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进入2.0时代

  NoteBook新生态 笔记本电脑进入2.0时代

  如果在五年前,有人告诉你,“笔记本电脑只要2999元就能买到”,你第一反应肯定是——不可能!而今天呢?如果在五年前,你想用笔记本电脑玩流行的3D游戏,你会发现根本不可能!而今天呢?五年前,你只能在一大堆14、15英寸的配置雷同的笔记本电脑中选择,更小尺寸的笔记本电脑少得可怜。而今天呢?五年前,笔记本电脑的主要用途仍是商务,单一颜色的方方正正的笔记本电脑充斥着市场。而今天呢?更重要的是,面对笔记本电脑,五年前你只有选择“最靠近自己需求”的产品,而不是“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

  五年后的今天,2009年的第一天。我们大声宣告,笔记本电脑已经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进化,一个全新的笔记本电脑生态时代已经成熟,我们将其称为——笔记本电脑2.0时代!

  解析笔记本电脑2.0时代的五大特征

  价格平民化

  五年前,你是否能买到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说句不夸张的话,连10000元以内的笔记本电脑在当时来说都属凤毛麟角。在五年前,笔记本电脑完全可以归入高档商品类,大部分消费者只能对其望而却步。

  从2003年开始,由国内笔记本电脑厂商神舟带头掀起了一阵笔记本电脑的低价风暴,“5980元,笔记本电脑提回家”、“花台式机的钱,买笔记本电脑”……类似这样的口号想必熟悉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消费者一定不会陌生。此后,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整体价格节节下滑。作为平价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始作俑者,神舟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迅速跃升到了国内笔记本电脑前列,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强势地位和所谓的笔记本电脑高科技神话。

  从一开始的不屑一顾,到逐渐拉低自己的产品价格,国际品牌笔记本电脑厂商也渐渐转变了战略思想,放下身段正面应对由国内厂商掀起的价格风暴。于是我们看到惠普降价了、戴尔降价了、ThinkPad、索尼降价了,就连一向坚持“不妥协”政策的富士通也面向消费市场推出了5999元的笔记本电脑。2008年,6000元左右即可购买最新迅驰2平台的集显笔记本电脑,8000元左右即可购买独显的迅驰2笔记本电脑。当然,如果你仔细搜索一下,你甚至还可以发现6000元左右的迅驰2独显机型。如果你还是感觉囊中羞涩,那么没关系,我们还有低价超便携电脑为您推荐,3999、2999元,既小巧便携,又价格便宜,最关键的是应付主流应用没有问题。笔记本电脑已经走下了神坛,它已经不再是一件高档商品,而变成了人人都买得起的“日用商品”。当然,低价普及风暴的特征并非价格低廉这么简单,只有低价不低质才能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笔记本电脑价格走低趋势的出现一方面是上游供应商的成本下降导致的必然之举,另一方面则是国际品牌面对国内品牌的价格战争所必须要打的一张牌。

  笔记本电脑的价格战争正在朝着当年DIY配件的路线发展,在经历了暴利的年代之后逐渐走向透明和低利润时代,平民化是其必然的趋势。以《微型机算机》的观点来看,2008年内这场全面的价格战争基本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价格和利润透明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在出现了2999元的冰点之时,我们认为这基本上就已经达到了底线。今后的价格战争或许会在小范围局部展开,比如超便携电脑市场,而对于主流市场的笔记本电脑来说,要想再在此基础上有更大幅度的价格风暴,基本上是很难的事情了。毕竟,如果一根甘蔗只能榨出500g白砂糖的话,你怎么努力它也不会给你1000g的。不出意外,2009年的笔记本电脑必将进一步实现平民化的普及,届时将会有更多价格可人的产品让你眼花缭乱,如果你正好有购买的打算,我们认为春季的新品发布潮之后将会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

  性能主流化

  “笔记本电脑就是用来办公的,要玩游戏、看高清、进行图形图像处理,请用台式机”,五年前的这个黄金定律是完全正确的。可是今天呢?酷睿2处理器、GeForce9系显卡、320GB以上的硬盘、2GBDDR3内存……当这些配置摆放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猛然发现原来现在笔记本电脑的性能与主流台式机已经如此接近了,与此同时,笔记本电脑不再仅限于商务应用,有了更多的应用划分,比如游戏机型、娱乐机型、图形设计机型、上网本(超便携电脑)……

  性能的主流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导致了市场的细分,使应用多元化成为了2009年的发展趋势。现在的消费者,购买笔记本电脑已经不再是单纯地用于学习或者商务,他们是带着应用需求去选择笔记本电脑。当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随之更改,作为供应商的众多笔记本电脑厂商自然也会随之行动,于是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机型,不仅有采用高性能独显、最新制程的处理器、大容量硬盘、广色域16:9屏幕的笔记本电脑,也有采用低功耗处理器、小容量硬盘、成本低廉但性能适中的适合随身随时的上网本。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以前最新的处理器、显卡等领域内的革命性技术,总是首先在台式机平台出现,然后再移植到笔记本电脑上。而现在,不仅同时出现在两个平台上,而且很多时候还首先在移动平台上发布,再移植给台式机,比如英特尔的Core微架构、NVIDIA的GeForce 9400M高性能集成显卡、LED屏幕、16∶9尺寸、HDMI接口等。

  尺寸细分化

  耗电量高、重量大、移动性能不佳……这大概是五年前,确切地说是迅驰平台出现之前,所有笔记本电脑抱怨最多的缺点。在那个年代,几乎是14.1和15.4英寸的笔记本电脑主宰江山,偶有12英寸或更小尺寸出现,也不得不以牺牲性能为代价去控制发热量和重量。

  2003年,迅驰平台的出现带来了第一波的笔记本电脑尺寸革命。更强的性能和更低的发热量给笔记本电脑行业带来了一股新风,迅驰平台让笔记本电脑厂商制造多变尺寸与更轻重量的笔记本电脑成为了可能。

  我们认为,笔记本电脑尺寸的进一步市场细分在2008年演变到了极限,将在2009年产生一个井喷效应。伴随Atom平台和迅驰2平台的出现,在从性能到便携的不同需求空间上为用户提供了广袤的选择空间。对于追求极限便携效果的,可以选择7英寸的UMPC;想要廉价的便携办公工具,从8英寸到10英寸的超便携电脑无疑是最佳伴侣;在超轻薄的尊贵商务应用领域,11英寸和12英寸的超轻薄电脑也是产品无比丰富;在主流的13英寸~15英寸市场上,无论你偏好哪一个品牌都有足够的产品让你看得眼花缭乱;而对于那些纯粹想将笔记本电脑作为台式机的替代产品的用户来说,采用双显卡甚至是CrossFireX或者SLI技术的16~18英寸巨无霸机型也一定能满足你的需求。以华硕为例,从追求便携和性价比的7英寸机型EeePC 700到追求极限性能的17英寸、采用SLI双独立显卡技术的G70s,无一不体现着以尺寸和应用细分市场的理念。

  外观时尚化

  最初,笔记本电脑只是一种工业化的产品,或者说是一件纯粹的办公工具。那时候,几乎所有的厂商都按照一个雷同的标准为终端消费者提供产品。无论是从笔记本电脑的外观设计,还是外壳的颜色上,都非常的单一。即使后来消费者的需求有了差异化的变化,笔记本电脑仍然多以单色的形象出现,而最经典的莫过于苹果的纯白和ThinkPad的深黑。

  毫无疑问,单色的外观始终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而随着笔记本电脑价格的平民化趋势,对于这个现今人人都买得起的产品,消费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好用之外,还要求好看!笔记本电脑焕发出了炫彩的魅力。从SONY的灵动蓝、acer的法拉利红、华硕的兰搏基尼尊贵黄,到富士通的五彩U2010、L1010,将色彩的魅力融入笔记本电脑,有力地推动了笔记本电脑面向大众的普及。

  在颜色之外,外观的工艺和设计也在不断进化,尤其是在2008年,随着膜内漾印、高亮镜面外壳以及合金外壳的大量使用,将笔记本电脑的时尚风潮带到了顶点,甚至是传统的商务机型也不可避免地向着时尚偏好发展,冰冷商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定制个性化

  正如穿衣服很怕撞衫一样,当笔记本电脑走上普及化里程之后,如果才能让自己的“本本”与众不同则成了众多消费者所关心的问题。

  有调查数据表明,60%的笔记本电脑用户希望购买能够反映其个性风格的产品,其中又有80%的用户承认,当他们看到别人的笔记本电脑时,第一是关注设计款式。60%的受访者希望能够从颜色、图案以及配置等角度定制其笔记本电脑。显然,厂商们不可能忽视消费者的反馈声音,也不会放着巨大的商机而不顾,因此在近年来,尤其是在2008年将笔记本电脑的个性化和定制服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笔记本电脑个性化与定制化,正在走向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非常看好这一趋势,并相信在2009年及以后会有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措施出台,期待!

  写在最后

  细分的市场与需求的变化推动了笔记本电脑进入2.0时代!

  市场产品的演变与进化总是离不开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在笔记本电脑作为高档商品的时代,一台笔记本电脑是身份的象征,其主要用途也是作为办公商用,因此人们并不要求它需要多么靓丽和其他功能,也从未想过笔记本电脑会卖出白菜的价格。在脱去了高贵的晚礼服之后,换上便装的笔记本电脑更加的平易近人。从2000元到20000元,一个海量的价格空间已经形成,从工具式的超便携电脑到完全可以替代台式机的大屏幕娱乐/游戏机型,以应用为依托的细分化产品线早已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而脱离了价格和性能竞争的笔记本电脑,已经将其发展重心转移到了个性与应用领域。

  笔记本电脑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个成熟而个性的时代,这就是属于普通消费者的——笔记本电脑2.0时代!一个笔记本电脑的全民普及时代!

  Text/Photo 紫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