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非洲赶考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0-02-10 10:09
  孤独只有中国人

  非洲人很佩服中国人的勤劳,在非洲,你让黑人朋友晚下班十分钟,他也向你要加班费,不付就把你告上法庭。

  尽管加班费比平常工资高出很多,他们也不愿加班,他们要充分享受法律赋予的休闲。他们对中国人苦行僧式的工作态度实在无法理解,不知道中国人的快乐在哪里,不知道中国人在享受什么。

  清心寡欲是非洲人对中国人的另一个印象。在非洲,多数国家实行一夫多妻制,他们见单身中国人在这里一待就是一两年,实在无法理解。在非洲,经常见白人身边依偎着身材姣好的黑姑娘,也经常见健壮的黑小子挽着欧美来的白姑娘,孤独的就只有中国人。

  常被告上法庭

  在非洲,老百姓都知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在非洲的一家中国建筑企业,有一天,法院突然送来150张传票。原来,这家企业没按照法律程序解雇员工,被解雇的员工纷纷到法院告状。

  非洲现行的法律,几乎都是从英国、法国那里原封不动地搬来的。如在喀麦隆,西北大区和西南大区原来是英国殖民地,这里就采用英国的法律系统;其他八个大区,原来是法国的殖民地,就采用法国的法律系统。多年教化的结果,使非洲人办事一定要找法律根据。

  小举动坏形象

  非洲人公务活动一定是西装革履。

  非洲人有很强的现代文明意识,对一些恶习、陋习同样恨之入骨。2002年,一个中国人乘坐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飞机回国,他不听警告,坚持抽烟,结果被罚款,并被泰国曼谷机场扣留了一个星期。

  前不久,我听到一位中国同胞讲飞往喀麦隆的一次经历。一开始,黑人朋友对中国人颇有好感,但飞行途中,一位同胞竟毫无顾忌地朝地板上吐了口痰,然后用脚在上面碾,让人看得目瞪口呆,他们再也不愿搭理中国人了。

  在非洲,经常见中国人在车子里把鞋子脱掉,光脚搭在挡风玻璃上,很不雅观。

  在喀麦隆,我去过外国人投资的企业,从他们的办公环境到员工面貌,一看就是有实力的现代企业。进入办公楼大门,要用身份证换他们内部的电子证件,进每个门都用这个内部证件刷卡,来访的客人进入哪个门,公司的电脑系统都有记录。在非洲的中国企业一般都是艰苦奋斗,办公场所简陋,尤其是一些建筑企业、百货商店,门面不注意装修,员工不注意形象,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好像全体中国人都很邋遢。

  华人窝里斗

  在非洲,一个单位的中国人旅游时,遇到另一个单位的中国人,彼此很少打招呼。虽然远离祖国几万里,他们见面后如同见了外国人一样,没有任何亲切感。同一个城市开店的中国人,因为竞争关系大伤和气,有的发展到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地步。非洲某国的一个省会城市,有两家中国商店,其中的一家商店放出风来,非要把另一家商店灭掉不可。在这里,帮派势力很严重,来自中国各地区的人,都形成自己的势力团伙,互相倾轧。中国人做生意都有点猫腻,往往是中国人之间互相向当局举报。

  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自己的形象,别人一直在看,必须有危机意识,如果连非洲朋友都瞧不起我们,我们未免太过夜郎自大。

  (乌石山荐自《现代女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