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引力
- 来源:廉政瞭望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脱口秀,现实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6-14 15:52
曾经和一名外国畅销书作家聊天,我还记得他说了一句现在依然在我耳边回响的话:“年轻,如果安全感太多,你就不会安全。”他还在知名的脱口秀节目中激动地说:“年轻人买房就是扼杀未来。”当时的我,把这些话奉为圭臬。
在房产经济开始疲软的年代,人寻求安全感的方式一如既往。时下,流行一个新的名词——“毕房族”。指的是那些刚毕业不想租房子索性买房的大学生。四川一名为儿子买房的父亲说:“现在房子对年轻人来说太重要了,感情受影响,有个房子也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买房成为了“全民目标”,买房成为了证明自己活得很牛逼的最重要指标。科幻作家刘慈欣有句话: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落地,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
有人因现实引力而为生,也有人不堪重负向于死。在抑郁症患者眼里,向死而生。这个月的短短十天里,中国的四名媒体人选择自杀结束生命,让人不相信这只是单纯的偶然。传统媒体转型所面临的压力分解在了个体身上,记者、编辑、媒体领导者、经营人员。一个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大浪淘沙的路上,大家都在抢一个新长征路上的未来,但关照自己的内心却被忽视了。
如果人的未来意味着未知,那么就是幸福的。公务员队伍中出现的辞职潮,除了要下海挣钱这种由头,最文艺理由,就是要去寻找新的可能性了吧。原有的科室多出一人,上海的公务员林华被“裁员”,他问领导:“不是说我工作出色吗,怎么要让我走。”领导如此回答:“对,就是因为你是人才,我们相信你无论到哪里,都能发光发热。”领导的托词很老土,但是却也说出话外音:参差不齐是人类幸福的本源,变动是一切可能的起点。
纵现实不可逆,而人的意志和爱愿在它面前,更值得尊重。在确诊肝癌晚期后,林福溪决定死后捐献眼角膜和遗体。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林福溪实现了开“生前追悼会”的愿望,200多名的亲友见证了这次告别。会场以康乃馨为点缀,参加宾客清茶一杯,林福溪与前来参加他“生前追悼会”的人一一握手。“追悼会”首先播放了林福溪生平短片,随后亲朋好友轮番上台谈谈自己认识的林福溪。林福溪说:“追悼会上见到大家后,我才发现珍惜当下是多么重要,我会坚强地继续治病,如果不行我就微笑着和大家说再见。”这是一个在《非常勿扰2》中出现的桥段,给自己开一个追悼会,在现实的引力面前,是一件多么戏谑但勇敢的事儿。
文_刘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