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相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GDP,官员
  • 发布时间:2014-07-08 14:20

  GDP中毒

  当三百多名孩子被发现血铅超标的时候,湖南省衡东县大浦镇的地方官员们似乎并未意识到,他们自己也中了某种毒,且程度颇深。

  自打事件曝光以来,这个湖南工业重镇的领导们在媒体的视线下,屡屡表现出“中毒”的症状。

  有人开始视力、听力同时衰退。衡东县环保局监察大队大队长在视察事发地、疑似污染源的化工厂时,既看不见漫天的粉尘和胡乱堆放的工业废渣,也听不到随行工作人员和群众被呛得咳嗽连连。末了,他对该工厂的评价是:“管理,包括洒水外围,包括厂内管理基本到位。”

  有的人智商明显下降。大浦镇镇长就发表了“小孩子上课咬铅笔也可能引起超铅”这样的神逻辑--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铅笔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这些中毒至深之人的言语中,满是为化工厂推脱责任,却选择性地无视上百名孩子从此将遭受发育迟缓、智力受损,以及不可逆转的脏器损伤的事实。

  当然,这也是中毒的表现--感情冷漠,精神麻木。

  怪只怪“GDP至上”的为官模式已经渗透进了某些地方官员的血液:和看不见的老百姓体内的血铅含量相比,在上级面前拿得出手的漂亮的经济增长数字才是硬道理。

  难怪两位“耳不聪,目不明,头脑略显混乱”的地方官,在其混乱的行事之下,有一个思路却始终清晰:一定要保住镇上的工厂,还指着它拉动GDP呢。

  为死亡画线

  大笔一挥,河南省给今年的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画了一道线--6月9日由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公布的《安全河南创建2014年行动计划》要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一千零九十八人以下。同去年的目标一千一百二十人相比,河南似乎意在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死亡人数。

  有人跳出来诘问:“难道这一千零九十八人都该死吗?这也分指标啊,真是计划经济,可笑!”

  有人站出来解释:“原则与数量一直是管理学中一个两难的悖论,只不过这次涉及死亡,显得尤为刺眼。制定硬指标,反而有助于在实践中的硬约束。”

  这条生死线能有多大的约束力,目前谁都无法判断。不过,人们的目光似乎不该只聚焦在一千零九十八这个数字上,因为它不过是一个量化的指标而已。

  不妨透过这个数字关注一下有关部门接下来有哪些具体动作:安全生产标准是否经过了科学的论证和细化?监督部门是否有更加严格的监督手段?自上而下要如何形成一套层层把关、严厉问责的责任体系?对官员们的考评,是否应在不同的方面有所量化,而不仅限于宏观上用一千零九十八这个数字一刀切?

  只有当这些动作真正动起来,释放出热量,才能令这道死亡线不那么冰冷。要知道,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将对应着一个心碎的家庭。

  事关生死,切莫因懒政而寒了世人的心。

  张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