其相关服务事业等等。

  然而对雅马哈发动机公司而言,制造摩托车可算是本业,在信息交流广场的二楼,展品中最多的是摩托车。虽然我对摩托车的认识并不多,但从不同年代的产品中,也可以发现雅马哈在技术发展上的前进步伐。与量产车并存的,是一系列投放在不同赛事的赛车,雅马哈对赛车的热衷和投入,从公司成立第十天就把第一款产品YA-1出赛可见。今年更是雅马哈投入摩托车格兰披治大赛的五十周年,雅马哈摩托车赛车队伍将有盛大的庆祝活动,信息交流广场也会举办特别的展览。

  除了摩托车,这里还可见到雅马哈发动机公司的其他业务产品,汽车发动机是其重要一环。由于雅马哈的摩托车发动机技术出色,转投在汽车发动机上,就轻易制造出一台台高性能的机器。丰田参与赛车中以量产发动机型号为基础的动力装置,几乎全由雅马哈代劳,也可以说,雅马哈和本田,实际上是日本赛车动力(包括两轮和四轮)的两大支柱,雅马哈在近三十年来,对日本造车工业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信息交流广场的三楼,是咖啡厅和会议室,一个交流的空间,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到访人士可以和雅马哈人互相认识、增进了解。

  参观了三层高的雅马哈信息交流广场,我看到一个很典型的现代日本企业,由个人家族小生意出发,逐步成为影响世界的大集团,日本人经常强调的企业使命、训条和理想,都一一在这里呈现。我没有深究雅马哈公司对这些条文能做到多少,但几十年来的发展,足见雅马哈的精神是一直承传不息的。一间企业所包含的不仅是一盘生意,也是一种态度和具生命力的组织。雅马哈集团的山叶先生当年提出“感动”作为公司理念,源自乐器发出的音乐足以打动人心的想法,就算后来分支出雅马哈发动机公司,对机车的制作哲学仍然是“感动”,而在雅马哈信息交流广场,我的确看到令人感动的一章。

  文/林健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