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革命如何造就一代天才

  • 来源:信息方略
  • 关键字:教育,信息革命
  • 发布时间:2014-01-02 14:43

  信息时代可带来教育的革命,印度贫民窟的孩子无师自通学会电脑就是明证。

  1999年,米特拉担任新德里一家公司培训软件开发人员的首席科学家。他的办公室在贫民窟边缘,一天心血来潮他把电脑放在公司办公大楼与贫民窟之间的墙角。他好奇孩子们会做什么,尤其是如果他什么也不说。他只是把电脑接上电源后从远处观察。让他吃惊的是,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如何使用这台电脑。

  随着时间的流逝,米特拉的目标更大。在2010年发表的研究成果中,他在一台电脑中存放分子生物学的材料,然后放在印度南部的一个名叫Kalikuppam的村庄。他挑选了10-14岁的一群小孩,告诉他们电脑里有一些有趣的东西,愿不愿意看看?然后他应用自己的新式教学法:不再多说,转身离开。

  在接下来的75天中,孩子们学会如何使用电脑并开始学习。米特拉回来后对他们进行分子生物学的书面测试,他们能答对1/4的问题。再过75天他们就能答对全部问题。“如果你在孩子面前摆上电脑,废除所有其它成年人的限制,他们将像蜜蜂围绕一朵花那样自我组织起来,”米特拉说。

  米特拉已是科技界的宠儿。2013年初他赢得TED100万美元奖金进行自己的研究。目前他正在筹办七所“云学校”,五所在印度,两所在英国。在印度的云学校大多是单体建筑,这里没有老师、课程表,也不按年龄分组,只有六七台电脑和一位负责孩子安全的妇女。米特拉规定的原则是:孩子完全负责。他认为,如果你不控制自己的学习,那么你就不准备学习。

  米特拉表示,信息革命造就了一种之前无法实现的学习方式。云学校的外立面主要由玻璃构成,外面的人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况。学生围绕电脑分组,研究感兴趣的主题。米特拉还聘用了一批英国退休教师,他们时而出现在墙上的大屏幕上,通过Skype鼓励学生审视自己的想法——米特拉认为这一过程最能培养学习能力。

  近些年研究人员开始用证据支持这些理论。200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大脑与认知科学系对48名3-6岁的儿童展开研究。研究人员给孩子们拿来具有尖叫、放音乐、照相等功能的玩具。他们给一组儿童展示玩具的一种功能,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玩。另一组则毫无提示,结果这一组的孩子玩玩具的时间更长,平均发现了六种功能,前一组只发现了四种。

  >>新一代教育家受到从互联网到进化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各门学科的启发。对他们来说,知识不是从教师传递到学生的商品,而是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进行探索而产生的结果。教师进行启发而非提供答案,然后站到一旁让学生自学和互相学习。创新、创造和独立思考对全球化经济越来越关键。

  《wired》2013年10月刊

  张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