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务实云计算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华为,云计算
  • 发布时间:2011-12-01 10:52
  2011年11月初,深圳华侨城。第二届华为云计算大会在这里召开。在华侨城的山上,处处可见大会标识。除了主会场,华为还将召开13个分论坛,并邀请了千名合作伙伴。“原本计划邀请1000名合作伙伴,没想到来了1500名。”华为的一位高管如此说。

  尽管任正非没有露面,但大会“开放合作,化云为雨”的主题紧扣他去年的演讲内容。去年,在第一届华为云计算大会中,任正非说:“在云平台上我们要更加开放,同时将信息流管道的直径做得比太平洋还大,让它有更大的能力、心胸,迎接各种云下来的雨。”

  时隔一年,华为云计算的成绩如何?下一步将踩在何处,又会对整个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是务虚还是务实?

  一年战略调整

  华为云计算大会在一所大剧院举行,座无虚席。华为常务副总裁徐直军致辞时,再次重申了华为对云计算的看法,其中一条是:“像水电那样使用信息技术。”

  这基本是业内对云计算的共识,但各家做法不尽相同。华为正在以云计算为契机,改写自身的“电信运营商”标签。无论业内把华为行为叫做“转型”或者是“老兵新传”,或者是华为自称的“基于电信扩大市场”,总之,华为的变化正在显现。

  “过去一年,我们一直做云计算的整体规划。”徐直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华为内部已将战略精细化,做成了4件事情:

  第一,在“像水电那样使用信息技术”的目标下,华为研发了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包括云计算服务器、存储、网络和云操作系统;第二,让云计算落地,自建云计算中心;第三,让终端与云结合起来,研发Cloud+;第四,让软件跑在云上,实现SaaS。

  华为组织架构分为4部分,分别面向电信市场、企业市场、终端和其他业务。电信业务占华为的大部分营收,但目前电信市场稳定增长,速度放缓,同时电信的数据中心也在扩大投资,华为想要进一步在电信市场获取更多份额,必须向数据中心方向发展。在电信市场,云计算还可为华为的服务提供支撑。

  鉴于电信市场的缓慢增长速度,华为发现了企业市场的广阔天地。但企业市场IT企业多,华为完全不占优势,“在企业市场,没人知道华为,就如同10多年前在电信市场没人知道华为一样。”这怎么办?“我们不缺钱,不缺人,不缺技术,不缺产品,不缺解决方案。”徐直军连用几个“不缺”来形容华为的实力,但他明白,在企业市场,当前华为缺少的是“渠道建设和品牌构建”,这是华为面临的最大挑战。

  华为网站上详细列出了企业市场的战略,并把无线接入、固定接入、核心网、能源与基础设施、传送网、数据通信等几块业务放在其下。

  而在终端市场,华为手机在欧美市场卖得很火,去年销售达到1.2亿部,今年又开拓了国内市场,成为“云管端”的最后一步。

  “智能终端和软件、网络紧密结合起来,连接到云端,形成战略协同。”徐直军说,现在华为细分云计算为“端管云”,“管”是传统业务,“云”是扩张的,“端”与“云”协同。在企业市场也是如此,解决方案就是“端管云”的解决方案。

  除了战略调整到位,华为内部也达成了共识,成立了IT产品线,将原来散落在各个事业部下的软硬件产品合成一个部门,可迅速为各个事业部服务。

  华为不希望做一个跟随者,而是做一个领跑者。在华为看来,复制IT巨头的路线,最终死路一条。现在的云计算让所有的IT厂商尤其是国内厂商与国外厂商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更像是10多年前的电信市场。

  “过去中国IT基础建设薄弱,包括从中间件、CPU到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等。”徐直军直言不讳地说,这几年仍旧看到高端市场被国外IT公司垄断,而云计算给了所有公司重新洗牌的机会。

  “如果不是转到云计算,华为也不敢轻易冒险。”徐直军总结说,云计算是技术变革,是商业变革。这个“变”,将给华为带来新机会。

  华为希望在原有通信行业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新路。

  技术带动商业变革

  李三琦,华为副总裁、IT产品线CTO,他从技术角度阐述了云计算对华为的重要意义。IT产品线在此次大会中正式成立,目前有6000人,明年将超过万人。

  对于华为来说,投入众多人员做研发并不是难事,只要是认定的战略性业务。华为此次亮相的IT产品线是围绕云计算数据中心专门组建的,是由董事会直接投资,为包括服务器、存储、云安全、云操作系统以及数据中心的管理系统等提供解决方案的事业部。

  无论如何,谈华为云计算绕不过IT巨头的云计算,尤其是硬件产品。李三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IT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操作系统如安卓系统盛行,X86架构越来越被市场所接受,硬件环境在发生变化,这一切技术的革新将带来商业变革。

  “从历史看,网络从TDM走到IP,从语音走到数字,从固网走到移动,在这三大变化点上,华为不仅赶上,甚至是超过。”李三琦称之为“弯道超车”。在云计算时代,华为也希望弯道超车,以新的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创造价值。

  预计到2015年,华为的企业业务将达到150亿.200亿美元之间,而电信业务将稳定在400亿美元。

  所以,在这个目标之下,李三琦压力巨大。但华为在电信市场的技术和实力,足以让他有信心。IT产品线希望营造开放的氛围,吸引合作伙伴共同参与云计算,创造盈利模式。“盈利模式具体怎么做,我们还在摸索。今年我们的重点是让云计算落地。”

  华为已经做成世界上最大的桌面云,也就是华为自己的应用。在华为上海研究所,1万名用户规模的桌面云在使用,二期规模将达到6万人。华为让云可用、可见。

  与此同时,华为推出了电子政务、医疗、教育、物流的解决方案和云产品。如在媒体云中,华为希望通过与运营商合作,进入客厅中。今年,媒体云已经在重庆等地落地,这就是与各类合作伙伴合作而成的案例。

  华为一直以业内首朵“健康云”为例说明云计算如何落地的。这朵云落地在上海闸北区市北医院,所有云服务运行在总院的中心机房;医院70%的应用软件已经搬迁至云平台,包括HIS系统、LIS系统等,各个科室也已全面安装上了TC(瘦客户端)。

  “去年我们一直在做灯塔项目,希望在各个行业都有这样的项目存在。这种项目让云真正落地。今年,我们不但要开展这类项目,还希望让项目可复制、可执行,与众多合作伙伴一同合作。”李三琦说,这些内容涵盖在云帆计划2012中。

  云帆计划2012是去年计划的升级版,意思是华为通过构建云计算平台,不断推动业务与应用云化,构筑共赢的产业生态链,目前已与英特尔、IBM、Accenture、Citrix、CA等300多家厂商合作。

  李三琦更看好像亚马逊、谷歌、苹果和Facebook的云计算模式。在这些模式下,快速开发和响应、小团队、SOA架构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是要学习它们,而是要适应新形势下的技术需求,这要求我们技术实力,内部能力和优化等等方面均能适应。”

  华为已经从组织架构、技术、人员等各个方面准备好了。云计算必将给华为带来新的机遇。

  本报记者 吴玉征

  点评

  看好华为云计算

  华为任正非说,从传统IT转到云计算,世界各大公司起点一致,“华为愿意花十来年时间,在云计算领域能占全球一席之地”。显然,这个电信设备巨头在风起云涌的浪潮中又让人感受到一种威慑力。

  那么,华为云计算到底行不行?能否像华为宣传的那样做到“化云为雨”呢?通过近年我对云计算市场的观察和这次参加华为云计算大会以及在会议期间同华为高层的交流情况来看,得出的结论是:看好华为,看好华为云计算。华为全面出击云计算,将是中国云计算的希望所在!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个人认为:首先,云计算热浪已在世界乃至中国翻滚了三年多,如今该是泡沫已去、洗尽铅华的时候了。云计算是IT产业变革的主力军,将是整个IT产业链重组,形成新的IT生态链,将深刻改变未来。在这个时机华为高调、全面出击云计算正是天时地利人和时。乘机全面进入企业IT这块大蛋糕将会使华为做大做强的战略成为现实。

  其次,纵观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大都是没有掌握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处于云计算产业链的低端,没有从一个组织和技术体系去深刻认识云计算带来的变革,最终也只能沦为IT民工,为国外云计算核心技术提供商去打工,做售前和装配工、运输工而已。而华为却不是这样,有着很好的ICT技术、国际化成功经验,严谨的组织和狼性文化,成为民族云计算重要技术和方案提供者已是水到渠成的事。

  另外,在我的两本云计算书中曾经多次论述到,云计算是从一体化的数据中心管理开始。如何基于云计算的理念、技术改造传统数据中心,使其集中整合、虚拟化、自动化、云化。而华为有着很好的交换机、刀片服务器等ICT技术和产品,基于此来整合形成云化的数据中心是一个很好的云计算切入点。

  当然还可列举很多论点来说明华为云计算将是中国云计算的希望,这里不再赘述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坐看云起时,行动、实践、坚持是最好的说明。

  中国医药集团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信息部主任 雷万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