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柳式软着陆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联想,柳传志,IBM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1-29 10:50
这一次是2011年11月2日。当天晚上,联想集团宣布2011财年Q2,集团营业额78亿美元,一举超过宏和戴尔,位列全球PC第二。随后,柳传志宣布从联想集团引退,将董事长席位交给杨元庆,并卸任了非执行董事席位。柳传志67岁,杨元庆47岁。
交接之路曲折蜿蜒,跟联想国际化的波折相互映衬。三年前,摆在柳传志面前的是一个亏损的“烂摊子”,杨元庆一度被外籍董事要求下课,人们都认为柳传志复出冒着很大的声誉风险,是在“跳悬崖”。在他之前,全球商界范围里,退居二线的创始人重出江湖、跳下悬崖的很少顺利上来的,比如戴尔电脑创始人戴尔,雅虎创始人杨致远。
在这三年时间里,柳传志是如何保住杨元庆、加持杨元庆,并最终得以全身而退?
“元庆是一匹非常执拗的马,我们碰撞的时候也是火星四溅。”11月2日晚上,柳传志对杨元庆如是评价。
这匹“烈马”与三年前的联想外籍CEO、“成本杀手”阿梅里奥在经营思路上有多处不合,伴随着联想业绩下滑,情况快速朝最坏处发展。“当时联想集团董事会的外籍董事一度希望柳传志接替杨元庆的董事长席位,让杨元庆下课。
自并购以来一直坚持妥协方针的柳传志,这一次无论如何不妥协。他说道:“一个企业积累了经验,打了很多仗,教训和经验积累在谁的身上?主要是一把手的身上。就像空军练兵,经验积累在飞行员的身上,而不是飞机的身上。”这个“飞行员”,在他看来,就是杨元庆。以柳的老谋深算,杨元庆担任董事长兼CEO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他绝不允许并购IBMPC之后,企业的运营主导权彻底拱手让给“国际人士”。
并购之初,在柳的计划中,国际CEO只是一个过渡。外国人做CEO,杨元庆当执行董事长,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设计,有助于杨元庆了解国际化的水深水浅,为接替CEO做准备。
复出的时机,对柳传志个人来说不是特别好。本来,他的主要精力在联想集团的母公司联想控股身上,当时的联想控股面临重大战略调整。但是当联想集团需要他时,这个把企业看作是命的老头,顾不得多想,只能玩命搭上身家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