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媒体的价值所在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信披,理财媒体,垄断
  • 发布时间:2012-08-08 10:20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有财经类媒体近240家,呈中度饱和状态,竞争也十分激烈。但真正专注理财的财经媒体就不一样,细心数来全国充其量不过10来家。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这类媒体以其专业、专注的队伍,深度、角度的内容,异军突起。再加上资源后盾强大,经营运作灵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从财经类媒体的格局看,无论带有官办色彩的《经济日报》、《中国经营报》、《中华工商时报》、《金融时报》,还是带有“信披”垄断色彩的三大证券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也不能说就拥有了中国财经媒体的霸主地位。因为,在其身后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实力媒体紧追不舍,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还有倾向于用事实说话的《财经》,通过《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等重磅报道,树立了品牌形象,成为我国财经期刊的一面旗帜。另外《第一财经周刊》、《新世纪周刊》、《新财经》等综合财经杂志也办得很有特色。尽管这些媒体都有一定市场优势,且地位稳固,但谁都不能像美国《华尔街日报》那样形成无以撼动的霸主地位。有人把当前国内财经媒体的整体格局比做“战国诸强割据”。只要能生存,就没有绝对的强者和弱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迎来了崭新的理财时代。理财类媒体将金融机构与投资者有效对接,一方面承载金融机构的品牌宣传和理财品推广;另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理财方案与策略。这就使得新生代理财类媒体自成立时就价值凸显,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专注于理财的媒体在财经领域刮起一阵旋风,引领新的风潮。一方面显现金融机构客户端和高净值收入群体对这类媒体的看好与倚重,另一方面也显现出这类媒体自身的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团队专业敬业、深耕细作。如《金融理财》作为中国首份专注于金融理财类杂志,倡导“专业创造价值,意见成就财富”,始终以“做可信赖的理财顾问”为办刊宗旨;以“角度、深度、态度”为新闻理念;以“专注、专业、专享”为运营策略;深耕银行、基金、保险、信托券商等金融机构的高净值客户,同时还为高净值收入群体提供个人理财方案。创刊仅5年,无论是纸媒传播、网络推广还是广告承载,在同行业内都独树一帜,赢得了主流理财杂志的一席之地。此外,特点较为鲜明的理财杂志还有:《理财周刊》、《钱经》、《投资与理财》等。而且国内理财类媒体正在形成一种整体合力,共同承载中国理财时代的到来。

  从理财类媒体的市场氛围看,市场刚性需求十分旺盛。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居民财富的日渐积累,人们理财意识大幅增强,中国金融理财市场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空前的理财时代的确已经到来。据统计,5年后全国中产阶层的人数将达到2亿人,北上广的中产阶层数量肯定将高于全国平均数。这些中产阶层的形成和增长将成为理财类媒体潜在的读者群,也无疑会为理财类媒体巩固强势地位加上刚性筹码。

  从理财类媒体的广告运营看,大多有实力雄厚的广告商承载,且广告的集中程度较高。新华社媒体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财经媒体的广告份额占据了国内广告市场总额的50%以上,而理财类媒体则成为其中的主力。理财类媒体之所以备受金融机构和受众群体两方面推崇,是因为其不仅市场成长性好,广告投放效应高;而且对于机构理财和大众理财才都有实的帮助。据预测,近3-5年内,市场广告投放还会继续向理财类媒体集结,理财类媒体的赢利能力势必会保持快速增长。

  央行两次降息后,金融理财产品的市场竞争将更加强烈,个人投资理财也将面临选择。金融机构需要更多的品牌宣传与产品推广,基金、券商和个人理财也需要更多的风险防范与策略。时下正是金融机构寻找合作媒体的节点,一旦与理财类媒体合作,双赢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