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般的伊斯坦布尔大巴扎
- 来源:旅游纵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伊斯坦布尔大巴扎,伊斯兰,土耳其,文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11-01 13:53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古老的穆斯林城市,市场都是最多彩、最有趣、最富有当地文化情调的地方。
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这个规模空前的商品交易中心,永远是游人必去的地方。在这里,不仅能够欣赏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建筑,更可以购买到独具当地风格的各种饰品、工艺品、土耳其地毯以及黄金和珠宝。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穿梭于这古老的室内街道之中,传统与现代相融的气息扑面而来。
大巴扎的入口,青色的砖砌大门古朴而又典雅,阿拉伯式的门洞设计显示着浓浓的异域色彩,门上的“1461”,见证了大巴扎从建成到现在的数百年历程。站在门前,仿佛这就是通往古老传说的入口,踏进这扇门,就如同走进了土耳其的历史隧道。
走进集市,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华贵的屋顶。拜占庭式的巨大穹顶随着街道向前延伸,就像一条金色的走廊,屋顶上两侧都开有窗户,让外界的自然光充分地洒在街道上,既避免了雨天的不便,也充分照顾了采光的需要,而这种设计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冬暖夏凉,即便是炎炎盛夏,这里也凉爽干燥,非常便于货物的存储。
大巴扎包括12个主要建筑物,拥有22扇门,4扇主要大门。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巴扎之一。整个集市内有近4000家商铺、60条纵横交错的街道,身处其内,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迷宫中,相似的街道,使人极易迷失方向,随时需要辨识所处的位置,记清来时的路线。
大巴扎最初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第七代君主穆罕默德二世下令修建,1455年开工,1461年建成,以经营首饰、陶瓷、香料、地毯闻名于世。许多摊位分类集中经营,例如皮衣、黄金首饰等等。大巴扎在16世纪苏丹苏莱曼一世在位期间大为扩展,并形成现在的规模。1894年经历了大地震后重建。
大巴扎不仅规模宏大,里面所卖的商品也是应有尽有,像地毯、古玩、金饰、铜器精品、瓷器、皮革制品、时装等琳琅满目,极具土耳其特色的彩灯、瓷盘、海泡石烟斗、红茶托盘等手工艺品是游客的最爱。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虽然面积都不大,但在布置上都颇费心思,很多店铺看上去都充满了独特的文化气息。因此即便来这里不购买任何商品,单纯地欣赏这里精美的拜占庭风格建筑、领略土耳其人文风情也足以令人快慰。大巴扎内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即便是在淡季,每天也有20万左右的顾客光临。
在大巴扎里,随处可以看到精美的瓷器和陶器,陶瓷制品已成为代表土耳其文化的特色产品。瓷器所描绘的花纹不但种类多样而且纹路细腻、色彩丰富,中国的陶瓷技法传入土耳其至今,这些瓷器已经被深深地打上了土耳其的印记。奥斯曼帝国时期,中国和土耳其之间已经拥有一条陆上的丝绸贸易之路。中国的丝绸除了通过横贯欧亚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以外,还有一条海上交通线在源源不断地把中国的商品运往世界各国,这条交通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因为这条通道是以瓷器为主要贸易产品的,所以亦称“瓷器之路”,它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
在大扎巴上可以看到被土耳其人称为“纳扎尔”的眼睛形状的蓝色饰品,土耳其人相信它能够“辟邪”,因此将其作为护身符。纳扎尔已经成为土耳其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婚礼、葬礼等重大的仪式上悬挂纳扎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纳扎尔放在胸前的口袋里,或是别在书包上。而在市面上可以看见各式各样镶有纳扎尔的首饰或纪念品,如精美的手镯、手链、耳环、戒指、头花、项链坠、钥匙扣等。如今的纳扎尔已经从辟邪之物慢慢演变成土耳其的时尚首饰。
在这迷宫般的伊斯坦布尔大巴扎中,不仅能买到独具特色的纪念品,还能感受到当地的伊斯兰文化,当你想在休闲娱乐之余又感受一方风物,不妨到这个大迷宫来转转。
撰文、摄影/张进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