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韩国的“穷”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韩国,品德
  • 发布时间:2014-05-14 09:31

  徐铁人2009年12月14日在《青年参考》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见识韩国的穷》的文章,读后颇耐人寻味。

  据介绍,他们应首尔市政府邀请游览韩国,本以为会有豪华专车接送,没想到来的竟是一辆临时租来的小面包车。负责接待的人告诉他们,首尔市政府一共只有四辆公务车:市长一辆,三个主要副市长各一辆,其他所有的工作人员,上到局长下到普通科员,全靠公交车上下班,没有接待宾客的专用车。首尔市政府接待的欢迎午餐,在很普通的一家餐厅里举行,每人只有一碗参鸡汤。参加接待的工作人员很少,还不是个个都有“免费的午餐”。他们想不到韩国会这么“穷”。

  他还告诉我们,在城市建设上韩国的“穷”也随处可见。从首尔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到清州这样的内陆省会城市,几乎难以看到国内在小县城里也时常见到的大广场、大草坪。首尔市政府大楼不过是一个外表极其朴素的单一建筑,既没有围墙,也没有豪华的外立面。

  韩国曾是东亚经济腾飞的“四小龙”之首,他们怎么会有这样一副穷相呢?是故意装穷吗?好像没这个必要。无论怎么装,联合国也不会把它列入“扶贫对象”啊!是有意轻慢客人吗?好像也不是。韩国人历来崇孔尊儒,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不会在接待上失礼。那么,他们又为什么有粉不往脸上抹,而要在外国客人面前装出这副穷相呢?实在耐人寻味。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认真回顾了这个邻国近几十年来发生过的事情。首先从我的记忆库中找出来的是有关几位总统的轶事。他们的第一位民选总统金泳三很像一位穷书生,上台后召开第一次内阁会议时,只用一碗面条招待新上任的内阁部长。此举让国内外不少人大跌眼镜,也引起不少议论。有人说他太寒酸,有损国家形象,有人说他在作政治秀。但他并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仍行之若素,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随便花纳税人的钱。金泳三卸任后,金大中接任总统,他也不怕人说穷。1998年3月31日,他率团去英国伦敦参加亚欧首脑会议。礼宾官员按例作了充分准备。他看了清单后,觉得排场太大,严重浪费,于是大动“手术”。为了节约开支,将随行人员从六十人减到三十人,机组人员从十八人减到十二人,十二道精心安排的高档菜肴全部删去,只按一等舱的普通菜单(一盘韩国烤排骨和一盘清蒸鳝鱼及几碟小菜)进餐,连以前总统专机必备的法国葡萄酒和苏格兰威士忌也改成韩国自产酒,整个活动经费节约了40%。我想,韩国的“穷”,与这两位总统的平民作风有密切的关系,是他们作出了榜样。

  把这几件事联系起来看,我终于明白,韩国的穷并不是传统概念上的那种穷,而是摆脱贫困后思想的升华和行为方式的转换。这种穷是一个自觉的选择,是智慧和品德的结晶,穷得正大光明,穷得有骨气、有品位、有魅力,值得称道。

  我细细品味了一下,发现韩国的穷有很多非同寻常的地方。它的第一个特点是“不差钱”。首尔市政府完全有钱买豪华车,有钱给每个官员配车,有钱建超豪华的办公楼和宾馆、饭店,也有钱让客人吃好喝好,让他们满载而归,但他们就是不愿意把纳税人的钱花在这些与国家建设和人民福祉关系不大的地方,哪怕被别人说穷,也毫不在意。

  韩国穷的第二个特点是穷政府不穷老百姓。他们不建豪华的办公楼,不搞大广场、大草坪等标志性政绩工程,不允许公车私用,不允许用公款大吃大喝。这种穷不但无损老百姓的利益,反而会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所以,老百姓不仅不反对,反而由衷地称赞,真心实意地拥护。在亚洲金融风暴袭来时,老百姓自发把家里的金银首饰捐出来支持国家,就是有力的证明。

  韩国穷的另一个特点是有完备的监督机制作保证。在韩国,政府官员和公务员受到严格监督。据有关资料反映,在金泳三的任期内,涉及舞弊遭革职的公务员有一千三百六十三人,被捕的国会议员有四人。公开财产后,辞职的公务员有二百四十二人,辞职或退党的执政党国会议员有七人,涉及豪华建筑舞弊案被捕的有三十一人,涉及司法舞弊被捕的有二百人。前任总统卢武铉因没有约束好身边人,下台后官司缠身,最后悬崖一跳,以一死谢天下。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有多少官员敢以身试法?

  韩国的“穷”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国家穷不穷,主要看综合国力强不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多高,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足不足,而不是看官府气派不气派,更不看官员阔不阔,排场大不大,花钱大方不大方。不管国家穷富,只要各级政府和政府官员心里装着人民,想着事业,再穷也是光荣的,否则富也不足道。

  【原载2010年第4期《花卉》】

  山东省枣庄 赵义湘荐

  恒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