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

  • 来源:文苑
  • 关键字:礼貌,目标,安全
  • 发布时间:2014-08-06 13:25

  我吩咐把我的马从马棚里牵出来。

  仆人没有听懂我的话,我便自己走进马棚,给马备好鞍,骑了上去。

  远处传来了号角声,我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不知道,他什么也没听到。

  在大门口,他拦住我,问:“你骑马去哪儿呢,主人?”

  我说不知道,我说,“只是离开这儿。离开这儿向前走,不停地向前走,这样才能达到我的目标。”“那么你知道你的目标了?”他问。“是的,”我回答,“我刚刚告诉你了,离开这儿,这就是我的目标。”

  “你还没有带上口粮呢。”他说。

  “我不需要什么口粮,”我说,“旅途是那么的漫长,如果一路上我得不到东西,那我一定会饿死的。什么口粮也不能救我,幸运的是,这是一次真正令人战栗的旅程啊!”

  先救自身

  乘过飞机的人,都读过一份安全守则,守则上说,有孩子的大人,应先穿好救生衣,再给孩子穿上。

  表面看违反救人原则,想深一层,便知此乃“先救自身”的智慧,大人穿救生衣快,转头即可救孩子,反过来,挣扎着替孩子穿好,已无暇自救。

  不过,有人认为牺牲得越是彻底越是伟大,抱着一起死是最低要求。而有些弱者往往不自救,亦不救人,天天等人来救,日日抱怨人家不救,反而可以博得众多同情;自己坚强,保护自己,则永远被有些人指为自私、冷血、不够孝悌忠信。

  总不想想,自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没了顶,于人又有什么益处。

  努力站起来,才有能力照顾别人,不暇自救,如何救人。

  用尽浑身力气,游上岸,才能看看有无余力帮人,人人如此,苦海中便再也没有遇溺者。

  礼貌是人性的一部分

  据说,在哲学家康德离开人世前一个星期,身体已经极为虚弱。医生探望他,他不但努力起身相迎,用已经不太清楚的口齿表达对医生抽空前来的感谢,还坚持要医生先坐下,他才坐下。等大家都落座,康德才用尽全身力气,非常吃力地说了一句话:“对人的尊重还没有离我而去。”

  这一幕让闻者动容,因为它体现的不但是对人的尊重,更是高度的自尊。也正因此,在启蒙思想家那里,甚至将礼貌等同于人性。

  等到礼貌成为习惯,它便将化入人生,成为人性的一部分,处处动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