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WAPI的逆袭之路
- 来源:新潮电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9-07 14:01
国际标准-中国之殇
WAPI (WireIess AuthenticationPrivacv Infrastructure),无线验证与保密结构,是一种我国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于WLAN系统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
1992年我国开始无线局域网研究,2003年5月,信息产业部宣布由捷通公司等研发的WAPI标准被定为国家标准,并要求2004年6月1日后所有的无线局域网产品都必须符合这一安全标准。2006年3月13日,国际标准组织(ISO/IEC)以压倒性的多数否决了中国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WAPI成为国际标准的提议,最终批准IEEE802.11i Wi-Fi的改进加密版本为更安全无线协议的基础。为此,冲突一度激化至投诉、裁决层面。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事关安全标准的博弈,由于现行采用美国标准IEEE802.11的Wi-Fi信息安全漏洞太大,全球破解Wi,Fi的工具横行。WEP和WPA加密方式已经可以被轻松破解,而俄罗斯骇客更是可以100倍于现有速度破解Wi-Fi密码和实现WPA2解密。这不得不说是让Wi-Fi联盟及美国利益集团脸上无光的事情。这与相关利益集团不断指责中国盗版横行的危害其实并没有太大本质上的差别。而WAPI全新的高可靠性安全认证与保密体制,更可靠的二层(链路层)以下安全系统,完整的“用户,接入点”双向认证,集中式或分布集中式认证管理,证书-钥双认证,灵活多样的证书管理与分发体制,可控的会话协商动态密钥,高强度的加密算法,可扩展或升级的全嵌入式认证与算法模块,支持带安全的越区切换:支持SNMP网络管理,完全符合国家标准,通过国家商用密码管理部门安全审查,符合“国家商用密码管理条例”。对于个人用户而言,WAPI的出现最大的受益是让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从此更加安全。如此说来,更安全的WAPI过去5年来,一直因以英特尔为代表的美国势力的阻挠而被被国际化标准组织所搁置,岂不完全是“某些利益集团技术霸权主义”的表现了?
柳暗花明背后的角力
这是几乎惟-场由我国直接参与博弈的相关国际标准之争。纵观国际舞台上VCD、DVD、可擦写光存储、蓝光、GSM、CDMA等等标准的出台,都鲜有中国的身影。而此次WAPI标准的辗转出师,先后聚集了58个成员加盟,大量美国无线芯片厂商也加入到了WAPI术的支持阵营,这也使得WAPI工作组在今年重新启动后有了柳暗花明的契机。经过峰回路转的“合并”方案,在获得美国来之不易的一张赞成票后,WAPI终于有望成为WLAN网络的国际标准。
时至今日,WAPI经历了从诞生到命运多舛再到柳暗花明的17年风雨历程。也正因为“中美两国在WAPI能否成为国际标准方面存在争议”这个悬而未决却事关中方重大利益的焦点,国内的手机类产品何时被开放Wi-Fi一直被处于搁置状态,也使得通过正规渠道进入我国市场的手机往往不得不阉割掉无线网络功能,让国内用户变相承受不平等待遇。因此这次共识的达成,最大直接的受益者将是终端用户。
共赢
是的,只要能用WLAN,谁还要关心制式?又有谁愿意去真正了解WiFi和WAPI的区别?答案肯定不是消费者。
对于这次的WAPI标准之争,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它看成一次简单的技术标准之争,它的象征意义非常深远。逐利是资本乃至政治的原罪,早在2004年,美韩间就有类似的博弈,当年,韩国信产部因将自己的WLAN标准WIPI升级为强制性标准和美国高通公司产生利益冲突,双方的分歧上升到国家政府之间的高层面,争端最后以美国的妥协告终。
周杰伦在为动感地带做广告的时候说的那句“我的地盘我做主!”正是主打自主WLAN标准的经典概括。2005年5月11日美国众议院科学委员会环境科技和标准分会在华盛顿组织召开听证会,会议对于WAPI标准的界定是-美国政府已经通过相关渠道迫使中国政府作出了让步,但是中国仍然试图实施该标准。时隔四年,是什么让强硬的美国最终松口?
答案是中美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一方面,深陷金融危机泥沼的美国不得不在这个当口放下身段向中国妥协。从2004年至此前,美国一直屡屡反对WAPI并为之设置障碍,与中美第15届商贸联委会其“支持WAPI成为国际标准”承诺背道而驰。而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美国在各方面的强硬和锋芒不得不有所收敛。此次美国终于公开、第一次投了WAPI赞成票,与目前国内、国际经济环境一片萧条,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无关联。加之中国将WAPI立为国家标准后的实质性产业化,也让美国企业感觉到了WAPl无法抵挡的推进力。
另一方面,该共识的达成一直接使得国内手机等相关设备Wi-Fi功能正式解禁。4月17日,工信部就专门召集手机厂商开会,会议除了鼓励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种制式的3G手机和传统2G手机搭载WAPI功能外,也允许入网手机同时具备Wi-Fi功能。此外,WAPI安全标准也不再只被授权给国内厂商,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包容国外厂商。这也使得“协作”不再是一句空话,不再是片面剥夺国外厂商利益而将争端推向政治化。只有使合作各方部获得足够利益,合作才有存在的前提。片面将国外厂商的利益剥夺一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将纠纷更加趋于政治化。
边缘身主流梦
标准的制定目的在于节约资源、高效应用,那么在WAPI跃升成为国际标准后,在我国区域内WAPI和Wi-Fi的兼容问题将如何解决?
工信部通信计量中心相关专家表示,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已正式盾动具备WAPI功能的移动用户终端的进网检测受理工作,WAPI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正在大量进行入网检测。而泰尔实验室相关专家也证实,所有想加Wi-Fi功能的手机里必须支持WAPI。
虽然目前来说,WLAN应用最广泛的笔记本电脑多已具备Wi-Fi功能,但随着各大无线运营商对手机,上网本的WLAN支持,现有终端设备也将随之改变。同时,现有运营商大量建设的WiFi网络也可升级到WAPI。据多普达公司COO许伟德介绍,WAPI和Wi-Fi技术的最大争议在无线网络加密协议,因此手机要想同时加入Wi,Fi和WAPI功能,在技术上并不是太复杂,“也就是多加一个加密芯片,价格并不贵也不会对手机的最终售价产生什么影响。”只要英特尔愿意,笔记本“迅驰”无线终端也可以通过软件升级包方式实现WAPI这化解了所谓“因支持WAPI,而有可能产生的更换设备和既有投资保护”等问题。
另一方面,WAPI产业界正在大力策反Wi-Fi产业界。目前手机厂商则多数已经成功转型观念,开始大力推WAPI手机。除了作为主力军建制的国产手机部队之外,诺基亚6月在中国发布了首款支持WAPI/Wi-Fi的手机5530 XpressMusic:多普达、宇龙酷派等厂商都纷纷加快了产品研发的调整,希望能够尽快推出同时具备WAPI和Wi-Fi无线局域网功能的中高端手机:摩托罗拉更是宣称,将会在未来在中国发布的中高端智能手机全面支持WAPI,目前全球首款支持WAPI的手机A3100已经上市。
凭借中国广阔的应用和市场潜力,我们不难预计,从Wi-Fi到WAPI,一场自下而上的逆袭正在悄然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