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挑战升级
- 来源:汽车观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丰田,汽车,销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9-29 15:41
8月2日,丰田终于公布了早该出炉的2011年第一财季(4月至6月)财报,这份财报显示,丰田公司第一财季营业损失1080亿日元,净营业收入下滑至3.4万亿日元,较去年同期的4.9万亿日元减少30%,净利润仅为11.6亿日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9.4%。而在销量上,2011年第一财季,丰田汽车全球销量为122.1万辆,同比减少了59.9万辆。
此外,根据外媒报道,2011年上半年丰田全球销量为37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而同期通用集团共销售汽车450万辆,不仅领先于大众集团的413万辆,而且将自己与老对头丰田的差距扩大到80万辆,从而再次坐上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厂商头把交椅。
此前,丰田曾连续三年赢得全球最畅销汽车厂商头衔,即便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召回风波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丰田汽车依然充满自信。与此相对应的是,在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两天前,丰田总裁丰田章男就表示,2015年前丰田在全球的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成为汽车行业的老大哥对于丰田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丰田章南计划的节奏被大地震彻底打乱,对于丰田来说,重拾世界汽车销售冠军的位置不再是首要目标,保持利润的增长显然比一个更好看的销售数字更为重要。在丰田2011第一财季财报发布之前,相关机构曾纷纷预测,丰田汽车在第一财季里可能会亏损1550亿日元到1900亿日元之间。
但最终公布的财报表明,丰田的业绩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至少还没有出现负数,这对丰田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强心剂。“我们在此前的6月10日公布了一个今年的预期,但这次做出的财报预期又提高了。这主要是根据震后最新的零部件、生产及整车的生产恢复情况,所以丰田到明年赢利应该能达到4500亿日元这样的一个预期。”丰田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过,也有诸多业内人士对丰田的自信充满质疑。先前,由于频繁的召回,丰田在美国和中国市场的认知度和市场份额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有专家就对《汽车观察》表示,即便没有大地震这一不可控因素,丰田短时间内很难使市场份额恢复到理想的状态。
更为重要的是,丰田一直引以为豪的“零库存”生产,也就是精益管理模式,却让丰田在此次日本大地震中受到了更加严酷的创伤。众所周知,大地震使得丰田本土零部件厂商的生产一度陷入停滞,而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汽车行业高附加值零部件几乎全部为丰田日本本土企业把控。在全球化生产的今天,丰田的模式显然遇到了更大的危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样是日本车企,本田、日产等企业所遭受的影响就要远远小于丰田了。
这或许是一种讽刺,在此前的召回危机中,诸多分析机构和媒体都将罪魁祸首归咎于丰田的“精益管理”模式,丰田与供应链之间的关系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修补和改善,同时丰田必须加快供应链的海外布局,但遗憾的是,还未看到改善的迹象,大地震便已发生。
有评论指出,大地震打乱了丰田的发展节奏,这会让丰田贻误战机,无法保障及时应对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而对于丰田最重要的中国市场,在2011年增速将减慢已经毋庸置疑,价格战、服务战将一触即发,丰田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这种市场现实面前,丰田终于开始出手,从未主动进行过价格战的丰田,似乎要打破惯例。卡罗拉最高优惠2.5万元的促销措施一出台,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根据最新的销售统计数据,在进入中国市场数年之后,卡罗拉终于在7月坐上了车市销售冠军的宝座。但在众多的价格战跟进者面前,丰田有绝对的把握吗?
文=本刊特约记者 汪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