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国的“副中心”
- 来源:中国报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北京,印度,新德里,公害城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5-20 15:50
北京现阶段可谓是“身兼数职”,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还是文化中心、旅游城市,负载量着实巨大。事实上,集中城市功能、为旧城减负的想法,早在20世纪之后的世界地区就相当流行。
例如,印度首都新德里就是一个成功的先例。从1911年开始,印度在古都德里的西南面兴建新城,他们懒得取名,就把新城叫“新德里”。今天的新德里从行政区划上含有德里旧城区,是规划超前的单一的政治中心城市。除此之外,印度的工商业中心在加尔各答,金融业中心在孟买,新兴产业分布在班加罗尔等城市,很好地避免了产业过分集中和城市职能的过分叠加。
再比如韩国。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如今更名为首尔的汉城曾一度以“公害城市”闻名,出现了房价奇高、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城市病”。于是,韩国决定在燕岐与公州地区建立新政中心。世宗市于2007年开工建设。
2012年9月开始,韩国政府16个中央部门、16个政府出资研究机构、1.3万名公务员分批迁往世宗市,分担国家的行政职能,成为“行政首都”。但韩国总统府以及包括国会在内的外交、国防、统一等核心机构继续留守首尔。
除此之外,有些国家把分散功能的理念贯彻得更为彻底,连首都都不止一个。南非有三个首都,分别是行政首都、立法首都和司法首都。圣地亚哥是智利的司法首都和行政首都,立法首都则是瓦尔帕莱索。科特迪瓦的正式首都是亚穆苏克罗,但政府机构却压根不在这里,而在阿比让。荷兰也是如此,虽然阿姆斯特丹被公认为首都,但其真正掌握行政权力的政府却是在海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