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南京军事学院往事

  • 来源:章回小说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12-03 17:00
1954年4月,南京军事学院迎来了战役系的学员。战役系是军事学院新创建的一个系,主要培养高级指挥员,系主任由曾任志愿军副司令员的杨得志兼任。早在1953年12月7日,全国军事系统的高级干部会议在北京召开,刘伯承在向中央的报告中就提出战役系第一期学员的名额拟宜适应国防工作最低的要求,至少为30~40名兵团及以上的高级将领。
  军事学院战役系招生的消息在高级干部中引起轰动,全军将领争着报名,最后报到的52名学员都是正军职以上,没有一个副职,可以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府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将军班,在1955年授衔时,战役系的所有的学员都被授予将军。这些学员仗打得很多,年龄大都在三四十岁,他们职务高,却大都是放牛娃出身,文化程度不高。
  战役系预科一年,本科两年。预科主要是为学好专业课打下基础,补习语文、算术还有常识。预科根据测验情况分甲乙丙三个班,分头教学。贾若瑜分到了甲班,他记得甲班只有七八个人,张震、谭希林那时都在甲班。萧文玖分到了乙班,组长是廖汉生,党的组长是罗元发。
  作为军团指挥员,基础上的东西要会用,所以在战役系一切与战争有关的技术都要学习。比如无线电,通常部队有专业人员,指挥员动口就行了,而在战役系却要自己动手,每人发了一个七一型或八一型的电台,用完后交还。有人认为,无线电还学什么,用不着。刘伯承说:“你们是高级指挥员,在你们指挥车上就配备有电台,自己不会用,出了意外你怎么办?”大家这才安下心来学习,不管职务多高,年龄多大,都很认真地学习基础课和其他课程。战役系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图上作业,还要进行野外现地作业,训练是比较严格的。战役系的学员职务都高,刘伯承对他们要求更严,要求战役系的同学做全校的模范,说:“你们的部下在这里学习,你们不做好样子,将来回去怎么指挥他们?”
  军事学院从创立起,就逐步建立了学员课业制度和测验、考试制度。考试由专门的考试委员会负责。如果考试不及格,不管职务多高,一律退出现役。这不是开玩笑,是学院教育长给全体学员传达的,因为军事学院的考试特别正规,大家压力都很大。据贾若瑜回忆,战役系最后有五名学员经毛泽东特批,才不经过国家考试恩准毕业。
  1954年3月至4月,刘伯承和朱德、甘泗淇主持基本系、情报系第一期军事理论国家考试,整个考试程序正规、严格,考场气氛严肃,这就是人们说的“三堂会审”。“三堂会审”是当场口试,由一个主考官和两个陪考官主持考试,还有监考,苏联顾问等坐在前面一排,其他领导在周围转。应考学员从试题签盒里抽一个签,抽到什么题答什么题,准备20分钟,回来站在桌前答,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一点儿假也做不了,答完后主考官还要提出很多问题。笔试也不容易,上千平方公里的战场要画图,把敌我双方标出来,还要考虑写文字,对文化高的学员也不那么容易,更不要说文化低的了。有一个学员从早上8点考到晚上9点,别人都交卷了,就他一个人还在答。
  朱德在圆满完成考试工作后发表讲话,说:“军事学院是我军的最高学府,建立三年来,在刘院长的领导下,在苏联顾问同志的帮助下,很有成绩,培养了许多教员,已能传授苏联先进的军事科学。”1956年1月,在军事学院成立五周年前夕,毛泽东在陈毅、谭震林、罗瑞卿等陪同下,来军事学院视察,再次对军事学院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九过天安门
  
  刘伯承一贯主张“治军先治校”。为了搞好全院的正规化建设,除抓教学计划大纲的落实、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始终把阅兵训练作为院校正规化和院校带动部队正规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军事学院专门设有队列部,在训练部下设队列射击教授会,共同负责全院机关、分队和各学员系、班的队列训练,特别是国庆大典的阅兵训练。
  军事学院第一次接到参加1951年国庆阅兵的任务后,刘伯承立即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成立了阅兵指挥部。很快从高级系、基本系学员中遴选品学兼优,身体素质好,队列动作符合要求的学员组成阅兵方队。并选拔出十多名优秀教员组成阅兵训练教学组,在院、部首长领导下负责施训。
  阅兵训练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站,稳如泰山,一丝不动,思想集中,目不斜视;走,雄壮有力,步伐稳健,协同一致,勇往直前。在单兵训练时,立正要做到“三挺两收一绷”:挺颈、挺胸、挺胫;收下颚、收小腹;绷紧脚面。行进时,正步走则要求:头要正,身要端,前臂升平,后臂伸直,踢腿要猛,高低要准,落脚要稳,抓地要紧,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庄重严谨的军人姿态,朝气蓬勃的军人风度。
  单兵训练是基础,班、排的训练是关键。在班、排训练中,要求做到头线、胸线、脚线三条线整齐一致,不前不后,视如一人;摆手、出腿要合乎动作要领和条令规定。在最后的方队合成训练中,要求每个受阅成员要有整体观念,决不允许因有一人动作不规范而破坏队列的整体一致,具体要求是“四线齐”:横线、纵线和两个斜线要齐;“四手齐”:前手、后手、每列排头的右手和每列排尾的左手要齐,说得具体一点就是要规格化、定型化。
  为了切实达到上述要求,阅兵指挥部和教学组十分重视各阶段的分练和最后的方队合练,特别是对旗手和各排头兵要求更严。受阅官兵训练热情十分高涨,表现出了顽强意志和顾全整体的优良作风。
  由于要求具体,措施得力,军事学院学员的阅兵训练一年比一年好,自1951年高级系一期学员参加阅兵后,继之基本系二期学员“三过天安门”,基本系、情报系各期学员先后分批次赴京,直到1959年的国庆10周年大典,军事学院先后9次参加了国庆阅兵,受到军内外首长的称赞好评。
  来源:华声军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