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流金秋太行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秋天,太行山,大峡谷,旅游
  • 发布时间:2012-11-01 14:15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大地流金,果实满山,袅袅炊烟,涓涓溪流……位于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石板岩乡的林州大峡谷,每到秋季,金黄与梦幻辉映,火红与激情相间,还有那薄雾缭绕的山村,仿佛都附着了灵性,构成一幅完美的秋景图。

  秋韵--百里似画廊

  秋天的林州大峡谷别有一番风韵。地处太行山景观变化最多、地貌类型最丰富的地段,历经喜马拉雅、燕山两大造山运动和千万年的风化侵蚀,林州大峡谷形成了沟壑纵横、山奇水秀、壁立万仞、神峰鬼谷的奇绝景观。以高亢、粗犷、含蓄、浑厚的博大气势,体现着壮阔的太行神韵和典型的“北雄”风骨。主峡谷南北贯通,两侧石壁刀劈斧削,连绵不绝,宽处数百米,最窄处仅十余米,置身其中,顿感天高地雄,唯我独尊。

  大峡谷峡中含峡,曲径通幽,境内有三九严寒桃花开的桃花谷,三伏酷暑水结冰的太极冰山,千古之谜猪叫石三大奇观。有太行之魂王相岩,潭深谷幽仙霞谷,晋普龙洞小洞天,原始森林太极山,亦真亦幻仙台山,鬼斧神工鲁班门,华夏一绝桃花瀑,太行平湖南谷洞(刘秀湖)等景观。峡谷中或百瀑飞流,或石林奇峰,或森林草甸,或千柏垂崖,既各具特色,又相互勾连。远而望之,高低错落、层层叠叠、浩浩荡荡、苍苍茫茫;近而观之,丹崖长墙、奇石怪柏、气节灼灼、铁骨铮铮;入而游之,雄、险、奇、秀,目不暇接,留连忘返。不由让人感慨万千:真是天地造化,鬼斧神工。

  峡谷中的山并不十分高阔,但突兀的岩石肌理层层分明,健壮似犊。其间妆点的林草树木,在深秋热情得如火如荼,让踏山的人们也染上了浓浓的醉意。这里的树木,并不是铺天盖地地生长,却恰到好处地铺散在峡谷中的每一个角落,这里几株,那里一片。甚至在陡峭的山谷之中也会零零散散地长上那么几棵,骄傲地立在那里,如火炬般金黄、火红地燃烧着。

  与太行大峡谷的邂逅相遇,就在这秋色最浓的时节。百里长廊,百里图画,全没有了古人那种“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景象。漫山遍野的彩色植被,星星点点或者是成片成片地分布在山体中,红的、黄的、紫的、绿的、青的、蓝的,各种各样的色彩争先恐后的映入眼帘。烂漫的山花沐浴着秋风,让那神秘幽长的峡谷更显鲜艳逼人。整个太行山峡谷活脱脱的一个爱打扮的少女,随着季节的更迭换上了色彩斑斓的秋装,展示出一种成熟美。

  秋实--玉米闪金光

  玉米是太行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层层的梯田里随处可见。每当收玉米时,家家户户会把玉米堆放在一个大场上。满场的玉米棒子穗穗硕大饱满,玉米粒金黄透亮。玉米堆多姿多彩,圆形的敦实,就像一座座小山;长形的雄壮,更像是玉米的长城。玉米堆里的孩子红彤彤的笑脸上写着纯真,老人沧桑的笑脸上写着满足。这丰收的金黄是农民一年辛勤劳动的结晶,围绕着秋收所发出的全部声音在玉米场上空飘荡着、回响着,它饱含着农家人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也饱含着他们一年辛勤劳动之后的收获喜悦。

  江南水稻需要雨露常滋润,平原的小麦需要肥沃土地的呵护,只有这些玉米,能抗飞沙,耐干旱,创造着财富,滋养着生命,带给人们丰收的喜悦与震撼。

  秋香--柿子如灯笼

  太行山柿子成熟的季节,遍布山间的一株一株柿子树,叶儿落了,铺在树下,树上却是密密坠着橙黄的柿子,如一盏盏暖暖的小灯笼。放眼望去,山野清寂,只这还未收的柿子,一派绚丽。“园林夕照明丹柿,篱落初寒蔓碧花”,静美,恬适。

  树上的累累硕果,有的青中泛黄,带着一点即将成熟的羞涩;有的黄得恰到好处,毫不掩饰地展示自己的骄傲;有的黄中透红,像是半醉半醒的红唇,鲜艳诱人;有的红得像婴儿的唇,柔软娇嫩,让人不忍心触碰……一个挨一个,一串挨一串,互相依偎,互相打闹,高大的柿子树挂着串串金黄,笑得弯下了腰。抬眼望去,满眼黄色的柿子,猛一恍惚,仿佛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秋天的风越吹越冷,渐渐地吹进人的心里。柿子却越发红了,红得艳丽,像一颗颗美丽的沉甸甸的心。

  听老乡说,很多熟透的柿子都自己掉下来烂掉了,乡亲们也已产生“口味疲劳”,没几个人吃。我不由得感叹:“多可惜啊!”老乡告诉我,得想办法保存。这时候,就要镟了皮儿、切成牙儿,晒柿饼、柿瓣儿了。晒好的柿饼、柿瓣儿,是冬天最可口的零嘴,就连过年的时候,它摆在桌上,也是不输品相的一种待客果子。柿瓣儿干透了,还可以掺入麦麸磨成柿糠,柿糠用热水烫了,和软了,和白面层叠起来,可炸点心,可蒸馒头,其味香糯,历久难忘。

  峡谷深幽,世外桃园。这里的人们生活平静安详,石房窑洞、石碾土炕,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行进在浓烈的秋诗画意中,同时感受着自然的简单与纯朴,于是醉在了深秋时节,醉在了林州大峡谷。

  撰文/白英 摄影/秦加福、白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