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官是当资本家的最快途径”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美国,伊利诺伊州,资本家,腐败史
  • 发布时间:2014-04-16 14:15

  在美国,以前,当资本家是当官的唯一途径,现在则已危险地进入另一个阶段——当官成为当资本家的最快途径。

  前不久,在应对“卡特里娜”飓风期间赢得美誉的美国新奥尔良市前市长雷·纳金被裁定接受价值10多万美元的贿赂。检方称,纳金腐败行为的时间跨度甚至涵盖了卡特里娜飓风前后。

  今年1月21日,被认为是2016年总统大选共和党热门候选人的弗吉尼亚州前州长罗伯特·麦克唐纳及其妻子莫林遭联邦调查局提出欺诈、借职务之便获取财产等14项指控,这一指控不仅击碎其总统梦,还很可能将其打入牢狱。

  在美国,像这样因丑闻落马的高官,这些年已有不少,这确实让自诩清明的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脸面无光”,美国民众对此也是连连“吐糟”。此前,一年一度的信心指数调查显示,只有37%受过大学教育的美国成人表示信任政界人物,比2012年下降了16%,比全球平均水平低7%。

  前腐后继的伊利诺伊州

  近年来,美国的贪腐官员当然不只有纳金和麦克唐纳。伊利诺伊州就因官员贪腐频发而“闻名”。过去几年, 9名州长中有5人因受贿或欺诈遭起诉或被捕,甚至出现连续两届州长都因贪腐入狱。

  其中,民主党州长罗德·布拉戈耶维奇卖官和受贿案,在2011年12月7日作出宣判,他被判处14年监禁。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竞选总统成功,他代表伊利诺伊州在国会的联邦参议员席位便空缺出来。根据宪法规定,布拉戈耶维奇有权在选举前指定人选以暂时代理参议员行使其职权。他觉得“奇货可居”,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四处寻找“买家”,甚至毫无顾忌地到处打电话与人“洽谈”。

  然而,他“兜售生意”的电话,都被联邦调查局窃听。电话中,布拉格耶维奇毫不掩饰卖官鬻爵的贪婪之心。在谈及自己拥有的这一权力时,他得意地说:“我得到了这东西,它太棒了,我不会白白放掉它。我总能利用上它。”在对副州长的“谈话”中他同样“直言不讳”地说:“他们如果不给我有价值的东西,我或许自己当参议员……这样我才可以将它作为重要筹码。”

  不久,他便对助手宣称自己可能“提前得到一笔钱”。联邦调查局将这名“买家”称为“5号候选人”。据披露,“5号候选人”愿意出价“50万美元,先付一部分,事成之后再付剩下的”——冠冕堂皇的说词是“政治捐款”。

  布拉格耶维奇的家人也四处出动,他的妻子收受数10万美元佣金后,行贿者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州政府合同订单;他的儿子也曾收到一张1500美元的支票,赠送者是一名新聘任州政府雇员的丈夫。

  伊利诺伊州确实是前腐后继。先后担任过州务卿和州长的共和党人乔治·赖安,也是腐败透顶。他受到的指控多达22项,包括索贿、受贿、诈骗、贪污、洗钱和税务欺诈等,还利用职权把州政府数百万美元的项目“出卖”给朋友,把竞选资金给亲属并用于个人开支,接受企业的回扣、礼品等。他担任州务卿期间,其办公室甚至大肆售卖驾照,“造就”了许多“马路杀手”,并至少造成9人惨死车轮。其中一家夫妇两人才投票给赖安,后携家人出门,刚驶上高速公路便被一辆违章驾驶的卡车撞上,6个可爱的孩子同时殒命,肇事司机就是通过行贿获得了驾照。即便在联邦调查人员对他进行调查期间,瑞安还在利用手中权力继续索贿受贿。

  “最严重”早已被超越

  按说在美国,卖官不是件轻易得逞的事,但有时候,也可以干得天衣无缝。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前治安官迈克尔·S·卡罗纳,数年间收受富商唐纳德·海德尔价值超过35万美元的贿赂。作为交换,卡罗纳任命海德尔为负责一处自然保护区的助理治安官,他的家人、朋友和商业伙伴也得到了类似任命。他还动用职权让行贿者之子免受牢狱之灾。

  除了卖官,贪污受贿更是这些官员们最基本的“动作”。2009年,新泽西州就发生了一起“简直无耻得不能容许”的贪污大案,涉案人员达44人,其中包括3名市长、2名州议员和数名犹太教士。这数名犹太教士参与了一起案值百万美元的洗钱和工程回扣,3名市长分别收受2.5万、1万和1万美元贿赂。对此,联邦调查局官员埃德·卡赫说:“这次如果不是在全国来说最恶劣的一次,也是最严重的一次!”当然,现在看来,这一判断有失“水准”,如今,无论是案情还是案值,其恶劣和严重程度都已远超这一所谓的“新泽西州腐败案”。

  美国媒体披露,仅2012年,就有数起引起广泛关注的案件。6月,芝加哥市政府两名官员因受贿被起诉,他们接受了一家医药公司的回扣,以保证该市的公立医院从这家公司采购用品。7月13日,联邦政府移民机构一名负责人及其3名下属,因虚报上班天数和旅差费贪污50万美元,其中该名负责人一人贪污钱款近19万美元,被判刑。

  这一年,还有两名州长丑闻缠身。南卡罗来纳州州长桑福德因“抛下公务”密会情妇,被媒体爆炒后,被追查出经济问题;密苏里州州长罗杰·威尔逊被州道德委员会罚款2000美元,法院后来认定其洗钱罪成立。

  “腐败史即改革史”

  显然,美国作为联邦制国家,州长颇似“小国之君”,重权在握,已成为腐败的“主力军”。统计显示,1910年至1989年80年间,美国只有3名州长因腐败被判刑;1990年至2000年10年间,有6名州长因职务犯罪被判刑;2001年以来,则先后有16名州长卷入腐败丑闻,其中6人被判有罪,3人被处以罚款,1人已被指控,另有6人陷入性丑闻。

  学者弗雷德·麦克切斯尼称,“我们经历过这样一个现状:以前,当资本家是当官的唯一途径,现在我们则已危险地进入另一个阶段——当官是当资本家的最快途径。做官的要做资本家,起初的手段就是把政治信息卖给有关利益集团,也即收钱把有关制定法律、诉讼程序、官方任命等内部消息泄露给他们,有关利益集团则贿送钱财接触和利用政客。”

  不过,美国官场的腐案,案值一般都不是很大,有时甚至像桑福德和帕特森那样仅仅是违规坐头等舱、接受赛事门票,更不要说有过千万美元的案子。然而,即便如此,腐败的社会影响恶劣,尤其是导致了公众对政府及政界人物的不信任。这一点,在美国陷入金融危机之时更加突出。2010年4月皮尤发布的民调显示,近80%的民众不信任政府,政府甚至与华尔街、国会、媒体并列为民众厌恶的“四大恶人”。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之际,民众更是宣称“我们代表社会的99%,我们不再忍受那1%的贪婪与腐败”。 “司法观察”主席汤姆费顿更是宣称:“(2013年12月的)这份民调体现了美国民众彻底幡然醒悟,意识到这个政府是一个腐败和行事诡秘的政府。”

  公允地说,美国政府和社会,总体上反腐败做得不赖。各级权力在多个维度被切割、被监督,又通过周而复始的选举不断洗牌,即便是“合法投资”某个政客也要冒着落选的风险。而且,为了查处贪腐案,政府往往会不惜血本。在新泽西州腐败窝案中,3名市长总共受贿4.5万美元,而联邦调查局居然卧底10年,花费了2000万美元。这也就是为什么官员的贪腐金额都不是太大,也能够被及时发现的原因。

  美国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有句名言:“腐败史即改革史。”从腐败行为被揭露、贪官被判刑,到新法的制定、新政的实施,每一阶段都体现出一种改革、一种进步,从而使法律更趋严密,政策更加成熟,贪腐也更加困难,贪官也更加如过街老鼠。

  文_许春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