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冬季,天阴沉沉,湿漉漉的,却总不见下雪。忙完手边的工作,犹豫着是去三亚看海呢,还是到东北玩雪,最后和家人一合计,都想去冰天雪地里体会一下寒冷到极致的滋味儿。
中央大街·建筑
接待的东北朋友在出口处等我们。随行司机是个女的,脆生生一开口,感觉特亲切,热忱,说话特有感染力。而且那抑扬顿挫、不卑不亢的“导游”式的介绍非常耐听,于是,我们任凭她直接就把我们送到哈尔滨人最引以自豪的大客厅:中央大街。
到哈尔滨,不能不去中央大街。这个号称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也是当年远东第一著名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为沿袭至今的“中央大街”,现在发展成为哈尔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1400多米长的大街上,欧式建筑富丽堂皇,精品商厦鳞次栉比,冰雕小品点缀在街心街角,错落有致的方块砖地凹凸不平,别有意趣。漫步其间,五步一景,十步一典,白日里游人如织,夜晚则流金溢彩,歌声阵阵。逛街,购物,饮食,娱乐,览建筑,看美人,各取所需,让人目不暇接。
哈尔滨的建筑非常有名。据说在我国能够上档次的100座著名建筑中,哈市就占了40%。车行其中,常见一两座穹窿突起的建筑闪亮而过,连空气也弥漫了异国的味道。
不可否认,冬夜里的哈尔滨是一座光彩熠熠的城市。这也许得益于晶莹剔透的冰雕离不开灯光的烘托,或许是冰寒之城的人们更渴望光的温暖,或者是那些充满异族风情的建筑在轮廓灯下更见风采——那些外观看起来很古老,里面装饰却很现代很时尚的欧陆式建筑,或色彩柔和,或线条流畅,或秀丽挺拔,或气宇轩昂,总给人异样的视觉享受。那些窗饰、廊柱、镂空的阳台、顶蓬的支架,那些帽檐似的屋顶、铁质或木质的曲线花饰,以及灯光里活泼跳跃的极富流动感的线脚,含蓄,庄严,如梦似幻,仿佛一个巨大的色彩斑斓的拼盘,又似乐谱上的音符交汇出悦耳流畅的清音,真是美到了极致!
夜风很冷,走在空旷的索菲亚广场更觉得寒气逼人。夜幕下,这座100年前沙皇俄国侵略者为安抚军心建造的索菲亚大教堂,而今成了一座富丽堂皇、宏伟典雅的建筑精品。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和拜占庭式的尖顶耸入苍茫的夜空,似乎要撕裂开一种遥远的落寞,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宗教式的冲动。走近一看,大门两侧各挂着一块金属匾牌,一块是教堂的名称,另一块则是“哈尔滨建筑艺术馆”。只是大门早已紧闭,我无法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这座城市建筑的历史与昔日辉煌。
太阳岛·雪雕
“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
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
带着垂钓的鱼竿
带着露营的篷帐
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一曲深情悠扬的歌曲《太阳岛上》,让很多人知道了哈尔滨,且对太阳岛的浪漫风情充满了神往。
只是那歌里唱的是夏日,我来时已然寒冬。见不到露营的蓬帐,看不见穿泳衣的姑娘,更没见着有谁拿着垂钓的鱼杆。虽然也有破冰钓鱼一说,但当我们伸头望向松花江的时候,难免不一惊一乍地叫唤起来:这么厚的冰哪!难怪可以行人可以走车可以制造那么巨大的冰雕啊!
方方正正大冰块地被汽车运到岸边的岛上,好给能工巧匠们就地进行艺术加工。只是,买了门票我才知道,太阳岛公园展出的是雪雕,相隔几公里之外的“冰雪大世界”才是冰雕。——雪雕是通体雪白,冰雕却是晶莹剔透,所以,一般是白天看雪雕,体味那种精雕细琢的细节之美。夜晚的七彩灯光下,更适宜观赏水晶般明艳绚烂的冰雕。
纵然是正午的艳阳高照,岛上的气温也是较别处低多了,想必是众多雪雕散发寒气的缘故。我们一边好奇地摸摸这,一边兴奋地拍拍那,还不畏严寒地去坐室内的冰床冰沙发,居然想尝尝这颗脑袋挨着那对冰枕而眠是什么样温柔又冻人的滋味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